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1.4]计算机系统概述——操作系统的体系结构

第一章 计算机系统概述

操作系统的体系结构

  • 大内核/单内核/宏内核
  • 微内核

  通过之前的学习,我们知道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是这样的。

image-20230305132944828

  但是操作系统的内部其实还可以再进一步地划分。

  一部分是内核的功能,一部分是非内核的功能。

image-20230305133055539

  操作系统最核心的功能,要放在内核当中。比如:时钟管理、中断处理、原语;进程管理、存储器管理、设备管理等等。这些功能都是要放在操作系统内核当中的。

image-20230305133143897

  时钟管理:利用时钟中断实现计时功能。

  中断处理:略。

  原语:原语是一种特殊的程序,具有原子性。也就是说,这段程序的运行必须一气呵成,不可被“中断”。要么就一气呵成的全部运行完成,要么就不运行。它的执行过程是不可被中断的,也就是在执行原语这一段程序的过程当中,即使有外部中断信号过来了,CPU也会继续把原语执行完成,然后才去处理那个外部中断信号。

  总之,上图“内核”部分当中,最底层的那三个(时钟管理那一行),是与硬件结合最为紧密的,它们必须放在操作系统的内核当中。

  Ubuntu、CentOS的开发团队,其主要工作是实现非内核功能,而内核都是用了Linux内核。

  内核是操作系统最基本、最核心的部分。

  实现操作系统内核功能的那些程序就是内核程序

image-20230305133940226

  对于那三个最底层的功能,它们是与硬件结合最为紧密的,也必须放在操作系统内核当中。

  而进程管理、存储器管理这些管理功能,不会直接涉及硬件,所以,有的操作系统并不把这些管理功能放到内核当中。而只在内核当中保留那些与硬件接触最紧密的部分。


  因此,这就引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内核设计方法。

  把所有的这些功能都包含在操作系统当中的,这种结构就叫大内核;

  在内核当中只保留与硬件结合最紧密的这些部分,那么这种结构就叫做微内核。

image-20230305134417875

  注意:操作系统内核需要运行在内核态;操作系统的非内核功能运行在用户态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采用微内核结构的话。

  属于内核的这些功能,是需要运行在内核态的。而不属于内核的,上面那些管理功能,就不属于内核,就要运行在用户态。

  这会对我们系统的性能造成一定影响。

  如何造成影响,我们用一个更直观的例子来体会。

  现在,我们有两种体系结构的系统。

image-20230305134816017

  第一个系统,采用的是大内核的体系结构,那么,由于进程管理、存储管理等等这些功能都是被划分在内核当中的,所以这些功能的处理都需要运行在内核态,只有应用程序是运行在用户态的。

  而如果采用微内核结构的操作系统,只有与硬件联系最紧密的这些被划分在了内核当中,只有这些功能是在内核态下才可以执行的,而其他的功能模块在用户态下就可以运行。

  此时有这样一种情况。

  假设,现在应用程序想要请求操作系统的服务,这个服务的背后需要涉及到进程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这几个功能。

  如果采用的是大内核的体系结构的话,那么应用程序向操作系统提出服务的请求,此时CPU会从用户态切换为核心态,然后开始运行这一系列的内核程序。

image-20230305135231663

  而如果采用的是微内核的体系结构的话,应用程序向操作系统提出服务的请求,接下来操作系统的这几个模块都需要为应用程序提供服务,而这几个模块之中,进程管理这一个模块在处理应用程序请求的时候,它同样也需要得到内核的支持(如时钟、中断等),所以在进程管理这一个模块服务的过程中,CPU还需要由用户态转为内核态,服务完成之后又会从内核态再转回用户态。同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这两个模块也是一样的,它们在执行相应工作的时候,同样也需要得到内核功能的支持。因此,每一个模块,都需要请求内核的服务,每一次都需要涉及到一次CPU状态转换的过程。

image-20230305135420191


  因此,如果采用的是大内核的体系结构,CPU只需要进行两次状态转变就可以了。

  而如果采用的是微内核体系结构,整个过程的处理就需要有六次变态。

image-20230305135528724

  需要注意的是,CPU的状态转换,这件事情是有成本的,需要消耗不少的时间。因此,频繁地切换CPU的状态,是会降低系统性能的。

【注意】此处“变态”这个词只是我们为了方便表达,正确的说法应该是“CPU状态的转换”。

小结

image-20230305135751622

典型的 大内核/宏内核/单内核 操作系统:Linux、UNIX

典型的 微内核 操作系统:Windows NT

(了解即可,重要的是知道两种体系结构各自的优缺点)

http://www.lryc.cn/news/29217.html

相关文章:

  • FPGA的GigE Vision IP相机图像采集方案设计,转换为千兆UDP,支持10G MAC
  • 大数据相关面试题
  • AI绘画第二步,抄作业复现超赞的效果!
  • Python的并发编程
  • 【Linux】基本系统维护命令
  • 高数:数列的收敛
  • 不平凡的一天——
  • 【Java基础】Map遍历的5种方式
  • 第十四届蓝桥杯三月真题刷题训练——第 2 天
  • 自然语言处理历史最全预训练模型(部署)汇集分享
  • csdn写文章自定义表格怎么做
  • Pytorch处理数据与训练网络问题汇总(协同训练)
  • 机器学习:基于神经网络对用户评论情感分析预测
  • Vue3之组件间传值避坑指南
  • 02-问题思考维度:抓住核心用户、场景化分析、需求收集与辨别、用户故事
  • C 语言编程 — GCC Attribute 语法扩展
  • LeetCode 热题 C++ 399. 除法求值 406. 根据身高重建队列
  • 提升Mac使用性能的5大方法,CleanMyMacX 2023非常的好用哦~
  • 一步一步学会给Fritzing添加元器件-丰富你的器件库
  • STM32 10个工程篇:1.IAP远程升级(一)
  • 高通Android 13默认切换免提功能
  • MySQL入门
  • 实验一 Python编程基础
  • java多线程(十五)ThreadLocal介绍和理解
  • K8S 实用工具之三 - 图形化 UI Lens
  • HDMI协议介绍(六)--EDID
  • 【项目实战】Linux下安装Nginx教程
  • 【数据结构】链式二叉树
  • CentOS安装RStudio-Server的方法
  • 从交通信号灯看流控和拥塞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