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代码随想录算法训练营day49 | 动态规划 123.买卖股票的最佳时机III 188.买卖股票的最佳时机IV

day49

      • 123.买卖股票的最佳时机III
        • 1.确定dp数组以及下标的含义
        • 2.确定递推公式
        • 3.dp数组如何初始化
        • 4.确定遍历顺序
        • 5.举例推导dp数组
      • 188.买卖股票的最佳时机IV
        • 1.确定dp数组以及下标的含义
        • 2.确定递推公式
        • 4.dp数组如何初始化
        • 4.确定遍历顺序
        • 5.举例推导dp数组

123.买卖股票的最佳时机III

题目链接
解题思路: 关键在于至多买卖两次,这意味着可以买卖一次,可以买卖两次,也可以不买卖。

动规五部曲

1.确定dp数组以及下标的含义

一天一共就有五个状态,

  • 没有操作 (其实我们也可以不设置这个状态)
  • 第一次持有股票
  • 第一次不持有股票
  • 第二次持有股票
  • 第二次不持有股票

dp[i][j]中 i表示第i天,j为 [0 - 4] 五个状态,dp[i][j]表示第i天状态j所剩最大现金。

需要注意:dp[i][1],表示的是第i天,买入股票的状态,并不是说一定要第i天买入股票
例如 dp[i][1] ,并不是说 第i天一定买入股票,有可能 第 i-1天 就买入了,那么 dp[i][1] 延续买入股票的这个状态。

2.确定递推公式

达到dp[i][1]状态,有两个具体操作:

  • 操作一:第i天买入股票了,那么dp[i][1] = dp[i-1][0] - prices[i]
  • 操作二:第i天没有操作,而是沿用前一天买入的状态,即:dp[i][1] = dp[i - 1][1]

那么dp[i][1]究竟选 dp[i-1][0] - prices[i],还是dp[i - 1][1]呢?

一定是选最大的,所以 dp[i][1] = max(dp[i-1][0] - prices[i], dp[i - 1][1]);

同理dp[i][2]也有两个操作:

  • 操作一:第i天卖出股票了,那么dp[i][2] = dp[i - 1][1] + prices[i]
  • 操作二:第i天没有操作,沿用前一天卖出股票的状态,即:dp[i][2] = dp[i - 1][2]

所以dp[i][2] = max(dp[i - 1][1] + prices[i], dp[i - 1][2])

同理可推出剩下状态部分:

dp[i][3] = max(dp[i - 1][3], dp[i - 1][2] - prices[i]);dp[i][4] = max(dp[i - 1][4], dp[i - 1][3] + prices[i]);

3.dp数组如何初始化

第0天没有操作,这个最容易想到,就是0,即:dp[0][0] = 0;

第0天做第一次买入的操作,dp[0][1] = -prices[0];

第0天做第一次卖出的操作,这个初始值应该是多少呢?

此时还没有买入,怎么就卖出呢? 其实大家可以理解当天买入,当天卖出,所以dp[0][2] = 0;

第0天第二次买入操作,初始值应该是多少呢?应该不少同学疑惑,第一次还没买入呢,怎么初始化第二次买入呢?

第二次买入依赖于第一次卖出的状态,其实相当于第0天第一次买入了,第一次卖出了,然后再买入一次(第二次买入),那么现在手头上没有现金,只要买入,现金就做相应的减少。

所以第二次买入操作,初始化为:dp[0][3] = -prices[0];

同理第二次卖出初始化dp[0][4] = 0;

4.确定遍历顺序

从递归公式其实已经可以看出,一定是从前向后遍历,因为dp[i],依靠dp[i - 1]的数值。

5.举例推导dp数组

以输入[1,2,3,4,5]为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大家可以看到红色框为最后两次卖出的状态。

整体代码如下:

class Solution {
public:int maxProfit(vector<int>& prices) {if (prices.size() == 0) return 0;vector<vector<int>> dp(prices.size(), vector<int>(5, 0));dp[0][1] = -prices[0];dp[0][3] = -prices[0];for (int i = 1; i < prices.size(); i++) {dp[i][0] = dp[i - 1][0];dp[i][1] = max(dp[i - 1][1], dp[i - 1][0] - prices[i]);dp[i][2] = max(dp[i - 1][2], dp[i - 1][1] + prices[i]);dp[i][3] = max(dp[i - 1][3], dp[i - 1][2] - prices[i]);dp[i][4] = max(dp[i - 1][4], dp[i - 1][3] + prices[i]);}return dp[prices.size() - 1][4];}
};

188.买卖股票的最佳时机IV

题目链接
解题思路:
动规五部曲如下

1.确定dp数组以及下标的含义

在动态规划:123.买卖股票的最佳时机III 中,我是定义了一个二维dp数组,本题其实依然可以用一个二维dp数组。

使用二维数组 dp[i][j] :第i天的状态为j,所剩下的最大现金是dp[i][j]

j的状态表示为:

  • 0 表示不操作
  • 1 第一次买入
  • 2 第一次卖出
  • 3 第二次买入
  • 4 第二次卖出

题目要求是至多有K笔交易,那么j的范围就定义为 2 * k + 1 就可以了。
所以二维dp数组的C++定义为:

vector<vector<int>> dp(prices.size(), vector<int>(2 * k + 1, 0));

2.确定递推公式

还要强调一下:dp[i][1],表示的是第i天,买入股票的状态,并不是说一定要第i天买入股票,这是很多同学容易陷入的误区。

达到dp[i][1]状态,有两个具体操作:

  • 操作一:第i天买入股票了,那么dp[i][1] = dp[i - 1][0] - prices[i]
  • 操作二:第i天没有操作,而是沿用前一天买入的状态,即:dp[i][1] = dp[i - 1][1]

选最大的,所以 dp[i][1] = max(dp[i - 1][0] - prices[i], dp[i - 1][1]);

同理dp[i][2]也有两个操作:

  • 操作一:第i天卖出股票了,那么dp[i][2] = dp[i - 1][1] + prices[i]
  • 操作二:第i天没有操作,沿用前一天卖出股票的状态,即:dp[i][2] = dp[i - 1][2]

所以dp[i][2] = max(dp[i - 1][1] + prices[i], dp[i - 1][2])

同理可以类比剩下的状态,代码如下:

for (int j = 0; j < 2 * k - 1; j += 2) {dp[i][j + 1] = max(dp[i - 1][j + 1], dp[i - 1][j] - prices[i]);dp[i][j + 2] = max(dp[i - 1][j + 2], dp[i - 1][j + 1] + prices[i]);
}

本题和动态规划:123.买卖股票的最佳时机III 最大的区别就是这里要类比j为奇数是买,偶数是卖的状态。

4.dp数组如何初始化

第0天没有操作,这个最容易想到,就是0,即:dp[0][0] = 0;

第0天做第一次买入的操作,dp[0][1] = -prices[0];

第0天做第一次卖出的操作,这个初始值应该是多少呢?

此时还没有买入,怎么就卖出呢? 其实大家可以理解当天买入,当天卖出,所以dp[0][2] = 0;

第0天第二次买入操作,初始值应该是多少呢?应该不少同学疑惑,第一次还没买入呢,怎么初始化第二次买入呢?

第二次买入依赖于第一次卖出的状态,其实相当于第0天第一次买入了,第一次卖出了,然后在买入一次(第二次买入),那么现在手头上没有现金,只要买入,现金就做相应的减少。

所以第二次买入操作,初始化为:dp[0][3] = -prices[0];

第二次卖出初始化dp[0][4] = 0;

所以同理可以推出dp[0][j]当j为奇数的时候都初始化为 -prices[0]

代码如下:

for (int j = 1; j < 2 * k; j += 2) {dp[0][j] = -prices[0];
}

在初始化的地方同样要类比j为偶数是卖、奇数是买的状态。

4.确定遍历顺序

从递归公式其实已经可以看出,一定是从前向后遍历,因为dp[i],依靠dp[i - 1]的数值。

5.举例推导dp数组

以输入[1,2,3,4,5],k=2为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最后一次卖出,一定是利润最大的,dp[prices.size() - 1][2 * k]即红色部分就是最后求解。

C++代码如下:

class Solution {
public:int maxProfit(int k, vector<int>& prices) {if (prices.size() == 0) return 0;vector<vector<int>> dp(prices.size(), vector<int>(2 * k + 1, 0));for (int j = 1; j < 2 * k; j += 2) {dp[0][j] = -prices[0];}for (int i = 1;i < prices.size(); i++) {for (int j = 0; j < 2 * k - 1; j += 2) {dp[i][j + 1] = max(dp[i - 1][j + 1], dp[i - 1][j] - prices[i]);dp[i][j + 2] = max(dp[i - 1][j + 2], dp[i - 1][j + 1] + prices[i]);}}return dp[prices.size() - 1][2 * k];}
};
http://www.lryc.cn/news/28607.html

相关文章:

  • 【教学典型案例】14.课程推送页面整理-增加定时功能
  • 【算法基础】DFS BFS 进阶训练
  • GO语言中的回调函数
  • 28个案例问题分析---014课程推送页面逻辑整理--vue
  • 佛科院单片机原理2——80C51单片机结构
  • 数据结构与算法_动态顺序表
  • 逃避浏览器JS检测打开开发者工具
  • ceph介绍、原理、架构、算法...个人学习记录
  • Spring MVC源码解析——HandlerMapping(处理器映射器)
  • 【Word/word2007】将标题第1章改成第一章
  • NLP预训练模型
  • Typora上传文档图片链接失效的问题+PicGo布置图床在Github
  • win10安装oracle
  • AQS为什么用双向链表?
  • AtCoder Beginner Contest 292——A-E题讲解
  • (蓝桥真题)最长不下降子序列(权值线段树)
  • 数据类型及参数传递
  • 永春堂1300系统开发|解析永春堂1300模式商城的五大奖项
  • 最近一年我都干了什么——反思!!
  • Docker学习(十七)save 和 export 命令的区别
  • 【数据结构初阶】详解“树”
  • 20230304 CF855 div3 vp
  • UML 时序图
  • 详解进程 及 探查进程
  • 汇编相关问题
  • 华为OD机试Golang解题 - 火星文计算 2 | 包含思路
  • 成功解决configure: error: the HTTP rewrite module requires the PCRE library
  • UNIX--GDB调试
  • 孤单数算法
  • triangulate_object_model_3d算子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