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Linux】指令(本人使用比较少的)——笔记(持续更新)

文章目录

  • ps -axj:查看进程
  • ps -aL:查看线程
  • echo $?:查看最近程序的退出码
  • jobs:查看后台运行的线程组
  • fd 任务号:将后台任务提到前台
  • bg 任务号:将暂停的后台程序重启
  • netstat -nltp:查看服务及监听端口详情
  • mkfifo:创建命名管道
  • arp:查看IP地址和MAC地址的映射信息
  • ping:测试网络连通性
  • traceroute命令:跟踪网络数据包传输路径
  • route命令:配置和显示内核 IP 路由表

ps -axj:查看进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ps -aL:查看线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补充:查看线程或进程的监控脚本

//进程
while :; do ps -axj | head -1 && ps -axj | grep 进程 ; sleep 1; done//线程
while :; do ps -aL | head -1 && ps -aL | grep 线程 ;sleep 1; done

echo $?:查看最近程序的退出码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jobs:查看后台运行的线程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fd 任务号:将后台任务提到前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bg 任务号:将暂停的后台程序重启

先crtl+z:将当前进程变成后台程序
再bg 任务号:将暂停的后台程序重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netstat -nltp:查看服务及监听端口详情

选项:

  • n:将能显示成数字的结果显示成数字,差别如下: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l:显示处于Listen状态的服务
  • a:显示所有的服务
  • t:显示tcp服务
  • u:显示udp服务
  • p:显示pid

mkfifo:创建命名管道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arp:查看IP地址和MAC地址的映射信息

ping:测试网络连通性

Ping命令是在计算机网络中用于测试主机到目标主机的连通性的常用命令。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用法和参数:

  1. 基本用法:在命令行中输入"ping 目标主机地址",如"ping www.example.com"或"ping 192.168.1.1",即可发送 ICMP 数据包到目标主机并等待返回结果。
  2. 指定次数:使用 -n 参数可以指定发送数据包的次数,如"ping -n 5 www.example.com"表示只发送5个数据包。
  3. 持续发送:使用 -t 参数可以持续发送数据包直到手动停止,如"ping -t www.example.com"。
  4. 设置数据包大小:使用 -l 参数可以设置发送的数据包大小,如"ping -l 1000
    www.example.com"表示发送大小为1000字节的数据包。
  5. 超时设定:使用 -w 参数可以设置超时时间,单位为毫秒,如"ping -w 2000
    www.example.com"表示设置超时时间为2秒。

通过使用Ping命令,可以快速测试主机之间的连通性,以及在网络故障排除时进行简单的诊断。然而,在实际网络环境中,由于ICMP协议可能会被防火墙屏蔽,因此Ping命令的可用性可能会受到限制。

traceroute命令:跟踪网络数据包传输路径

traceroute是一个用于跟踪网络数据包传输路径的命令行工具。通过向目标主机发送 ICMP 数据包,并监听数据包的响应信息,traceroute 可以显示出从本地主机到目标主机的每一跳路由器的 IP 地址和响应时间。
traceroute 命令通常用于网络故障排除、网络性能优化、安全审计等方面。以下是 traceroute 命令的基本用法:

traceroute [options] <host>

其中, 表示目标主机的域名或 IP 地址,options 为可选参数,可以控制 traceroute 命令的运行方式。常用的选项包括:

  • -I:使用 ICMP 协议进行跟踪;
  • -U:使用 UDP 协议进行跟踪;
  • -p :指定 UDP 数据包的目标端口号;
  • -m <max_ttl>:设置最大跃点数(TTL);
  • -w :设置等待响应的超时时间。

例如,要跟踪到百度的 IP 地址,可以执行以下命令:

traceroute www.baidu.com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route命令:配置和显示内核 IP 路由表


route命令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Destination:代表的是目的网络地址
  • Gateway:代表下一跳地址
  • Genmask:代表的是子网掩码
  • Flags:U标志表示此条目有效(可以禁用某些条目);G标志表示此条目的下一跳地址是某个路由器的地址,没有G标志的条目表示目的网络是与本机接口直接相连的网络,不必经由路由器转发
  • Iface:代表的是发送接口
http://www.lryc.cn/news/269742.html

相关文章:

  • 032 - STM32学习笔记 - TIM基本定时器(一) - 定时器基本知识
  • 轮廓检测与处理
  • 跟着LearnOpenGL学习11--材质
  • Java guava partition方法拆分集合自定义集合拆分方法
  • GLTF编辑器-位移贴图实现破碎的路面
  • 多维时序 | MATLAB实现SSA-BiLSTM麻雀算法优化双向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多变量时间序列预测
  • docker安装Nacos和Rabbitmq
  • Android MVC 写法
  • 网络层解读
  • js for和forEach 跳出循环 替代方案
  • 如何使用ArcGIS Pro自动矢量化建筑
  • 交互式笔记Jupyter Notebook本地部署并实现公网远程访问内网服务器
  • 41.坑王驾到第七期:uniapp开发微信小程序引用组件时报错!
  • 挂载与解挂载
  • UGUI Panel的显示和隐藏优化
  • Linux:多文件编辑
  • 模式识别与机器学习-概率图模型
  • RK3566 ANDROID 11 平台上适配移远EC200A
  • 存算分离降本增效,StarRocks 助力聚水潭 SaaS 业务服务化升级
  • Linux 内核学习笔记: hlist 的理解
  • 几种设计模式介绍
  • 拓展操作(三) jenkins迁移到另一个机器
  • 重定向和转发的区别
  • 基于ElementUI二次封装弹窗组件
  • linux cat命令改变功能显示当前文件行号
  • Django-REST-Framework 如何快速生成Swagger, ReDoc格式的 REST API 文档
  • SpringBoot当中的Singleton和Prototype详解
  • LeetCode第1题 - 两数之和
  • (14)Linux 地址空间的理解
  • Java中的设计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