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UDP信号多个电脑的信息传输测试、配置指南

最近要做一个东西,关于一个软件上得到的信号,如何通过连接的局域网,将数据传输出去。我没做过相关的东西,但是我想应该和软件连接数据库的过程大致是差不多的,就一个ip和一个端口号啥的。

一.问题思路

多个设备同时连接同一个局域网,在一个电脑上发送一个数据,在别的电脑上可以实时接收这个数据。在找工作面试的时候,提前背了相关TCP、UDP的特性,由于TCP是面向连接的,虽然传输数据是可靠的,但是速率是比UDP慢的。因此,我想了想使用UDP传输是比较合适的,这个地方要用到Socket编程。当时面试只是背了背什么C++版本的Socket编程,其大致和java之中的Socket类似,但是还没有用过,趁着这个机会学一下。

二.ip设置与端口的设置

首先,查看本机ip。

按下windows键 + r ,打开运行,输入cmd。

在运行框里输入ipconfig(都是基本操作),查看ip地址。

可以看到我的接收端的ip地址是192.168.1.144.

我现在自己的电脑上进行试一下。

接收端代码:

#define _WINSOCK_DEPRECATED_NO_WARNINGS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WinSock2.h>#pragma comment(lib, "ws2_32.lib")int main() {// 初始化WinsockWSADATA wsaData;if (WSAStartup(MAKEWORD(2, 2), &wsaData) != 0) {std::cout << "初始化套接字" << std::endl;return -1;}// 创建套接字SOCKET receiverSocket = socket(AF_INET, SOCK_DGRAM, 0);if (receiverSocket == INVALID_SOCKET) {std::cout << "创建套接字失败" << std::endl;WSACleanup();return -1;}// 绑定监听地址sockaddr_in receiverAddress;receiverAddress.sin_family = AF_INET;receiverAddress.sin_port = htons(1234);  // 设置监听端口号receiverAddress.sin_addr.s_addr = INADDR_ANY;if (bind(receiverSocket, (sockaddr*)&receiverAddress, sizeof(receiverAddress)) == SOCKET_ERROR) {std::cout << "绑定套接字失败" << std::endl;closesocket(receiverSocket);WSACleanup();return -1;}// 接收数据char buffer[1024];sockaddr_in senderAddress;int senderAddressSize = sizeof(senderAddress);int receivedBytes = recvfrom(receiverSocket, buffer, sizeof(buffer), 0, (sockaddr*)&senderAddress, &senderAddressSize);if (receivedBytes == SOCKET_ERROR) {std::cout << "接收数据失败" << std::endl;}else {buffer[receivedBytes] = '\0';std::cout << "接收到的数据: " << buffer << std::endl;}// 清理资源closesocket(receiverSocket);WSACleanup();getchar();return 0;
}

发送端代码:

#define _WINSOCK_DEPRECATED_NO_WARNINGS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WinSock2.h>#pragma comment(lib, "ws2_32.lib")int main() {// 初始化WinsockWSADATA wsaData;if (WSAStartup(MAKEWORD(2, 2), &wsaData) != 0) {std::cout << "初始化Socket失败" << std::endl;return -1;}// 创建套接字SOCKET senderSocket = socket(AF_INET, SOCK_DGRAM, 0);if (senderSocket == INVALID_SOCKET) {std::cout << "创建Socket失败" << std::endl;WSACleanup();return -1;}// 设置接收方地址sockaddr_in receiverAddress;receiverAddress.sin_family = AF_INET;receiverAddress.sin_port = htons(1234);  // 设置接收方的监听端口号receiverAddress.sin_addr.s_addr = inet_addr("192.168.1.144");// 发送数据const char* message = "你好呀!小杨同学";if (sendto(senderSocket, message, strlen(message), 0, (sockaddr*)&receiverAddress, sizeof(receiverAddress)) == SOCKET_ERROR) {std::cout << "发送数据失败" << std::endl;}else {std::cout << "成功发送数据" << std::endl;}// 清理资源closesocket(senderSocket);WSACleanup();return 0;
}

最终的结果,可以看到两台电脑正常通信:

三.问题的出现

一台机器上进行通信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但是当两台机器进行通信的时候,其中一台给另外一台发送消息,是正常的,但是当反过来的时候发现通信不了。

我的防火墙已经关闭了,应该没啥问题哈,直接ping一下看看

但是ping了一下发现可以ping通呀。

四.问题的解决

解决方案一:防火墙关闭---端口

接下来去看一下相应的端口状态:使用windows + r,打开任务管理器 -> 性能

性能 -> 打开资源监视器

查看端口的权限情况

可以发现我的监听端口一栏之中,UDP完全是不允许的。

那就继续深究一下端口的问题,发现前面的那个防火墙状态只是用来防病毒的,并不是用来监视端口的。首先打开控制面板

启用或者关闭防火墙

关闭防火墙

发现还是不可以。

查看端口信息,可以看到1235端口并没有指定IPv4。

那么我们需要给1235端口号指定一个IPv4的地址。

这个地方我就直接将端口号改为了本机端口:

发现偶尔可以接收到消息,有的时候还是接收不到消息。

解决方案二:多次传输

想一下UDP的传输协议,这是不可靠的传输协议,因此,重新修改代码,发现与上面那个地址是否绑定无关。

接收端:我将信号变为一直接收的状态

while (1){// 接收数据char buffer[1024];sockaddr_in senderAddress;int senderAddressSize = sizeof(senderAddress);int receivedBytes = recvfrom(receiverSocket, buffer, sizeof(buffer), 0, (sockaddr*)&senderAddress, &senderAddressSize);if (receivedBytes == SOCKET_ERROR) {std::cout << "接收数据失败" << std::endl;}else {buffer[receivedBytes] = '\0';std::cout << "接收到的数据: " << buffer << std::endl;}}

发送端:将信号发送10次。

// 发送数据const char* message = "你好呀!小杨同学";for (int i = 0; i < 10; i++){if (sendto(senderSocket, message, strlen(message), 0, (sockaddr*)&receiverAddress, sizeof(receiverAddress)) == SOCKET_ERROR) {std::cout << "发送数据失败" << std::endl;}else {std::cout << "成功发送数据" << std::endl;}}

结果:发送了10次数据,只接收到了八个数据。

通过上述数据说明,在进行使用的过程之中,既然寻求速度选择了UDP发送数据,第一个注意点是需要将防火墙进行关闭。第二个注意点是注意数据的丢失情况,只进行发送一次可能出现发送不成功的问题。

补充解决方案三:方案一的替代版

一般而言,电脑上的防火墙是不允许关闭的,因此,有没有什么更好的方案去替代方案一。

将防火墙进行打开, 防火墙 -> 高级设置

入站规则 -> 新建规则

端口

只允许连接

随便起个名字

可以看到也是正常使用的。

五.界面设计

(1)发送端

其中,三个输入框之中的变量绑定分别为

CIPAddressCtrl m_ip; // ip
CEdit m_port;        // 端口号
CEdit m_edit;        // 发送数据

将中间的最大的发送数据的编辑框设置属性

需要注意在相应的属性设置栏之中,不使用预编译头文件,否则会与C6990错误产生冲突。

发送端代码进行测试:

可以发现是能够进行正常的使用的。

(2)接收端

接收端的代码就不详细解释了,详细的资源可以在博客之中进行下载。

最终的测试界面是正确的。

代码下载地址:

https://download.csdn.net/download/m0_47489229/88671248icon-default.png?t=N7T8https://download.csdn.net/download/m0_47489229/88671248

http://www.lryc.cn/news/269644.html

相关文章:

  • 先序+中序还原二叉树【数据结构】
  • 【全网首发】洛谷P2678 [NOIP2015 提高组] 跳石头
  • Gpt指引ubuntu安装java8/11
  • 【MCAL】TC397+EB-tresos之MCU配置实战 - 芯片时钟
  • 最新AI系统ChatGPT网站H5系统源码,支持AI绘画,GPT语音对话+ChatFile文档对话总结+DALL-E3文生图
  • 如何在MAC OS中的XCODE下添加 <bits/stdc++.h>
  • Maven项目提示Ignored pom.xml问题
  • SQL学习汇总
  • 单片机MCU堆栈概念与区别
  • C#中使用is关键字检查对象是否与给定类型兼容
  • AI时代下,如何看待“算法利维坦”?
  • Linux上管理不同版本的 JDK
  • 直方图与均衡化
  • Java——猫猫图鉴微信小程序(前后端分离版)
  • PiflowX组件-ReadFromKafka
  • Ubuntu 安装MySQL以及基本使用
  • 基于Freeswitch实现的Volte网视频通知应用
  • 怎么实现Servlet的自动加载
  • 15. Mysql 变量的使用
  • 为什么ChatGPT采用SSE协议而不是Websocket?
  • Elasticsearch:使用 ELSER v2 文本扩展进行语义搜索
  • Matlab:BP神经网络算法,二叉决策树
  • Python实现员工管理系统(Django页面版 ) 七
  • 听GPT 讲Rust源代码--src/tools(34)
  • k8s的陈述式资源管理(命令行操作)
  • uniapp uview裁剪组件源码修改(u-avatar-cropper),裁出可自定义固定大小图片
  • 【机器学习前置知识】Beta分布
  • Notepad++批量更改文件编码格式及文档格式
  • Linux驱动开发学习笔记6《蜂鸣器实验》
  • 鸿蒙(HarmonyOS 3.1) DevEco Studio 3.1开发环境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