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vue2 @hook 的解析与妙用

目录

    • 前言
    • 几种用法
      • 用法一 将放在多个生命周期的逻辑,统一到一个生命周期中
      • 用法二 监听子组件生命周期运行的情况
    • 运用场景
      • 场景一 许多时候,我们不得不在不同的生命周期中执行某些逻辑,并且这些逻辑会用到一些通用的变量,这些通用变量按照之前的方式,我们不得不存在data中。
      • 场景二 如果属于同一业务的逻辑要在不同的生命周期中执行,下面这样会更利于阅读和维护。
      • 场景三,想要监听别人封装好的组件(第三方组件)的生命周期,你不可能去第三方子组件的生命周期中写代码。
    • 所有生命周期执行的顺序
      • 第一次渲染
      • 更新时
      • 组件摧毁时

前言

@hook是什么?用来监听组件生命周期的回调函数。

这和生命周期函数mounted,created,updated有什么区别?
区别1:@hook 会在对应的生命周期函数执行后执行。
区别2:@hook 可以在父组件监听子组件的生命周期运行情况。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从这段vue源代码中我们能看到hook的部分调用逻辑,vm.$emit('hook:' + hook) 其实就是在调用我们写的@hook:mounted="xxx",@hook这个api却没有在官方文档中出现,所以鲜有人知道它的存在和用法。

几种用法

用法一 将放在多个生命周期的逻辑,统一到一个生命周期中

通常写法

export default {components: {},data: () => {return {name: 'dx',};},created() {console.log('created')},beforeMount() {console.log('beforeMount')},mounted() {console.log(this.name);// 每一个小时刷新一次页面setInterval(() => {location.reload()}, 60 * 60 * 1000);},
}

@hook的用法

export default {components: {},data: () => {return {name: 'dx',};},created() {console.log('created');this.$on('hook:beforeMount', () => {console.log('beforeMount');});this.$on('hook:mounted', () => {console.log(this.name); // this 就是组件实例自己// 每一个小时刷新一次页面setInterval(() => {location.reload();}, 60 * 60 * 1000);});},
};

注意

  1. 按照生命周期执行的先后周期,我们只能mounted生命周期里,写这之后的生命周期,而不能写hook:beforeMount
  2. this.$on第二个回调函数的this指的是当前组件实例本身,无论这个回调函数是否是箭头函数。

用法二 监听子组件生命周期运行的情况

通常写法

// 父组件
<Children @buttonRender="ButtonRender"/>export default {name: 'Parents',components: {Children},data: () => {return {name: 'dx',};},methods: {ButtonRender() {console.log('渲染完成')}}
}
// 子组件
export default {name: 'Children',components: {},data: () => {},methods: {},mounted() {this.$emit('buttonRender')}
}

@hook的写法

<Children @hook:mounted="ButtonRender"/>export default {name: 'Parents',components: {Children},data: () => {return {name: 'dx',};},methods: {ButtonRender() {console.log('渲染完成')}}
}

注意

  1. @hook的写法可以不需要在子组件里面编写其它代码
  2. 从vue源码中可以发现 vm.$emit('hook:' + hook) 这里虽然调用了hook但没有返回参数,也就是说,上面代码中ButtonRender没有默认参数。
  3. 同样承接着2来说,由于ButtonRender没有默认参数,所以我们无法在ButtonRender函数中获取子组件Children的实例。

为了解决3的问题,我尝试着想到一种方法,利用ref获取子组件的实例,将子组件的实例拿到父组件的this中。ButtonRender中的this就是父组件实例,和寻常methods中的函数没区别。

<Children ref="child1" @hook:mounted="ButtonRender"/>
export default {name: 'Parents',components: {Children},data: () => {return {name: 'dx'};},mounted() {},methods: {ButtonRender() {console.log(this.$refs.child1) // this.$refs.child1就是子组件Children的实例了console.log('渲染完成')}}
};

但是,我们都知道,vue ref的绑定都是挂载完成之后,所以这个方法也只能用在@hook:mounted@hook:updated等mounted之后执行的生命周期中,而不能用在 比如@hook:beforeMount中。

运用场景

场景一 许多时候,我们不得不在不同的生命周期中执行某些逻辑,并且这些逻辑会用到一些通用的变量,这些通用变量按照之前的方式,我们不得不存在data中。

<script>
export default {data() {return {timer:null}}mounted () {this.timer = setInterval(() => {// todo}, 1000);}beforeDestroy () {clearInterval(this.timer)}
}
</script>

优化后,就不存在这个问题,是不是很好用。

<script>
export default {mounted () {const timer = setInterval(() => {// todo}, 1000);this.$once('hook:beforeDestroy', function () {clearInterval(timer)})}
}
</script>

场景二 如果属于同一业务的逻辑要在不同的生命周期中执行,下面这样会更利于阅读和维护。

export default {created() {this.$on('hook:mounted', () => {挂载时执行一些业务A相关逻辑})this.$on('hook:updated', () => {挂载时执行一些业务A相关逻辑})this.$once('hook:beforeDestroy', () => {挂载时执行一些业务A相关逻辑})}
}

场景三,想要监听别人封装好的组件(第三方组件)的生命周期,你不可能去第三方子组件的生命周期中写代码。

比如 element-ui 的button组件,在子组件渲染完成后,我想做某些逻辑变更。

<el-button type="primary" @hook:mounted="ButtonRender" :disabled="disabled">{{name}}</el-button>export default {name: 'Parents',data: () => {return {name: 'dx',disabled: true};},methods: {ButtonRender() {this.disabled = falsethis.name = 'yx'}}
}

所有生命周期执行的顺序

第一次渲染

父beforeCreate
父 hook:beforeCreate
父created
父 hook:created
父beforeMount
父 hook:beforeMount
子beforeCreate
子hook:beforeCreate
子created
子hook:created
子beforeMount
子hook:beforeMount
子mounted
子hook:mounted
父mounted
父 hook:mounted

更新时

父beforeUpdate
父hook:beforeUpdate
子beforeUpdate
子hook:beforeUpdate
子updated
子hook:updated
父updated
父hook:updated

组件摧毁时

父beforeDestroy
父hook:beforeDestroy
子beforeDestroy
子hook:beforeDestroy
子destroyed
子hook:destroyed
父destroyed
父hook:destroyed

以上内容涉及到vue父子组件生命周期执行顺序的知识,但对于@hook:xxx来说,在xxx执行后就会立即执行@hook:xxx

http://www.lryc.cn/news/26214.html

相关文章:

  • 网络技术|网络地址转换与IPv6|路由设计基础|4
  • MySQL运维知识
  • 易基因-MeRIP-seq揭示衰老和神经变性过程中m6A RNA甲基化修饰的保守下调机制
  • 暑期实习准备——Verilog手撕代码(持续更新中。。。
  • Qt音视频开发19-vlc内核各种事件通知
  • Linux基础命令-nice调整进程的优先级
  • 解析C语言strcmp()函数
  • 初识scrapy
  • (JUC)核心线程 和 救急线程的区别;Executors-固定大小线程池单线程线程池
  • vue2的动画和过渡效果
  • 正数负数的取反运算推导过程
  • C语言 条件编译
  • Linux: ARM GIC只中断CPU 0问题分析
  • 测试软件5
  • 前端JS内存管理
  • 第七章.集成学习(Ensemble Learning)—袋装(bagging),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
  • Java_面向对象
  • 【IoT】智能烟雾报警器
  • Python实现定时执行脚本(5)
  • JavaSe第4次笔记
  • epoll机制
  • Java使用不同方式获取两个集合List的交集、补集、并集(相加)、差集(相减)
  • 【Android笔记80】Android之Retrofit适配器和文件上传下载
  • Nodejs模块化
  • C++STL基础
  • 数学建模经验【更新中】
  • 【python学习笔记】:Excel 数据的封装函数
  • 如何获取或设置CANoe以太网网卡信息(GET篇)
  • “终于我从字节离职了...“一个年薪50W的测试工程师的自白...
  • 【Spring】八种常见Bean加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