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冒泡排序学习

冒泡排序(Bubble Sort)是一种简单的排序算法,它通过重复地交换相邻的元素来排序。具体实现如下:

1. 从待排序的数组中的第一个元素开始,依次比较相邻的两个元素。

2. 如果前一个元素大于后一个元素,则交换它们的位置。

3. 继续对每一对相邻元素进行比较和交换,直到数组末尾。

4. 重复以上步骤,每次都将待排序的元素中最大的元素排在已排序部分的末尾。

5. 重复执行上述步骤,直到整个数组排序完成。

下面是是一个使用Java语言实现的冒泡排序例子:

public class BubbleSort {public static void bubbleSort(int[] arr) {int n = arr.length;for (int i = 0; i < n; i++) {for (int j = 0; j < n - i - 1; j++) {if (arr[j] > arr[j + 1]) {// 交换相邻元素的位置int temp = arr[j];arr[j] = arr[j + 1];arr[j + 1] = temp;}}}}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int[] arr = {64, 34, 25, 12, 22, 11, 90};System.out.println("原始数组:");for (int num : arr) {System.out.print(num + " ");}bubbleSort(arr);System.out.println("\n排序后的数组:");for (int num : arr) {System.out.print(num + " ");}}
}

这个例子中,我们定义了一个bubbleSort方法来执行冒泡排序。在main方法中,我们创建了一个整数数组arr并初始化,然后调用bubbleSort方法对数组进行排序。最后,我们输出排序后的数组。

运行以上代码,输出结果如下:

原始数组:
64 34 25 12 22 11 90 
排序后的数组:
11 12 22 25 34 64 90 

冒泡排序的时间复杂度为O(n^2),其中n是待排序数组的长度。虽然冒泡排序简单易懂,但对于大规模的数据排序效率较低,因此在实际应用中一般不推荐使用。

http://www.lryc.cn/news/261422.html

相关文章:

  • LeetCode(65)LRU 缓存【链表】【中等】
  • 网站提示“不安全”
  • 【Linux】驱动
  • Java研学-HTML
  • SpringBoot之响应的详细解析
  • redis:四、双写一致性的原理和解决方案(延时双删、分布式锁、异步通知MQ/canal)、面试回答模板
  • 智能优化算法应用:基于动物迁徙算法3D无线传感器网络(WSN)覆盖优化 - 附代码
  • illuminate/database 使用 五
  • 武汉灰京文化:益智游戏的教育与娱乐完美结合
  • arcgis api for js 中的query实现数据查询
  • AcWing 1250. 格子游戏(并查集)
  • CSS对文本的简单修饰
  • C++17中if和switch语句的新特性
  • 极坐标下的牛拉法潮流计算57节点MATLAB程序
  • 软件设计师——计算机网络(三)
  • 【ArkTS】循环控制与List的使用
  • 条款3:尽量使用const
  • Chromadb词向量数据库总结
  • Gin之GORM 操作数据库(MySQL)
  • 二十七、读写文件
  • flutter 代码混淆
  • 05 Vue中常用的指令
  • Mr. Cappuccino的第67杯咖啡——MacOS通过PD安装Win11
  • 【云原生kubernets】Service 的功能与应用
  • docker安装Prometheus
  • 了解 Flutter 3.16 功能更新
  • python之画动态图 gif效果图
  • 【JavaWeb】用注解代替配置文件
  • SpringBoot 3.0 升级之 Swagger 升级
  • AR游戏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