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FPGA采集AD7606全网最细讲解 提供串行和并行2套工程源码和技术支持

目录

  • 1、前言
  • 2、AD7606数据手册解读
    • 输入信号采集范围
    • 输出模式选择
    • 过采样率设置
  • 3、AD7606串行输出采集
  • 4、AD7606并行输出采集
  • 5、vivado仿真
  • 6、上板调试验证
  • 7、福利:工程代码的获取

1、前言

AD7606是一款非常受欢迎的AD芯片,因为他支持8通道同时采集数据,采样深度16位,已经很不错了,虽然采样率只有200 kSPS,但对电压等低速数据源的采集而言已经完全足够了,该芯片在电压检测等项目中有着广泛应用。
本文详细描述了设计方案,工程代码编译通过后上板调试验证,可直接项目移植,适用于在校学生、研究生项目开发,也适用于在职工程师做项目开发,可应用于AD数据采集领域;
提供完整的、跑通的工程源码和技术支持;
工程源码和技术支持的获取方式放在了文章末尾,请耐心看到最后;

2、AD7606数据手册解读

AD7606英文原版数据手册只有37页,但真正看懂的兄弟却很少,下面解读一下这个手册:
DAQ7606 是 16 位 8 通道同步采样模数数据采集系统(DAS)。
AD7606 内置模拟输入箝位保护、二阶抗混叠滤波器、跟踪保持放大器、16 位电荷再分配逐次逼近型 ADC、灵活的数字滤波器、2.5V 基准电压源、基准电压缓冲以及高速串行和并行接口。AD7606 采用 5V 单电源供电,可以处理±10V 和±5V 真双极性输入信号,同时所有通道均能以高达 200 kSPS 的吞吐速率采样。输入箝位保护电路可以耐受最高达±16.5V 的电压。无论以何种采样频率工作,AD7606 的模拟输入阻抗均为 1 MΩ。它采用单电源工作方式,具有片内滤波和高输入阻抗,因此无需驱动运算放大器和外部双极性电源。AD7606 抗混叠滤波器的 3 dB 截止频率为 22 kHz;当采样速率为 200 ksps 时,它具有 40 dB 抗混叠抑制特性。灵活的数字滤波器采用引脚驱动,可以改善信噪比(SNR),并降低 3 dB 带宽。
写了这么多你看懂了吗?
我猜你应该是云里雾里,下面举例说人话,让你听得懂:
AD7606芯片框图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红线即是信号输出输出的数据通路;

输入信号采集范围

AD7606可以处理±10V 和±5V 真双极性输入信号,即输入信号可以是±10V 和±5V,由RANGE引脚上下拉决定;
下拉处理±5V 信号;
上拉处理±10V 信号;
一旦选择了输入信号范围,就别乱给信号源了,否则烧板子了。。。
原文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输出模式选择

红线以通道1为例:
输入数据位单端模拟数据,进过复杂的转换后可输出串行数字信号或者并行数据信号;
如果你的板子设计引脚资源有限,则选择串行输出;串行输出的优点是节约IO,缺点是采集时序复杂些;
如果你的板子设计引脚足够多,则选择并行输出,并行输出数据线占用16个IO口,并行输出的优点是采集时序简单,缺点是费IO;可自行选择;
输出模式选择通过PAR/SER/BYTE SEL引脚的上下拉决定;
上拉选择串行输出;
下拉选择并行输出;
具体的时序细节放在后面的章节;
原文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过采样率设置

过采样率设置由OS的三个引脚上下拉决定,可以固定用电阻上下拉,这种模式就定死了,除非飞线,也可以用FPGA引脚给高低电平配置,具体配置模式如下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作为FPGA开发者,需要知道这些就行了,具体的时序细节放在后面的章节;

3、AD7606串行输出采集

AD7606串行采集时钟的范围要求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里我们选择16.666MHz时钟,不高也不低;
系统参考时钟选择100M,那个1个时钟周期就是1000÷100=10ns;
采集时钟是16.666M,那个1个时钟周期就是1000÷16.666=60ns;
记住这两个时钟周期,很重要;
串行输出流程时序图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张图采用边转换边读取的方式,还有转换完成后再读取的方式,既然可以边转换边读取,为何还要等转换完成后再读取呢?所以我们直接用这种方式。
并行采集使用的则是转换完成后再读取的方式。
第一步:拉高RESET引脚至少至少50ns,数据手册规定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第二步:拉低CONVSTA或者CONVSTB持续最多0.5ms(500ns),注意这里是最多,所以在代码里只需一个参考时钟周期足以,比如你用的100M,一个参考时钟周期就是10ns,当然,CONVSTA和CONVSTB也可同时拉低,这样就是8个通道同时采集,时间由数据手册得知,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CONVSTA开启V1-V4通道的转换;
CONVSTB开启V5-V8通道的转换;
原文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第三步:等待BUSY为高后,拉低CS,这个BUSY是AD7606输出给用户的,表征AD转换正在进行,他有一个最大时间,我们一定要满足他的最大时间,不然人家还没转换完你就结束采集了,岂不唧唧了;那么,CS在什么时刻拉低呢?既然前面我们已经选择了边转换边读取的方式,所以在BUSY拉高的期间CS拉低,数据手册最大推荐4.15us,代码里直接设置5ms,由数据手册得知,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流程看完了,来看具体的采集时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采集时序如下:
首先用户拉低CS,并给出SCLK到AD7606,AD7606在CS为低期间,在SCLK的上升沿输出数据(但根据时序图,我感觉是SCLK高电平期间输出的),一个通道一次转换后输出16位采样数据;
既然AD7606是在SCLK上升沿输出,那么FPGA就应该在SCLK下降沿采集(或者低电平采集);
AD7606有8个模拟输入通道,串行输出模式下只有两个数字输出通道,每个输入通道输出16位采样数据;
DOUTA对应CH1、CH2、CH3、CH4四个输出通道;
DOUTB对应CH5、CH6、CH7、CH8四个输出通道;
因为每个输入通道输出16位采样数据,需要16个SCLK周期,所以4个输入通道输出16位采样数据,需要64个SCLK周期;那个我们需要一个计数器,计数到64时输出64位的采集数据,呢么采集到的每个通道数据对应如下:
wire [15:0] ad_ch1 = ad_out_a[63:48];
wire [15:0] ad_ch2 = ad_out_a[47:32];
wire [15:0] ad_ch3 = ad_out_a[31:16];
wire [15:0] ad_ch4 = ad_out_a[15: 0];
wire [15:0] ad_ch5 = ad_out_b[63:48];
wire [15:0] ad_ch6 = ad_out_b[47:32];
wire [15:0] ad_ch7 = ad_out_b[31:16];
wire [15:0] ad_ch8 = ad_out_b[15: 0];
转换状态机部分源码如下:

always @(posedge i_sys_clk) beginif(o_ad_rst||!i_rstn) beginad_convst <= 1'b1;     AD_S <= 2'd0; endelse begincase(AD_S)  2'd0: beginif(p_ad_sclk) begin						//开启8通道转换    ad_convst <= 1'b0;AD_S <= 2'd1;endend           2'd1: beginif(p_ad_sclk)begin    					//转换时间最大500ns,这里60ns即可ad_convst <= 1'b1; AD_S <= 2'd2;endend 2'd2: beginif(p_ad_sclk&&i_ad_busy) AD_S <= 2'd3; //BUSY拉高,进入采集数据状态  end2'd3: beginif(cycle_end) AD_S <= 2'd0; 			//转换结束,重新采集   enddefault: ;endcase    end             
end

串行采集代码顶层接口代码如下:

module helai_ad7606_ser#(parameter	SYS_CLK = 100_000_000,	//系统时钟parameter	SPI_CLK = 16_666_666	//AD采集时钟 
)
(input          i_sys_clk   ,	//系统时钟            input          i_rstn      ,	//系统复位,低有效input          i_ad_cha    ,	//AD7606串行输出通道Ainput          i_ad_chb    ,	//AD7606串行输出通道B	input          i_ad_busy   ,	//输入BUSYoutput [2:0]   o_ad_os     ,	//输出采样率配置output    	   o_ad_cs     ,	//输出片选output reg     o_ad_sclk   ,	//输出采样时钟output         o_ad_rst    ,	//输出复位output    	   o_ad_convsta,	//输出开启V1-V4通道采集output    	   o_ad_convstb,	//输出开启V5-V8通道采集output         o_ad_range  ,	//输入信号范围配置output [15:0]  o_ad_ch1    ,	//输出通道1output [15:0]  o_ad_ch2    ,	//输出通道2output [15:0]  o_ad_ch3    ,	//输出通道3output [15:0]  o_ad_ch4    ,	//输出通道4output [15:0]  o_ad_ch5    ,	//输出通道5output [15:0]  o_ad_ch6    ,	//输出通道6output [15:0]  o_ad_ch7    ,	//输出通道7output [15:0]  o_ad_ch8    ,	//输出通道8output 		   o_ad_rxdone 		//输出数据有效信号,高有效);

4、AD7606并行输出采集

并行采集时序,由于官方画的图太繁琐,我直接重画了一个图来表示,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第一步:拉高RESET引脚至少至少50ns,和串行采集一样;
第二步:拉低CONVSTA或者CONVSTB持续最多0.5ms(500ns),和串行采集一样;
第三步:等待转换完成再读取数据,即采用转换完成后再读取的方式;
第四步:拉低CS片选信号;
第五步:拉低RD信号,在RD和CS同时为低时即可依次读取V1-V8通道的数据;
相应的时间问题也是重要的,具体查看手册;
并行采集代码顶层接口代码如下:

module helai_ad7606_par(input                        clk          ,	//系统时钟,100M	input                        rst_n        ,	//系统复位,低有效input [15:0]                 ad_data      ,	//输入并行数据input                        ad_busy      ,	//输入BUSYinput                        first_data   ,	//未用到此信号output [2:0]                 ad_os        ,	//输出采样率配置output reg                   ad_cs        ,	//输出片选output reg                   ad_rd        ,	//输出读数据output reg                   ad_reset     ,	//输出复位output reg                   ad_convstab  ,	//输出开启V1-V8通道采集output                       ad_data_valid,	//输出数据有效信号,高有效output reg [15:0]            ad_ch1       ,	//输出通道1output reg [15:0]            ad_ch2       ,	//输出通道2output reg [15:0]            ad_ch3       ,	//输出通道3output reg [15:0]            ad_ch4       ,	//输出通道4output reg [15:0]            ad_ch5       ,	//输出通道5output reg [15:0]            ad_ch6       ,	//输出通道6output reg [15:0]            ad_ch7       ,	//输出通道7output reg [15:0]            ad_ch8       	//输出通道8
);

5、vivado仿真

仅提供了串行采集的仿真,文件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vivado仿真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6、上板调试验证

请参考我之前写的基于zynq7100使用AD7606进行电压监测的文章点击查看:AD7606工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7、福利:工程代码的获取

福利:工程代码的获取
代码太大,无法邮箱发送,以某度网盘链接方式发送,
资料获取方式:私,或者文章末尾的V名片。
网盘资料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http://www.lryc.cn/news/25888.html

相关文章:

  • CSS介绍
  • Auto-encoder 系列
  • 【蓝桥杯入门不入土】变幻莫测的链表
  • axios的二次封装
  • GET与POST区别(最详细)
  • 精选博客系列|将基于决策树的Ensemble方法用于边缘计算
  • JS混淆加密:Eval的未公开用法
  • π型滤波器 计算_π型滤波电路
  • 大数据常见术语
  • 带你了解“函数递归”
  • 网络资源面经2
  • 4年经验来面试20K的测试岗,一问三不知,我还真不如去招应届生。
  • K8S搭建NACOS集群踩坑问题
  • 怎么避免计算机SCI论文的重复率过高? - 易智编译EaseEditing
  • uni-app路由拦截
  • 如何使用固态继电器实现更高可靠性的隔离和更小的解决方案尺寸
  • 【YOLOv8/YOLOv7/YOLOv5系列算法改进NO.56】引入Contextual Transformer模块(sci期刊创新点之一)
  • 深圳大学计软《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实验3 指针2
  • 【基于机器学习的推荐系统项目实战-2】项目介绍与技术选型
  • 对称锥规划:锥与对称锥
  • 4.基于Label studio的训练数据标注指南:情感分析任务观点词抽取、属性抽取
  • 算法拾遗二十五之暴力递归到动态规划五
  • Linux进程的创建结束类系统调用总结
  • Git分支的合并策略有哪些?Merge和Rebase有什么区别?关于Merge和Rebase的使用建议
  • 2022-2-23作业
  • 1.基于Label studio的训练数据标注指南:信息抽取(实体关系抽取)、文本分类等
  • “高退货率”标签引热议,亚马逊跨境电商是好是坏?
  • Pinia2
  • 服务器配置 | 在Windows本地打开服务器端Tensorboard结果
  • 13 nuxt3学习(新建页面 内置组件 assets 路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