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设计模式-代理模式(Java)

本篇文章详细说明代理模式并用代码简单介绍代理模式的用法,以及代理模式在实际应用中的源码简单解析。

1、什么是代理模式和代码实现

代理模式是一种设计模式,它允许在不改变原有类的情况下,为其提供一种代理机制,用于控制其访问权限、加强其功能等。

在Java中,代理模式通常使用接口进行实现。首先,我们定义一个接口,它是原有类和代理类的共同接口,以便于代理类能够代理原有类的所有功能。接着,我们实现原有类,并在代理类中持有原有类的引用,以便于代理类能够访问原有类的所有方法和属性。最后,我们实现代理类,并在其中对原有类的方法进行控制、加强等操作。

下面,我们通过一个简单的示例来介绍代理模式的实现。

首先,我们定义一个接口Subject,它是原有类RealSubject和代理类Proxy的共同接口,以便于代理类能够代理原有类的所有功能。代码如下:

public interface Subject {void request();
}

接着,我们实现原有类RealSubject,代码如下:

public class RealSubject implements Subject {@Overridepublic void request() {System.out.println("RealSubject: handling request.");}
}

在代理类Proxy中,我们持有原有类RealSubject的引用,并在其request方法中对原有类的方法进行控制、加强等操作。代码如下:

public class Proxy implements Subject {private RealSubject realSubject;public Proxy() {this.realSubject = new RealSubject();}@Overridepublic void request() {System.out.println("Proxy: before handling request.");realSubject.request();System.out.println("Proxy: after handling request.");}
}

最后,我们可以使用代理类Proxy来代理原有类RealSubject的功能,代码如下:

public class Test{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Subject subject = new Proxy();subject.request();}
}

以上代码的输出结果为:

Proxy: before handling request.
RealSubject: handling request. 
Proxy: after handling request.

可以看出,在代理类Proxy中,我们成功地控制了原有类RealSubject的方法,实现了对其功能的加强。

在实际应用中,代理模式通常用于控制对某个对象的访问,例如对文件的访问权限、对网络资源的访问权限等。同时,代理模式还可以用于实现远程调用、懒加载等功能。

2、代理模式实际应用

Retrofit源码中使用了代理模式来实现对API接口的访问,具体的实现在Retrofit的create方法中。

在Retrofit中,我们首先通过Retrofit.Builder来创建一个Retrofit实例,并通过该实例的create方法来创建一个代理类。在create方法中,Retrofit会根据传入的API接口类,生成一个动态代理类,并在代理类中实现对API接口的访问。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Retrofit中create方法的源码实现:

public <T> T create(final Class<T> service) {// 省略部分代码...// 创建动态代理类return (T) Proxy.newProxyInstance(service.getClassLoader(), new Class<?>[] { service },new InvocationHandler() {private final Platform platform = Platform.get();private final Object[] emptyArgs = new Object[0];@Override public @Nullable Object invoke(Object proxy, Method method,@Nullable Object[] args) throws Throwable {// 省略部分代码...// 创建Call对象Call<?> call = serviceMethod.toCall(args);// 省略部分代码...// 发送请求并返回响应return callAdapter.adapt(call);}});
}

可以看出,create方法中的Proxy.newProxyInstance方法会根据传入的API接口类和InvocationHandler来生成一个动态代理类。在该动态代理类中,InvocationHandler会实现对API接口方法的访问。

在InvocationHandler的invoke方法中,首先通过serviceMethod.toCall(args)方法创建一个Call对象,该Call对象表示一个网络请求。然后,通过callAdapter.adapt(call)方法将Call对象转换为一个响应对象,并返回给调用者。

通过以上代码,我们可以看出Retrofit是如何使用代理模式来实现对API接口的访问的。通过动态代理类和InvocationHandler,Retrofit能够实现对API接口方法的访问,并将其转换为网络请求和响应。

3、总结

总之,代理模式是一种非常有用的设计模式,在Java中也有广泛的应用。我们可以通过定义接口、实现原有类和代理类等步骤,来实现对原有类的控制、加强等操作,从而实现更为灵活、安全和高效的应用。

http://www.lryc.cn/news/25709.html

相关文章:

  • 如何处理负面评论?利用负面评论发挥优势
  • 一个JAVA程序员必备的技能有哪些?知道这些帮你快速升职加薪
  • DHTMLX Suite 8.0 重大发布,新增更多新主题、热图图表、辅助功能支持功能
  • [华为OD机试 ] Linux发行版的数量(C++ Java JS Python)
  • HydroD 实用教程(五)Morsion Model
  • 成功解决xshell7会话窗口只能显示一个的问题
  • Spring security 个人理解
  • 线性表 顺序表数组
  • 从WebRtc学习RTP协议
  • centos7 配置samba
  • 前端转golang从小白到实战自学笔记(2023/3/1)
  • 10个必须知道的JavaScript技巧,让你成为更好的程序员
  • 蓝桥杯真题(JAVA)--分巧克力
  • 机器学习:学习KMeans算法,了解模型创建、使用模型及模型评价
  • ChatGPT引爆AIGC,垂类龙头迎来“创新春天”
  • 科技制造商必须对安全、设计选择承担更多责任
  • HTML认知
  • 全流程基于最新导则下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及图件制作与案例实践
  • 【Spring】Spring缓存注解@Cacheable、@CacheEvict、@CachePut使
  • 学了很久python却什么都做不了?这个方法一定要试试
  • SiC MOSFET驱动电压的分析
  • Python爬虫之Scrapy框架爬虫实战
  • 基于DSP的三相开关霍尔永磁同步电机控制
  • Vue和React的对比
  • 移动进阶之高效开发
  • 用户手册:遥测服务之推送至 TDengine
  • 软件测试的主要工作内容是什么
  • 【云原生kubernetes】k8s中job与cronjob使用详解
  • js-cookie的使用
  • c++11 关键字 override 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