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Kotlin Flow 操作符

前言

Kotlin 拥有函数式编程的能力,使用Kotlin开发,可以简化开发代码,层次清晰,利于阅读。

然而Kotlin拥有操作符很多,其中就包括了flow。Kotlin Flow 如此受欢迎大部分归功于其丰富、简洁的操作符,巧妙使用Flow操作符可以大大简化我们的程序结构,提升可读性与可维护性。本篇文章列举一些比较常用 Kotlin 操作符,通过关键原理与使用场景列子来讲解Flow操作符。

1. collect接收操作符

用于数据接收,此操作符没有返回对象,后面不可再添加操作符:


fun flowCollect() {
//流启动viewModelScope.launch {flow {for (i in 1..3) {Log.d("TAG"," flowCollect $i")emit(i)delay(1000)}}.collect {Log.d("TAG"," collect $it")}//后面不可再接收其他操作符}}

2. launchIn操作符

流的启动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上面的作用域.launch启动一个流,用collect操作符接收数据;

一种是launchIn操作符启动流,官方不建议用这种,可能出于数据安全考虑,一般建议在onResume方法调用后启动协程,因为怕数据接收了,但View还没创建出来。但链式调用真的很好用,用onEach操作符接收数据。

flow {for (i in 1..3) {Log.d("TAG"," flowCollect $i")emit(i)delay(1000)}}.onCompletion {Log.d("TAG","onCompletion ")}.launchIn(viewModelScope)//在ViewModel中,直接launchIn在ViewModelScope作用域

3. onEach操作符

返回一个流,该流在上游流的每个值向下游发出之前调用给定的操作。也可以用来接收数据,与上面collect不同的是此操作符返回流,我们后面还可接其他操作符。上面的launchIn操作符启动时,可用于接收数据。

 fun flowOnEach() {flow {for (i in 1..3) {LogUtils.d("Emitting $i")emit(i)delay(1000)}}.onEach {LogUtils.d("onEach $it")}.onCompletion {LogUtils.d("onCompletion ")}.launchIn(viewModelScope)}

4. reduce操作符

reduce 操作符可以将所有数据累加(加减乘除)得到一个结果,如下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fun testReduce(){val result = listOf(1, 2, 3).reduce { a, b ->a + b}print("list reduce result:$result")}

查看测试结果输出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注意⚠️:
1: 如果 flow 中没有数据,将抛出异常。如不希望抛异常,可使用 reduceOrNull 方法。
2: reduce 操作符不能变换数据类型。比如,Int 集合的结果不能转换成 String 结果。

5. fold操作符

fold 和 reduce 很类似,但是 fold 可以变换数据类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有时候,我们不需要一个结果值,而是需要继续操 flow,可使用 runningFold :

flowOf(1, 2, 3).runningFold("a") { a, b ->a + b
}.collect {println(it)
}

查看输出结果:

a
a1
a12
a123

同样的,reduce 也有类似的方法 runningReduce:

flowOf(1, 2, 3).runningReduce { a, b ->a + b
}.collect {println(it)
}

查看输出结果:

1
3
6

6. debounce操作符

debounce 需要传递一个毫秒值参数,功能是:只有达到指定时间后才发出数据,最后一个数据一定会发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例如,定义 1000 毫秒,也就是 1 秒,被观察者发出数据,1秒后,观察者收到数据,如果 1 秒内多次发出数据,则重置计算时间。

flow {emit(1)delay(500)emit(2)delay(550)emit(3)delay(1000)emit(4)delay(1010)
}.debounce(1000
).collect {println(it)
}

查看输出结果,只有休眠1000和1010符合要求:

3
4

所以,rebounce 的应用场景是限流功能。

7. sample操作符

sample 和 debounce 很像,区别是:在规定时间内,只发送一个数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flow {repeat(4) {emit(it)delay(50)}
}.sample(100).collect {println(it)
}

输出结果:

1
3

所以,sample 的应用场景是截流功能。

8. flatmapMerge操作符

简单的说就是获得两个 flow 的乘积或全排列,合并并且平铺,发出一个 flow。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flowOf(1, 3).flatMapMerge {flowOf("$it a", "$it b")
}.collect {println(it)
}

输出结果:

1 a
1 b
3 a
3 b

注意⚠️:flatmapMerge 还有一个特性,flatmapMerge 可以设置并发量,可以理解为 flatmapMerge 是线程安全的,而 flatmapConcat 不是线程安全的。会在下一个操作符里提及。

9. flatmapConcat操作符

举个列子:

flowOf(1, 3).flatMapConcat {flowOf("a", "b", "c")
}.collect {println(it)
}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功能和 flatmapMerge 一致,不同的是 flatmapMerge 可以设置并发量,可以理解为 flatmapMerge 是线程安全的,而 flatmapConcat 不是线程安全的。

本质上,在 flatmapMerge 的并发参数设置为 1 时,和 flatmapConcat 基本一致,而并发参数大于 1 时,采用 channel 的方式发出数据,具体内容请参阅源码。

10. buffer操作符

介绍 buffer 的时候,先要看这样一段代码:

flowOf("A", "B", "C", "D")
.onEach {println("1 $it")
}
.collect { println("2 $it") }

我们注意查看一下输出结果:

1 A
2 A
1 B
2 B
1 C
2 C
1 D
2 D

如果我们加上 buffer 的代码:

flowOf("A", "B", "C", "D")
.onEach {println("1 $it")
}
.buffer()
.collect { println("2 $it") }

在查看一下加上 buffer 的代码的输出结果:

1 A
1 B
1 C
1 D
2 A
2 B
2 C
2 D

对比俩次输出结果,会发现输出内容有所不同,buffer 操作符可以改变收发顺序,像有一个容器作为缓冲似的,在容器满了或结束时,下游开始接到数据,onEach 添加延迟,效果更明显。

11 combine操作符

合并两个 flow,长的一方会持续接受到短的一方的最后一个数据,直到结束:

flowOf(1, 3).combine(flowOf("a", "b", "c")
) { a, b -> b + a }
.collect {println(it)
}

查看输出结果如下:

a1
b3
c3

12. zip操作符

也是合并两个 flow,结果长度与短的 flow 一致,很像木桶原理。

    fun testZip() {runBlocking {val time = measureTimeMillis {val flow1 = flow { emit("a") emit ("b") emit ("c") emit ("d") }val flow2 = flow { emit("1") emit ("2") } flow1 . zip (flow2) { sex, subject -> "$sex-->$subject" }.collect { println(it) }} println ("use time:$time")}}

查看输出结果:

a-->1
b-->2
use time:71

通过输出可以看出flow2先结束了,并且flow1没发送完成。
zip原理简单来说: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可以看出,zip的特点:

短的Flow结束,另一个Flow也结束。

13. flatMapLatest操作符

与 collectLatest 操作符类似,处理最新值,也有相对应的“最新”展平模式,在发出新流后立即取消先前流的收集。 这由 flatMapLatest 操作符来实现。

14. distinctUntilChanged操作符

和前一个数据不同,才能收到,和前一个数据相同,则会被过滤掉。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flowOf(1, 1, 2, 2, 3, 1).distinctUntilChanged().collect {println(it)
}

运行查看输出结果:

1
2
3
1

总结

Kotlin 拥有函数式编程的能力,同时Kotlin拥有很多操作符,其中就包括了flow。合理使用Kotlin操作符可以使我们的代码更加简化,层次清晰,利于阅读。因此,要灵活使用Kotlin操作符。

参考:

  1. 协程文档
  2. 协程中文网
  3. 这一次,让Kotlin Flow 操作符真正好用起来
  4. Kotlin 协程Flow主要操作符(一)
  5. Kotlin 协程Flow主要操作符(二)
http://www.lryc.cn/news/256645.html

相关文章:

  • HarmonyOS4.0从零开始的开发教程08构建列表页面
  • 分布式环境下的session 共享-基于spring-session组件和Redis实现
  • docker基本管理和相关概念
  • Linix服务器添加dns解析
  • llama.cpp部署(windows)
  • STM32CubeMX+micro_ros_stm32cubemx_utils库
  • C语言有哪些预处理操作?
  • 数据结构算法-希尔排序算法
  • php使用vue.js实现省市区三级联动
  • 软件测试:测试用例八大要素模板
  • C语言进阶之路之顶峰相见篇
  • 第76讲:MySQL数据库中常用的命令行工具的基本使用
  • 初级数据结构(二)——链表
  • Kubernetes架构及核心部件
  • RAW和YUV的区别
  • Linux常见问题-获取日志方法总结(Ubuntu/Debian)
  • 【机器视觉技术栈】03 - 镜头
  • 判断一个Series序列的值是否为单调递减Series.is_monotonic_decreasing
  • CSPNet: A New Backbone that can Enhance Learning Capability of CNN(2019)
  • 本科毕业论文查重的依据
  • 如何利用Axure制作移动端产品原型
  • Java中时间之间的转换
  • 【win32_005】调试信息打印到控制台----2种简单方法
  • PPT添加备注
  • Ubuntu20.04使用cephadm部署ceph集群
  • 激光打标机在智能手表上的应用:科技与时尚的完美结合
  • ROS-ROS通信机制-参数服务器
  • 在github中通过action自动化部署 hugo academic theme,实现上传md文件更新博客内容
  • 深入理解asyncio:异步编程的基础用法
  • Android 消息分发机制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