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字符设备驱动基础—并发控制

一、上下文和并发场合

执行流:有开始有结束总体顺序执行的一段代码 又称上下文

应用编程:任务上下文
内核编程:

  1. 任务上下文:五状态 可阻塞
    a. 应用进程或线程运行在用户空间
    b. 应用进程或线程运行在内核空间(通过调用syscall来间接使用内核空间)
    c. 内核线程始终在内核空间
  2. 异常上下文:不可阻塞
    中断上下文

竞态:多任务并行执行时,如果在一个时刻同时操作同一个资源,会引起资源的错乱,这种错乱情形被称为竞态

共享资源:可能会被多个任务同时使用的资源

临界区:操作共享资源的代码段

为了解决竞态,需要提供一种控制机制,来避免在同一时刻使用共享资源,这种机制被称为并发控制机制

并发控制机制分类:

  1. 原子操作类
  2. 忙等待类
  3. 阻塞类

通用并发控制机制的一般使用套路:

/*互斥问题:*/
并发控制机制初始化为可用
P操作临界区V操作/*同步问题:*/
//并发控制机制初始化为不可用
//先行方:
。。。。。
V操作//后行方:
P操作
。。。。。

二、中断屏蔽(了解)

一种同步机制的辅助手段

禁止本cpu中断 使能本cpu中断
local_irq_disable(); local_irq_enable();
local_irq_save(flags); local_irq_restore(flags); 与cpu的中断位相关
local_bh_disable(); local_bh_enable(); 与中断低半部有关,关闭、打开软中断

禁止中断
临界区 //临界区代码不能占用太长时间,需要很快完成
打开中断

适用场合:中断上下文与某任务共享资源时,或多个不同优先级的中断上下文间共享资源时

三、原子变量(掌握)

原子变量:存取不可被打断的特殊整型变量
a.设置原子量的值
void atomic_set(atomic_t *v,int i); //设置原子量的值为i
atomic_t v = ATOMIC_INIT(0); //定义原子变量v并初始化为0

v = 10;//错误

b.获取原子量的值
atomic_read(atomic_t *v); //返回原子量的值

c.原子变量加减
void atomic_add(int i,atomic_t *v);//原子变量增加i
void atomic_sub(int i,atomic_t *v);//原子变量减少i

d.原子变量自增自减
void atomic_inc(atomic_t *v);//原子变量增加1
void atomic_dec(atomic_t *v);//原子变量减少1

e.操作并测试:运算后结果为0则返回真,否则返回假
int atomic_inc_and_test(atomic_t *v);
int atomic_dec_and_test(atomic_t *v);
int atomic_sub_and_test(int i,atomic_t *v);

原子位操作方法:
a.设置位
void set_bit(nr, void *addr); //设置addr的第nr位为1
b.清除位
void clear_bit(nr , void *addr); //清除addr的第nr位为0
c.改变位
void change_bit(nr , void *addr); //改变addr的第nr位为1
d.测试位
void test_bit(nr , void *addr); //测试addr的第nr位是否为1

适用场合:共享资源为单个整型变量的互斥场合

四、自旋锁:基于忙等待的并发控制机制

a.定义自旋锁
spinlock_t lock;

b.初始化自旋锁
spin_lock_init(spinlock_t *);

c.获得自旋锁
spin_lock(spinlock_t *); //成功获得自旋锁立即返回,否则自旋在那里直到该自旋锁的保持者释放

spin_trylock(spinlock_t *); //成功获得自旋锁立即返回真,否则返回假,而不是像上一个那样"在原地打转”

d.释放自旋锁
spin_unlock(spinlock_t *);

#include <linux/spinlock.h>
定义spinlock_t类型的变量lock
spin_lock_init(&lock)后才能正常使用spinlockspin_lock(&lock);
临界区
spin_unlock(&lock);

适用场合:

  1. 异常上下文之间或异常上下文与任务上下文之间共享资源时
  2. 任务上下文之间且临界区执行时间很短时
  3. 互斥问题

五、信号量:基于阻塞的并发控制机制

a.定义信号量
struct semaphore sem;

b.初始化信号量
void sema_init(struct semaphore *sem, int val);

c.获得信号量P
int down(struct semaphore *sem);//深度睡眠

int down_interruptible(struct semaphore *sem);//浅度睡眠

d.释放信号量V
void up(struct semaphore *sem);

#include <linux/semaphore.h>

适用场合:任务上下文之间且临界区执行时间较长时的互斥或同步问题

六、互斥锁:基于阻塞的互斥机制

a.初始化
struct mutex my_mutex;
mutex_init(&my_mutex);

b.获取互斥体
void mutex_lock(struct mutex *lock);

c.释放互斥体
void mutex_unlock(struct mutex *lock);

  1. 定义对应类型的变量
  2. 初始化对应变量

P/加锁
临界区
V/解锁

#include <linux/mutex.h>

适用场合:任务上下文之间且临界区执行时间较长时的互斥问题

七、选择并发控制机制的原则

  1. 不允许睡眠的上下文需要采用忙等待类,可以睡眠的上下文可以采用阻塞类。在异常上下文中访问的竞争资源一定采用忙等待类。
  2. 临界区操作较长的应用建议采用阻塞类,临界区很短的操作建议采用忙等待类。
  3. 中断屏蔽仅在有与中断上下文共享资源时使用。
  4. 共享资源仅是一个简单整型量时用原子变量
http://www.lryc.cn/news/253648.html

相关文章:

  • 5-Tornado入门、程序的原理图、tornado不能使用同步代码的演示
  • mysql原理--InnoDB记录结构
  • ES6基础语法
  • java8 常用code
  • docker 镜像管理
  • Jira 中如何修改时间为绝对时间
  • 班级查分软件制作教程:老师必备技能!
  • Linux 的性能调优的思路
  • 如何通过webdriver禁用浏览器定位功能
  • 网卡bonding绑定
  • flink运行报Exception in thread “main“ java.lang.IllegalStateException
  • 易点易动设备管理系统--提升设备备品备件管理效率的工具
  • 第二十一章——网络通信
  • Siemens-NXUG二次开发-打开与关闭prt文件[Python UF][20231206]
  • 2015年五一杯数学建模C题生态文明建设评价问题解题全过程文档及程序
  • java:slf4j、log4j、log4j2、logback日志框架的区别与示例
  • Mysql学习查缺补漏----02 mysql之DCL 数据控制语言
  • 【Flink基础】-- 延迟数据的处理
  • 通过keepalived+nginx实现 k8s apiserver节点高可用
  • JavaScript 数组
  • 【数据结构】二叉树的实现
  • 振弦采集仪在土体与岩体监测中的可靠性与精度分析
  • C语言进阶之路-指针、数组等混合小boss篇
  • 【矩阵论】Chapter 7—Hermite矩阵与正定矩阵知识点总结复习
  • Golang语言基础之切片
  • SpringCloud-服务消费者Fegin调用时无法获取异常信息
  • re:invent 2023 Amazon Q 初体验
  • 认知觉醒(四)
  • AI模型部署 | onnxruntime部署YOLOv8分割模型详细教程
  • 模拟电路学习笔记(一)之芯片篇(持续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