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算法设计与分析——十大经典排序算法一(1--5)

目录

算法设计与分析——十大经典排序算法

第1关:冒泡排序

 参考代码

第2关:选择排序

参考代码

第3关:插入排序

 参考代码

第4关:希尔排序

参考代码

第5关:归并排序

 参考代码

作者有言


一个不知名大学生,江湖人称菜狗
original author: jacky Li
Email : 3435673055@qq.com

 Time of completion:2023.2.28
Last edited: 2023.2.28

导读:

帮助算法设计初学者快速掌握算法设计,帮助安静对ABCD……等的重要性排序更清晰!

算法设计与分析——十大经典排序算法

第1关:冒泡排序

任务描述

本关任务:实现冒泡排序算法,并将乱序数列变成升序。

相关知识

为了完成本关任务,你需要掌握:1.冒泡排序算法。

冒泡排序算法

冒泡排序重复地遍历待排序的数列,每次比较两个相邻元素,如果它们的顺序错误就把它们交换。重复地进行遍历直到没有再需要交换时表示数列已经排序完成。

  • 算法步骤:

    1. 比较相邻的元素:若第一个比第二个大,则交换;

    2. 遍历开始第一对到结尾最后一对,执行步骤1

    3. 重复步骤1~2,直到排序完成。

  • 可改进的冒泡排序:第一趟排序之后最后一个元素是最大的,因此下一趟遍历只需执行到倒数第二对。

编程要求

本关的编程任务是补全右侧代码片段sort_arrayBeginEnd中间的代码,具体要求如下:

  • sort_array中,实现冒泡排序算法,完成指定输出。

测试说明

平台将自动编译补全后的代码,并生成若干组测试数据,接着根据程序的输出判断程序是否正确。

以下是平台的测试样例:

测试输入:

10

7 1 4 6 8 9 5 2 3 10

预期输出:

1 4 6 7 8 5 2 3 9 10

1 4 6 7 5 2 3 8 9 10

1 4 6 5 2 3 7 8 9 10

1 2 3 4 5 6 7 8 9 10

测试输入:

15

3 44 38 5 47 15 36 26 27 2 46 4 19 50 48

预期输出:

3 38 5 44 15 36 26 27 2 46 4 19 47 48 50

3 5 38 15 36 26 27 2 44 4 19 46 47 48 50

3 5 15 36 26 27 2 38 4 19 44 46 47 48 50

2 3 4 5 15 19 26 27 36 38 44 46 47 48 50

 参考代码

#include "sort_.h"void print_array(int *arr, int n)
{if(n==0){printf("ERROR: Array length is ZERO\n");return;}printf("%d", arr[0]);for (int i=1; i<n; i++) {printf(" %d", arr[i]);}printf("\n");
}void sort_array(int *arr, int n)
{int i, x, j;for(j = 0; j < n; j ++){for(i = 0; i < n - 1; i ++){if(arr[i] > arr[i + 1]) {x = arr[i];arr[i] = arr[i + 1];arr[i + 1] = x;}}if(j < 3) print_array(arr, n);}print_array(arr, n);
}

第2关:选择排序

任务描述

本关任务:实现选择排序算法,并将乱序数列变成升序。

相关知识

为了完成本关任务,你需要掌握:1.选择排序算法。

选择排序算法

选择排序是一种简单直观的排序算法,首先在未排序序列中找到最小元素,存放到排序序列的起始位置,然后,再从剩余未排序元素中继续寻找最小元素,然后放到已排序序列的末尾。以此类推,直到所有元素均排序完毕。

  • 算法步骤:

    1. 初始状态:无序序列为R[0,n−1],长度n,有序区为空;

    2. 第i=1,..,n−1趟排序从当前无序区R[i−1,n−1]中选出最小的元素R[k],并将它与无序区的第1个记录R[i−1]交换,则R[0,i−1]变为元素个数增加1的新有序区,R[i,n−1]变为元素个数减少1的新无序区;

    3. n−1趟选择交换后结束。

编程要求

本关的编程任务是补全右侧代码片段sort_arrayBeginEnd中间的代码,具体要求如下:

  • sort_array中,实现选择排序算法,完成指定输出。

测试说明

平台将自动编译补全后的代码,并生成若干组测试数据,接着根据程序的输出判断程序是否正确。

以下是平台的测试样例:

测试输入:

10

7 1 4 6 8 9 5 2 3 10

预期输出:

1 7 4 6 8 9 5 2 3 10

1 2 4 6 8 9 5 7 3 10

1 2 3 6 8 9 5 7 4 10

1 2 3 4 5 6 7 8 9 10 

测试输入:

15

3 44 38 5 47 15 36 26 27 2 46 4 19 50 48

预期输出:

2 44 38 5 47 15 36 26 27 3 46 4 19 50 48

2 3 38 5 47 15 36 26 27 44 46 4 19 50 48

2 3 4 5 47 15 36 26 27 44 46 38 19 50 48

2 3 4 5 15 19 26 27 36 38 44 46 47 48 50

参考代码

#include "sort_.h"void print_array(int *arr, int n)
{if(n==0){printf("ERROR: Array length is ZERO\n");return;}printf("%d", arr[0]);for (int i=1; i<n; i++) {printf(" %d", arr[i]);}printf("\n");
}void sort_array(int *arr, int n)
{int len = n;int minIndex, temp;for (int i = 0; i < len - 1; i++) {minIndex = i;for (int j = i + 1; j < len; j++) if (arr[j] < arr[minIndex]) minIndex = j;temp = arr[i];arr[i] = arr[minIndex];arr[minIndex] = temp;if (i < 3) print_array(arr, n);}print_array(arr, n);
}

第3关:插入排序

任务描述

本关任务:实现插入排序算法,并将乱序数列变成升序。

相关知识

为了完成本关任务,你需要掌握:1.插入排序算法。

插入排序算法

插入排序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构建有序序列,对于未排序数据,在已排序序列中从后向前扫描,找到相应位置并插入。

  • 算法步骤:

    1. 从第一个元素开始,该元素认为已经被排序;

    2. 取下一个元素,在已经排序的元素序列中从后向前扫描;

    3. 如果已排序元素大于新元素,将已排序元素移到下一位置;

    4. 重复步骤3,直到找到已排序的元素小于或者等于新元素的位置;

    5. 将新元素插入到该位置后;

    6. 重复步骤2~5

编程要求

本关的编程任务是补全右侧代码片段sort_arrayBeginEnd中间的代码,具体要求如下:

  • sort_array中,实现插入排序算法,完成指定输出。

测试说明

平台将自动编译补全后的代码,并生成若干组测试数据,接着根据程序的输出判断程序是否正确。

以下是平台的测试样例:

测试输入:

10

7 1 4 6 8 9 5 2 3 10

预期输出:

1 7 4 6 8 9 5 2 3 10

1 4 7 6 8 9 5 2 3 10

1 4 6 7 8 9 5 2 3 10

1 2 3 4 5 6 7 8 9 10

测试输入:

15

3 44 38 5 47 15 36 26 27 2 46 4 19 50 48

预期输出:

3 44 38 5 47 15 36 26 27 2 46 4 19 50 48

3 38 44 5 47 15 36 26 27 2 46 4 19 50 48

3 5 38 44 47 15 36 26 27 2 46 4 19 50 48

2 3 4 5 15 19 26 27 36 38 44 46 47 48 50

 参考代码

#include "sort_.h"void print_array(int *arr, int n)
{if(n==0){printf("ERROR: Array length is ZERO\n");return;}printf("%d", arr[0]);for (int i=1; i<n; i++) {printf(" %d", arr[i]);}printf("\n");
}void sort_array(int *arr, int n)
{int i, j, temp;for(i = 0; i < n - 1; i ++){temp = arr[i + 1];j = i;while(j > -1 && temp < arr[j])arr[j + 1] = arr[j], j --;arr[j + 1] = temp;if (i < 3) print_array(arr, n);}print_array(arr, n);
}

第4关:希尔排序

任务描述

本关任务:实现希尔排序算法,并将乱序数列变成升序。

相关知识

为了完成本关任务,你需要掌握:1.希尔排序算法。

希尔排序算法

希尔排序由Shell在1959年发明,又叫缩小增量排序,是第一个突破O(n2)的排序算法,属于简单插入排序的改进版,会优先比较距离较远的元素。

  • 算法步骤:

    1. 选择一个增量序列T1​,T2​,… ,Tk​,其中Ti​>Tj​,Tk​=1,i>j;

    2. 每趟排序,根据对应的增量Ti​,将待排序列分割成若干子序列,分别对各子序列进行直接插入排序;

    3. 按增量序列个数k,对序列进行k趟排序。

  • 希尔排序实例: 下图的增量序列为:521,第一趟排序将增量为5的子序列进行插入排序,第二趟排序将增量为2的子序列进行插入排序,第三趟将增量为1的子序列进行插入排序,最终完成排序。

  • 希尔排序的核心在于增量序列的设定:

    既可以提前设定好增量序列,也可以动态的定义增量序列。例如序列长度为n,则动态增量为:147...3x+1<n/3

编程要求

本关的编程任务是补全右侧代码片段sort_arrayBeginEnd中间的代码,具体要求如下:

  • sort_array中,使用增量序列[5, 2, 1]实现希尔排序算法,完成指定输出。

测试说明

平台将自动编译补全后的代码,并生成若干组测试数据,接着根据程序的输出判断程序是否正确。

以下是平台的测试样例:

测试输入:

8

6 10 5 2 4 9 1 7

预期输出:

6 1 5 2 4 9 10 7

4 1 5 2 6 7 10 9

1 2 4 5 6 7 9 10

1 2 4 5 6 7 9 10

测试输入:

10

7 1 4 6 8 9 5 2 3 10

预期输出:

7 1 2 3 8 9 5 4 6 10

2 1 5 3 6 4 7 9 8 10

1 2 3 4 5 6 7 8 9 10

1 2 3 4 5 6 7 8 9 10

参考代码

#include "sort_.h"void print_array(int *arr, int n)
{if(n==0){printf("ERROR: Array length is ZERO\n");return;}printf("%d", arr[0]);for (int i=1; i<n; i++) {printf(" %d", arr[i]);}printf("\n");
}void sort_array(int *arr, int n)
{int i, j, m = 0;for(int gap = 5; gap > 0; gap /= 2) {for(i = gap; i < n; i++) {int num = arr[i];for(j = i - gap; j >= 0 && arr[j] > num; j -= gap)arr[j + gap] = arr[j];arr[j + gap] = num;}if(m < 3){print_array(arr, n);m ++;}}print_array(arr,  n);
}

第5关:归并排序

任务描述

本关任务:实现归并排序算法,并将乱序数列变成升序。

相关知识

为了完成本关任务,你需要掌握:1.归并排序算法。

归并排序算法

归并排序(MERGE-SORT)是利用归并的思想实现的排序方法,是采用分治法Divide and Conquer的一个非常典型的应用。分Divide:将问题分成一些小的问题然后递归求解;治Conquer:将分的阶段得到的各答案合并在一起。

  • 算法步骤:

    1. 把长度为n的输入序列分成两个长度为n/2的子序列;

    2. 对这两个子序列分别采用归并排序;

    3. 将两个排序好的子序列合并成一个最终的排序序列。

编程要求

本关的编程任务是补全右侧代码片段merge_arraymerge_sortBeginEnd中间的代码,具体要求如下:

  • merge_array中,实现两个有序数组arr1arr2合并。
  • merge_sort中,实现归并排序:自上而下的递归方法。

测试说明

平台将自动编译补全后的代码,并生成若干组测试数据,接着根据程序的输出判断程序是否正确。

以下是平台的测试样例:

测试输入:

10

7 1 4 6 8 9 5 2 3 10

预期输出:

1 2 3 4 5 6 7 8 9 10

测试输入:

15

3 44 38 5 47 15 36 26 27 2 46 4 19 50 48

预期输出:

2 3 4 5 15 19 26 27 36 38 44 46 47 48 50

 参考代码

#include "sort_.h"void print_array(int *arr, int n)
{if(n==0){printf("ERROR: Array length is ZERO\n");return;}printf("%d", arr[0]);for (int i=1; i<n; i++)printf(" %d", arr[i]);printf("\n");
}int* merge_array(int *arr1, int n1, int* arr2, int n2)
{int* res;res = new int[n1 + n2];int a1 = 0, a2 = 0, index = 0;for (int i = 0; i < n1+n2; i++) if (i < n1) res[i] = arr1[i];else res[i] = arr2[i - n1];sort(res, res + n1 + n2);return res;
}int* merge_sort(int *arr, int n)
{int mid = n / 2;if (mid > 0) {int* arr1 = new int[mid];int n1 = mid, n2 = n - mid;int* arr2 = new int[n2];for (int i = 0; i < n; i++) if (i < mid) arr1[i] = arr[i];else arr2[i - mid] = arr[i];merge_sort(arr1, n1);   merge_sort(arr2, n - mid);     merge_array(arr1, n1, arr2, n2);}else return  merge_array(arr, n, NULL, 0);
}

作者有言

如果感觉博主讲的对您有用,请点个关注支持一下吧,将会对此类问题持续更新……

http://www.lryc.cn/news/24418.html

相关文章:

  • 六.慕课的冲击:知识何以有力量?
  • SQL基础
  • 脏牛复现(CVE2016-5195)
  • Redis源码---内存友好的数据结构该如何细化设计
  • 获取 本周、本月、本年 的开始或结束时间
  • 算法训练营 day58 动态规划 判断子序列 不同的子序列
  • 优思学院|DFMEA是全球制造业的必修课!
  • 【Day02数据结构 空间复杂度】
  • 多数据库管理工具哪家强?ChatGPT点评,第一位并不是Navicat
  • UnityShader常用函数(UnityShader内置函数、CG和GLSL内置函数等)
  • Springboot自定义注解-1
  • 经纬度标定及大地坐标系相关概念(一)
  • synchronized关键字原理
  • 面试被问死怎么办?学会这四招,通过的机率提升30%
  • Android TV UI开发常用知识
  • Xshell 下载及安装
  • 【LeetCode】剑指 Offer(12)
  • vue在history模式下打包部署问题解决
  • Java中常见性能优化策略的总结
  • c++日志库log4cplus使用
  • 什么是接口测试,我们如何实现接口测试?
  • 随机森林在sklearn中的实现
  • [论文总结] 深度学习在农业领域应用论文笔记11
  • Android 9.0 SystemUI 状态栏屏蔽弹出的悬浮式通知
  • 商简智能计划与排程SPS在纺织行业中的应用
  • 549、RocketMQ详细入门教程系列 -【消息队列之 RocketMQ(三)】 2023.02.28
  • 如何使用SpringBoot ⽇志?
  • 山东大学数字图像处理实验:MATLAB的图像显示方法
  • Java缓存面试题——Redis解决方案
  • Flink:The generic type parameters of ‘Collector‘ are missing 类型擦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