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The Bridge:从临床数据到临床应用(预测模型总结)

The Bridge:从临床数据到临床应用(预测模型总结)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如果说把临床预测模型比作临床数据和临床应用之间的一座“桥梁”,那它应该包括这样几个环节:模型的构建和评价、模型的概率矫正、模型决策阈值的确定和模型的局部再评价。
模型的构建和评价是关注和讨论比较多的,但是后三个环节同样也很重要,缺少了某个环节可能导致预测模型不能够进行临床应用,但是它们受到的重视程度不高,许多人甚至并不知道。
近期把之前在临床预测模型学习构建过程中学习的经验制作了三个APP,分别是临床决策曲线分析的演示、保序回归的演示和ROC局部评价的演示,就是为了让大家能够快速地了解这三个环节在模型临床应用中的作用。

下面简单总结一下:

1.模型的构建和评价:采用某种机器学习的算法,比如逻辑回归,并采取合适的指标进行评价模型效能,常见的指标有C统计量和校准曲线;之前大家可能更加关注的是C统计量的大小,其实校准曲线同样重要,甚至更加重要。还有一点,建议使用交叉验证来获取预测概率,好处是能够充份利用数据,有助于后续决策阈值确定的环节。

2.保序回归校准预测概率:不平衡数据和树形模型的校准度往往不佳,却又常用,这种情况下需要使用概率校准。还有一种方法是使用叠加聚合模型(stack ensemble model),叠加逻辑回归模型和随机森林模型的话,可能不需要进行概率校准。
APP地址:https://liuyp2080.shinyapps.io/save_your_probability/

3.DCA分析确定决策阈值:在不同的使用环境中,决策阈值应该是不一样的。没有决策阈值,模型自然不能进行临床应用。DCA会给出一个决策阈值的范围,再结合临床情况确定具体的决策阈值。
APP地址: https://liuyp2080.shinyapps.io/DcaDemonstration/

4.局部再评价:既然DCA分析给出了模型使用的阈值范围,那么在阈值范围内的模型的效能才是直接与模型表现相关的,所以在阈值范围内进行局部再评价,有助于评价模型真正的效能。
APP地址: https://liuyp2080.shinyapps.io/partialROCcDemo/

以上环节都确定之后,构架的模型就可以进行临床应用了。有一种观点认为模型的区分能力(C统计量)足够大才能进行应用,其实并不完全,只要模型具有临床收益就可以用于临床,前提是通过DCA分析确定模型具有临床收益。

http://www.lryc.cn/news/242817.html

相关文章:

  • [极客大挑战 2019]Secret File1
  • 如何评估一个论坛或峰会值不值得参加?
  • 04_使用API_日期和时间
  • 手动实现 git 的 git diff 功能
  • RabbitMQ之MQ的可靠性
  • Navicat 技术指引 | 适用于 GaussDB 的查询编辑器
  • Jenkins+Maven+Gitlab+Tomcat 自动化构建打包、部署
  • (2023码蹄杯)省赛(初赛)第三场真题(原题)(题解+AC代码)
  • 第十二章 : Spring Boot 日志框架详解
  • STM32 -Bin/Hex文件格式解析
  • 【Java 进阶篇】Redis:打开缓存之门
  • Python与设计模式--享元模式
  • 亚马逊云科技向量数据库助力生成式AI成功落地实践探秘(二)
  • 怎么当代课老师教学生
  • 『 MySQL数据库 』表的增删查改(CRUD)之表的数据插入及基本查询
  • Vue中mvvm的作用
  • 基于springboot实现高校食堂移动预约点餐系统【项目源码】
  • 用element ui上传带参数的文件,并用flask接收
  • [Android]使用Git将项目提交到GitHub
  • python cv2.imread()和Image.open()的区别和联系
  • hdlbits系列verilog解答(exams/m2014_q4i)-45
  • flink源码分析之功能组件(二)-kubeclient
  • 无需API开发,有赞小程序集成广告推广系统,提升品牌曝光
  • CMD - ping
  • 数据结构与算法编程题23
  • 小程序中的大道理之二--抽象与封装
  •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开发构建HAR人类行为识别Human Activity Recognition【完整代码实践】
  • excel自己记录
  • vcsa6.7 5480无法登录
  • CSS 属性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