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异常
异常的体系结构
在java的Throwable下有Error和Exception两个子类
- Error(错误):程序运行中出现了严重的问题,非代码性错误,无法处理,常见的有虚拟机运行错误和内存溢出等
- Exception(异常):是由于代码本身造成的问题,可以进行处理,异常一个可以分为运行时异常和编译时异常
运行时异常(unchecked exception):在Exception类下RuntimeException类以及其下面所有的子类都是运行时异常;运行时异常只有在程序运行时才能被发现,编译期间不能被发现
编译时异常(checked exception):在Exception类下除了RuntimeException类及其子类其他的异常都是编译时异常;如果有编译时异常(异常不被处理)程序不能通过编译
异常的抓抛模型
抓抛模型分为抓和抛两个过程
- 抛: 程序在正常执行的过程中,一旦出现异常,就会在异常代码处生成一个对应有异常类的对象,并将此对象抛出给程序的调用者,一旦抛出对象后其后的代码就不再执行
- 抓:异常的抓取也就是对异常的两种处理方式( try-catch-finally方式和throws+异常类型方式)
方式一:try-catch-finally
使用try将可能有问题的代码包裹起来;发生异常后自动生成一个对应类型的异常对象,此后会根据catch中的异常类型匹配,匹配到对应的catch后进入catch中进行异常处理,完成处理后跳出try-catch结构(如果有finally执行finally中代码)继续执行后面的代码
public void fileTest() throws IOException {try{//拿到文件字节流FileInputStream fis = new FileInputStream("E:/upload/test2.txt");InputStreamReader isr = new InputStreamReader(fis);...}catch(IOException e){//catch声明的异常类型如果没有子父类关系,声明先后没有关系,如果存在子父类关系,则子类声明在父类之前,否则报错....//处理异常//常用异常的处理方法://e.getMessage();//e.printStackTrace();}finally{fis.close();//关闭输入流//像数据库连接,输入输出流,socket等资源,JVM是不能自己回收的,需要自己手动释放,这些资源的释放应该放在finally中}}
注意:
方式二:throws+异常类型
发生异常后还会生成一个异常对象;抛出异常对象后不再执行后面的代码,throws只是将异常抛给了方法的调用者,并不能真正的解决异常。
对父类的方法重写抛出异常: 子类抛出的异常不能大于父类抛出的异常
子类重写父类的方法,父类没有异常,子类也不能抛出异常,只能用try-catch立马解决。
手动抛出异常
throw new 异常类();
自定义异常
1.继承现有的异常结构:RuntimeException,Exception
2.提供全局变量:serialVersionUID
3.提供重载的构造器
异常链
一个父类的多个子类可能会出现多种异常,当需要将异常向上传递的时候,父类可以抛出的异常一定要大于子类的异常,在传递过程中会造成异常信息的丢失,从而给后面的维护工作造成麻烦。可以通过在子类的catch中手动的throw一个异常写明抛出异常的原因,然后将这个异常继续向上抛出,从而形成一个异常链,保留最原本发生异常的信息。
public class Test {public void f1() throws MyException {try {FileReader reader = new ...} catch (FileNotFoundException e) {throw new MyException("文件没有找到", e);}}public void f2() throws MyException {try {f1();} catch (MyException e) {throw new MyException("文件没有找到", e);}}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est t = new Test();try {t.f2();} catch (MyException e) {e.printStackTr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