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刷题小抄1-2数之和

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

对于一个算法高效性的评估,分为时间复杂度与空间复杂度两种,在算法优化到极致的情况下,只能舍弃时间来换取空间,或者舍弃空间来换取时间,故而两者可以说是互斥关系

时间复杂度衡量的是算法运行的速度,而空间复杂度衡量的是算法运行所需要的额外内存空间

在计算机发展初期,计算机的存储容量很小,因此很在乎内存的消耗,也就是更看重空间复杂度,而如今时间复杂度才是决定算法优劣的主要因素

时间复杂度举例

如果存在循环,一般会对循环内使用时间最长(也是运行次数最多的语句进行时间复杂度的估算),例如以下代码中表示n*n矩阵相乘

我们找到最里面的嵌套了三层的循环语句,它被执行了n*n*n次,由于在n很大的时候(时间复杂度计算通常都默认考虑n为大数),执行该句的次数要远远大于其他语句,所以其他语句的执行时间我们都可以忽略,该算法的时间复杂度记为O(n^3)

其他常见的时间复杂度举例:

常数阶O(1):一般发生在没有循环的简单代码中

线性阶O(n):一般发生在一层循环的代码中

平方阶O(n^2): 一般发生在双层循环中

对数阶O(logn):一般发生在二分算法中

ps:

注意并不是有k层循环,时间复杂度就是O(n^k),主要还是得分析运行次数最多的语句和n之间的关系

空间复杂度举例

空间复杂度比较简单,假如对于一个有n个数的数组,你的算法使用常数个变量就能解决问题,那么你的空间复杂度为常数阶O(1),假如你需要额外使用一个同样长度为n的数组或容器来解决该问题,那么你的空间复杂度就为O(n)

两数之和

题目链接

 

 解法一: 双重循环遍历

这是最容易想到的一种解法,通过双重循环不停将两个数字组合,直到找到target,如果使用该解法我们只需要i,j两个指针辅助我们进行遍历,时间复杂度为常数故而为O(1)

对于最坏的情况下,我们在双重循环的末尾才能找到目标,也就是数组中任意两个数都要匹配一次,所以时间复杂度为O(N^2),其中N表示的是元素的数量

class Solution:def twoSum(self, nums: List[int], target: int) -> List[int]:n = len(nums)for i in range(n):for j in range(i + 1, n):if nums[i] + nums[j] == target:return [i, j]return []

对于数组为[1,2,3,4,5]寻找target为7,其i,j搜索的方式如下:

i=1时搜索j=2,3,4,5

i=2时搜索j=3,4,5

在i=2,j=5时找到答案,返回结果,否则返回一个空数组

解法二:使用哈希表存储记录过的值

解法一中时间复杂度较高是因为对于数组[1,2,3,4,5],程序对target-x这个值没有感知,其中x是当前遍历到的数组中的值

已知target为7,当我们在搜索[1,2,3,4,5]这个数组的时候,能不能通过一次遍历,不使用双重循环,在搜索到5的时候感知到我们曾经搜索过2(target-x)数字呢,这里就需要使用额外空间了,只要使用一个容器,记录曾经遍历过的数字,然后在这个容器中寻找是否有target-x即可

初学者可能会有疑问,既然还要在容器中把target-x再找到,那岂不是又要遍历一遍,时间复杂度还是没有下降,没错,正常容器不可以,但是哈希表可以,在python中它的名字是hashtable,进入它的元素,它都能使用O(1)时间复杂度给你查找出来,这是它的强大之处,它的存储形式为(key,value)键值对,加入向hashtable中插入(key,value1)与(key,value2)那么value2的值会覆盖掉value1的值,因此hashtable还有去重的作用

class Solution:def twoSum(self, nums: List[int], target: int) -> List[int]:
#初始化哈希表hashtable = dict()for i, num in enumerate(nums):
#如果查找到了target-xif target - num in hashtable:
#返回结果return [hashtable[target - num], i]
#该句中将(nums[i],i)这个数对放入hashtable中hashtable[nums[i]] = ireturn []

时间复杂度: O(N),我们只遍历了一遍所有的元素

空间复杂度: O(N),主要是我们使用了哈希表这个额外的容器

课后作业

在两数之和的解法一中,我们使用两个索引,双重循环的方式得到了结果

对于三数之和,我们需要使用三个索引,三重循环,那么我们每次固定其中的一个索引,是否就能转换三数之和问题为两数之和呢,这样的解法是可行的,但是同样存在时间复杂度过高的问题,并且如果考虑全重复元素的极限情况,该方法是不是也不能达到排重的效果呢

假如对于三数之和使用解法二,由于hash表只能解决两数之和的问题(因为只能存储一个数对),那么每次固定最外层的索引就需要一个hash表,对于n很大的时候,空间复杂度是不可估量的,所以也不行

对于三数之和,四数之和这些衍生题型,由于有排重操作,应该使用双指针+排序

  • 排序的作用: 将相同的元素聚集在一起,通过考虑当前元素和上一个元素是否一致就能进行排重了,并且在被排序的数组中,指针向左移动,三数之和变小,指针向右移动三数之和变大,结果变得有导向性
  • 双指针的作用: 从左右两端开始向里移动,如果相遇则遍历完成,代替了双重循环,简化了时间复杂度

课后作业:三数之和,四数之和

http://www.lryc.cn/news/22795.html

相关文章:

  • axicom的测试文档
  • 基于vue3异步组件、动态组件、vite批量导入实现路由权限动态管理(非addRoute方案)
  • 带中转hub的卡车无人机车辆路径问题
  • 前端食堂技术周刊第 72 期:Signals 是前端框架的未来、Chrome Headless、ts-reset、magic-regexp、Bun 新文档
  • mysql中用逗号隔开的字段作查询用(find_in_set的使用)
  • Day902.Memory存储引擎 -MySQL实战
  • Linux(Centos)安装RabbitMQ+延时插件+开机自启动
  • 最近是遇到了CKPT(BLOCKED)
  • RabbitMQ死信队列
  • Word控件Spire.Doc 【书签】教程(1):在C#/VB.NET:在 Word 中插入书签
  • 微服务框架-学习笔记
  • 实验心理学笔记01:引论
  • 预备3-如何学习编程
  • 操作系统权限提升(十七)之绕过UAC提权-Windows令牌概述和令牌窃取攻击
  • 【时间之外】系统管人,能行?(冷眼旁观连载之二)
  • 【数据结构必会基础】关于树,你所必须知道的亿些概念
  • 设计模式的应用(已在大型项目中使用)
  • Git的相关用法
  • Linux服务:Nginx反向代理与负载均衡
  • 数据结构与算法——2.算法概述
  • BPMN2.0是什么,BPMN能解决企业流程管理中哪些问题?
  • Java线程池的基本工作原理及案例
  • Stacked hourglass networks for human pose estimation代码学习
  • SpringCloud(五)MQ消息队列
  • SQL语法基础汇总
  • 惠普星14Pro电脑开机不了显示错误代码界面怎么办?
  • 顺序表的构造及功能
  • cesium: 绘制线段(008)
  • HTML、CSS学习笔记4(3D转换、动画)
  • java的分布式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