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平衡树相关笔记

引入

二叉查找树

二叉查找树(Binary Search Tree),又名二叉搜索树。满足以下性质:

  • 对于非空的左子树,左子树点权值小于根节点。
  • 对于非空的右子树,左子树点权值大于根节点。
  • 二叉查找树的左右子树均是二叉查找树。

平衡树

在维持二叉查找树性质的基础上,通过改变其形态,控制深度在 log ⁡ n \log n logn 级别。

平衡树左右两个子树高度差不大于 1 1 1,否则需要进行左旋 / 右旋操作。

pb_ds

C++pb_ds 中有封装好的平衡树。

tree 类型的平衡树常数稍大,速度略慢。

声明方式

有以下声明(来源于官方文档):

template<typename Key,typename Mapped,typename Cmp_Fn = std::less<Key>,typename Tag = rb_tree_tag,template<typename Const_Node_Iterator,typename Node_Iterator,typename Cmp_Fn_,typename Allocator_>class Node_Update = null_tree_node_update,typename Allocator = std::allocator<char> >
class tree;

常用的定义方式为 tree<int,null_type,less<int>,rb_tree_tag,tree_order_statistics_node_update>

  • 第一个参数表示存储元素(Key)的类型;
  • 第二个参数表示映射规则(Mapped-Policy)的类型,常用的是 null_type,表示无映射;
  • 第三个参数表示比较规则(Cmp_Fn);
  • 第四个参数表示平衡树的类型(Tag),有 rb_tree_tag(红黑树)、splay_tree_tag 等;
  • 第五个参数表示更新节点的策略(Node_Update),默认为 null_node_update,如果要使用查询排名相关操作,需要使用 tree_order_statisitics_node_update

常用操作

其中 x 表示存储元素的类型。

  • insert(x):插入元素 x x x
  • erase(x):删除元素 x x x
  • order_of_key(x):查询元素 x x x 的排名(前面有多少数比 x x x 小),返回值为整数。
  • find_by_order(x):查询排名为 x x x 的元素对应的迭代器。
  • lower_bound(x)upper_bound(x):返回迭代器。
  • join(x):将 x x x 树并入当前树,要求两树值域不能重叠。合并后 x x x 树被清空。
  • split(x,b):小于等于 x x x 的属于当前树,其余的属于 b b b 树。
  • size():返回大小。

以下是 P3369 【模板】普通平衡树 的代码。

注意用 pb_ds 实现的 tree 类似于一个 set,元素是不可重的。所以我们把元素以 pair 的形式存储,再记录一个元素被插入到 tree 的时间。

prev(it) 函数可以求迭代器 it 的前驱(即前一个位置)。注意求 x x x 的后继时,用 upper_bound() 操作的键值对应该是 pair<x,INT_MAX>,避免查找到和 x x x 相等但插入时间比 x x x 晚的元素。

#include <bits/stdc++.h>
#include <ext/pb_ds/assoc_container.hpp>
#include <ext/pb_ds/tree_policy.hpp>
using namespace __gnu_pbds;
using namespace std;tree<pair<int,int>,null_type,less<pair<int,int> >,rb_tree_tag,tree_order_statistics_node_update> t;int main()
{int n;cin>>n;for(int i=1;i<=n;i++){int op,x;cin>>op>>x;if(op==1) t.insert({x,i});if(op==2) t.erase(t.upper_bound({x,0}));if(op==3) cout<<t.order_of_key({x,0})+1<<endl;if(op==4){auto it=t.find_by_order(x-1);cout<<(*it).first<<endl;}if(op==5){auto it=prev(t.lower_bound({x,0}));cout<<(*it).first<<endl;}if(op==6){auto it=t.upper_bound({x,INT_MAX});cout<<(*it).first<<endl;}}return 0;
}
http://www.lryc.cn/news/221917.html

相关文章:

  • ASP.net C# 用Aspose.pdf实现pdf合并
  • C语言实现原码一位除
  • three.js点滴yan(整理后)
  • VMware安装CentOS最小化开发环境导引
  • 服务器端编程/数据库驱动程序/RESTful API:介绍
  • Qwt QwtThermo绘制温度计
  • U_boot介绍
  • Flink -- window(窗口)
  • 原语:串并转换器
  • 没网络也能安装.Net 3.5!如何脱机安装.NET Framework 3.5
  • JVM运行时数据区-虚拟机栈
  • Java中介者模式
  • 前端框架Vue学习 ——(五)前端工程化Vue-cli脚手架
  • App备案-iOS云管理式证书 Distribution Managed 公钥及证书SHA-1指纹的获取方法
  • Spring -Spring之依赖注入源码解析
  • Spire.Office for .NET 8.10.2 同步更新-Crk
  • MFC 基础篇(一)
  • Android技术-修改SO导出符号
  • flutter 打包apk
  • Halcon如何使用SaperaLT库连接dalsa相机
  • Vue 嵌套路由 多级路由规则
  • pandas教程:Introduction to pandas Data Structures pandas的数据结构
  • MinIO 分布式文件(对象)存储
  • HTML表单标签
  • 【黑马程序员】SpringCloud——Eureka
  • 目标跟踪(DeepSORT)
  • 2 任务2: 使用趋动云GPU进行猫狗识别实践
  • 技术分享 | app自动化测试(Android)--显式等待机制
  • 机器学习基础之《回归与聚类算法(5)—分类的评估方法》
  • 如何在macbook上删除文件?Mac删除文件的多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