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设计模式之迭代器模式

什么是迭代器模式

        迭代器模式(Iterator pattern)是一种对象行为型设计模式,它提供了一种方法来顺序访问聚合对象中的元素,而又不暴露该对象的内部表示,同时也可以将迭代逻辑与聚合对象的实现分离,增强了代码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迭代器模式的特征如下:

  • 迭代器模式允许一个聚合对象公开它的每一个元素,而又不暴露其内部表示,即它提供了一种方法来遍历聚合对象中的每一个元素,而不需要了解该对象的内部结构或实现。
  • 迭代器模式的主要目的是将迭代逻辑封装在迭代器对象中,而不是将该逻辑嵌入到聚合对象中。这样可以将迭代逻辑与聚合对象的实现分离,使得它们可以独立地改变和扩展。
  • 迭代器模式是通过定义一个迭代器接口来实现的。该接口提供了访问和遍历聚合对象的元素的方法。聚合对象则需要实现一个能够创建相应迭代器的接口。

迭代器模式的核心角色

  1. 迭代器接口(Iterator):定义了访问和遍历集合元素的方法,为使用者提供了一种方便的方式来遍历集合中的元素,而不必关心集合的实现细节,如:是否能够继续遍历下一个元素、取出下一个元素等。
  2. 具体迭代器(ConcreteIterator):持有一个具体的集合,并且实现了迭代器接口,实际负责按照特定的顺序遍历集合中的元素,并将遍历结果反馈给使用者。
  3. 集合接口(Aggregate):定义了创建迭代器的抽象方法,隐藏了具体集合的表示和实现,具体的表示和实现由具体集合类来负责实现;
  4. 具体集合(ConcreteAggregate):该类实现了集合接口,创建出具体的迭代器对象,供使用者通过迭代器来访问和遍历集合元素。当然,作为具体集合,需要提供具体的添加、移除、查询集合长度的具体方法;

迭代器模式如何实现

需求描述

        回想在上大学的时候,老师在教学活动中都会拥有一个学生的花名册,上面有学生的姓名、学号等信息,每次上课前都要先按照名册上记录的顺序逐一点名,如果帮老师写一个自动点名的程序,那么这个时候使用迭代器模式绝对是非常不错的一个选择。那么具体怎么实现呢?

实现方法

1、定义一个迭代器接口,即名册迭代器接口,主要有两个抽象方法:判断是否下一个元素可以遍历、遍历取出下一个元素;

/*** 名删除迭代器抽象接口* @param <T>*/
public interface RosterInterator<T> {/*** 是否有下一个元素* @return*/boolean hasNext();/*** 取出下一个元素* @return*/T next();
}

2、定义一个集合接口:抽象名册接口,定义一个抽象方法:获取名册迭代器;

/*** 名册*/
public interface Roster<T> {/*** 获取迭代器* @return*/RosterInterator<T> getInterator();
}

3、定义具体的集合,即具体的学生名册类,具体的学生名册类除了正常可以往学生名册上添加、移除学生,查询学生名册上人员数量方法外,还要实现抽象名册接口的获取名册迭代器的方法,在方法中创建具体的迭代器对象;

/*** 学生类*/
@Data
public class Student {private String stuNo;private String name;public Student(String stuNo, String name) {this.stuNo = stuNo;this.name = name;}
}
/*** 学生名册*/
@Data
public class StudentRoster implements Roster<Student>{/*** 学生对象集合*/private List<Student> list=new ArrayList<>();/*** 添加学生* @param student*/public void add(Student student){this.list.add(student);}/*** 移除学生* @param student*/public void remove(Student student){this.list.remove(student);}/*** 学生名册学生对象数量* @return*/public Integer size(){return this.list.size();}@Overridepublic RosterInterator<Student> getInterator() {return new StudentRosterInterator(this);}
}

4、定义集合迭代器实现,即具体的学生名册迭代器,具体的学生迭代器会持有具体的学生名册,并实现名册迭代器定义的两个抽象方法,即具体的判断是否有下一个元素可以遍历、遍历取出下一个元素;

/*** 学生名册迭代器*/
@Data
public class StudentRosterInterator implements RosterInterator<Student>{/*** 学生名册*/private StudentRoster roster;/*** 索引位置*/private Integer index=0;public StudentRosterInterator(StudentRoster roster) {this.roster = roster;}@Overridepublic boolean hasNext() {return this.roster.size() > index;}@Overridepublic Student next() {Student student = this.roster.getList().get(index);index++;return student;}
}

5、编写客户端类

public class StudentClien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StudentRoster studentRoster=new StudentRoster();Student stu1 = new Student("s001", "小明");Student stu2 = new Student("s002", "小红");Student stu3 = new Student("s003", "小刚");studentRoster.add(stu1);studentRoster.add(stu2);studentRoster.add(stu3);RosterInterator<Student> rosterInterator=new StudentRosterInterator(studentRoster);while (rosterInterator.hasNext()) {Student student = rosterInterator.next();System.out.println(student.getStuNo()+":"+student.getName());}}
}

如何扩展

老师上课的时候会根据学生画名册点名,那么学校领导在给老师们开会的时候,有没有可能也会点一个名,看年哪位老师没有到?当然会。假如也要帮校长实现一个对老师们的点名程序,应该怎么在原先的基础上扩展呢?其实很简单,保持原有的抽象名册迭代器接口、抽象名册接口不变,再分别实现老师画名册、老师画名册迭代器就可。而且这一过程完全符合开闭原则,不会对原来的程序造成任何影响,这就是设计模式的魅力。

/*** 老师类*/
@Data
public class Teacher {private String teacNo;private String name;public Teacher(String teacNo, String name) {this.teacNo = teacNo;this.name = name;}
}
/*** 老师名册*/
@Data
public class TeacherRoster implements Roster<Teacher>{/*** 老师对象集合*/private List<Teacher> list=new ArrayList<>();/*** 添加老师* @param teacher*/public void add(Teacher teacher){this.list.add(teacher);}/*** 移除老师* @param teacher*/public void remove(Teacher teacher){this.list.remove(teacher);}/*** 老师名册中对象数量* @return*/public Integer size(){return this.list.size();}@Overridepublic RosterInterator<Teacher> getInterator() {return new TeacherRosterInterator(this) ;}
}
/*** 老师名册迭代器*/
@Data
public class TeacherRosterInterator implements RosterInterator<Teacher> {private TeacherRoster teacherRoster;private Integer index = 0;public TeacherRosterInterator(TeacherRoster teacherRoster) {this.teacherRoster = teacherRoster;}@Overridepublic boolean hasNext() {return this.teacherRoster.size() > index;}@Overridepublic Teacher next() {Teacher teacher = this.teacherRoster.getList().get(index);index++;return teacher;}
}
public class TeacherClen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eacherRoster teacherRoster=new TeacherRoster();Teacher t1 = new Teacher("t001", "王老师");Teacher t2 = new Teacher("t002", "李老师");Teacher t3 = new Teacher("t003", "张老师");teacherRoster.add(t1);teacherRoster.add(t2);teacherRoster.add(t3);RosterInterator<Teacher> rosterInterator=new TeacherRosterInterator(teacherRoster);while (rosterInterator.hasNext()) {Teacher teacher = rosterInterator.next();System.out.println(teacher.getTeacNo()+":"+teacher.getName());}}
}

迭代器模式的适用场景

        业务场景具有下面的特征就可以使用迭代器模式:

  • 需要遍历集合对象中的元素,而不暴露该对象的内部表示的场景。通过使用迭代器模式,可以在不暴露集合对象内部结构的情况下,顺序访问集合对象中的各个元素。
  • 需要为遍历不同的集合结构提供统一接口的场景。迭代器模式可以提供一种统一的接口,用于遍历不同的集合结构,从而使得代码更加灵活和可扩展。

有没有比较具体的业务场景示例呢?当然有,比如:

  1. 在物流系统中,可以使用迭代器模式来遍历物品。例如,在传送带上,不管传送的是什么物品,都被打包成一个一个的箱子并且有一个统一的二维码。这样我们不需要关心箱子里是什么物品,只需要一个一个检查发送的目的地即可。
  2. 在图片播放器中,可以使用迭代器模式来遍历图片。这样可以在不暴露图片内部结构的情况下,顺序访问图片中的各个元素。
  3. 图书馆管理系统:在图书馆中,需要对书籍进行遍历,可以使用迭代器模式来处理。通过定义一个统一的迭代器接口,不同的数据结构(如数组、链表等)都可以使用相同的迭代器接口来遍历书籍,同时保持内部实现的封装。
  4. 电商网站:在电商网站中,通常需要对商品进行展示和遍历。使用迭代器模式可以实现对商品的顺序访问,而不暴露商品内部表示。
  5. 金融系统:在金融系统中,需要对账户、交易等进行处理。使用迭代器模式可以实现对账户或交易的顺序访问,而不暴露其内部表示。
  6. 音乐播放器:在音乐播放器中,需要遍历音乐库中的歌曲。使用迭代器模式可以实现对歌曲的顺序访问,而不暴露歌曲内部表示。

总结

优点

  1. 分离集合与迭代逻辑:迭代器模式将集合对象与遍历逻辑分离,使得它们可以独立变化。集合对象只需要实现迭代器接口,而客户端只需要通过迭代器进行遍历操作,从而实现了解耦和模块化。
  2. 统一遍历接口:迭代器模式定义了一组统一的遍历接口,使得客户端可以以相同的方式对待不同类型的集合对象。无论是数组、链表、树状结构还是其他自定义集合,只要它们提供了符合迭代器接口的迭代器对象,就可以使用迭代器模式进行遍历,提高了代码的灵活性和可复用性。
  3. 简化客户端代码:使用迭代器模式可以简化客户端代码,减少了对集合内部结构的直接操作,只需要通过迭代器对象进行遍历操作。

缺点

  1. 可能增加代码复杂度:使用迭代器模式可能会增加一些额外的代码复杂度,例如需要定义迭代器接口、具体迭代器实现类等。
  2. 限制集合对象的类型:迭代器模式通常只适用于集合类型的聚合对象,不能很好地处理其他类型的聚合对象,例如树形结构、图形结构等。
  3. 可能增加内存开销:使用迭代器模式可能会增加一些额外的内存开销,例如需要创建迭代器对象等。

        总之,迭代器模式在许多业务场景中都有应用,可以实现对集合对象的顺序访问,而不暴露其内部表示,可以使得代码更加清晰、简洁、易于维护。

http://www.lryc.cn/news/220123.html

相关文章:

  • 使用SSH ,让windows和linux互通
  • 常用设计模式——策略模式
  • 牛客网 CM11.链表分割
  • [iOS开发]iOS中TabBar中间按钮凸起的实现
  • 数字时代,企业的数据共享意味着什么?
  • 壹[1],QT自定义控件创建(QtDesigner)
  • 解决Java对接LDAP AD域登录出现Unprocessed Continuation Reference(s)错误
  • could not read ok from ADB Server
  • 超越基础:Flutter 中 onTap 的 5 条规则让你脱颖而出
  • 综合布线可视化管理系统价值分析
  • 【JavaSE】基础笔记 - 类和对象(上)
  • 浅谈开口互感器在越南美的工业云系统中的应用
  • docker的使用以及注意事项
  • 大数据之LibrA数据库系统告警处理(ALM-12027 主机PID使用率超过阈值)
  • 软考 系统架构设计师系列知识点之数字孪生体(3)
  • 新闻稿的写作注意事项!纯干货
  • Android开发知识学习——从Retrofit原理来看HTTP
  • 计算机毕设 基于大数据的抖音短视频数据分析与可视化 - python 大数据 可视化
  • 1.OpenResty系列之入门简介
  • Trie树(字典树)
  • 华为政企网络安全产品集
  • 02-Sping事务实现之声明式事务基于XML的实现方式
  • 桶装水订水系统水厂送水小程序开发;
  • png或jpg等图片文件转ico图标文件,格式在线转换
  • 操作系统——对文件的 基本操作(王道视频p65)
  • 中海达守护电力人员作业安全
  • 想学计算机编程从什么学起?零基础如何自学计算机编程?中文编程开发语言工具箱之渐变标签组构件
  • 中国人民大学与加拿大女王大学金融硕士——一把开启未来金融世界的金钥匙
  • MVC、MVP、MVVM区别
  • 【Kotlin精简】第7章 泛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