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缓存击穿只会逻辑过期 OR 互斥锁?深入思考 == 鹤立鸡群

        网上但凡看得见的文章,大部分在说缓存穿透时都是无脑分布式锁 / 逻辑过期,分布式锁一点问题都没有么?逻辑过期一点问题都没有么?还能不能再进一步优化?

        在聊聊缓存击穿的双重判定锁之前,我们将按照循循渐进的方式讲解,什么是缓存击穿?常规解决方案的弊端是啥?缓存击穿解决方案能不能进一步优化?

什么是缓存击穿?

        缓存击穿是指一个缓存中的数据因为某种原因(通常是缓存中的数据过期或者被删除),在短时间内遭受大量的请求,导致这些请求直接穿透到数据库或其他后端存储系统,增加了后端系统的负载。

缓存击穿通常在以下情况下发生:

  1. 热点数据过期:当缓存中存储的热门数据过期时,大量的请求会同时查询后端数据库。
  2. 第一次请求:对于一个之前从未被请求过的数据,当它第一次被请求时,缓存中没有这个数据,从而导致请求穿透到后端存储。

image.png

常规解决方案的弊端

为了解决Redis缓存击穿问题,八股文都是直接采取以下方案:

  1. 设置热点数据永不过期:对于一些热点数据,可以将其永不过期,确保即使数据过期后,仍然可以从缓存中获取。
  2. 使用互斥锁:在获取数据时,使用分布式锁(如 Redis 的分布式锁)来控制同时只有一个请求可以去后端获取数据,其他请求需要等待锁释放。这样可以防止多个请求同时穿透到后端存储。

思考一

        设置热点数据永不过期属于是业务范围应该考虑的事情,这个数据是否应该永不过期?或者说活动时设置过期时间为 -1,活动后再执行程序删除。有一点可以确认,缓存数据不可能全部都是永不过期,因为缓存的存储压力会比较大,所以该方案无法作为通用方案。

那我们可以从互斥锁上面下下文章,如何通过互斥锁完成缓存击穿场景解决方案?

思考二

        在获取数据时,使用分布式锁(如 Redis 的分布式锁)来控制同时只有一个请求可以去后端获取数据,其他请求需要等待锁释放。这样可以防止多个请求同时穿透到后端存储。

image.png

伪代码如下:

public String selectTrain(String id) {String cacheData = cache.get(id);if (StrUtil.isBlank(cacheData)) {Lock lock = getLock(id);lock.lock();try {String dbData = trainMapper.selectId(id);if (StrUtil.isNotBlank(dbData)) {cahce.set(id, dbData);cacheData = dbData;}} finally {lock.unlock();}}return cacheData;
}

        这种方案有效地避免了缓存穿透问题,因为只有一个线程能够在同一时间内查询数据库,其他线程需要等待,不会同时穿透到后端存储系统。但是!!!其实上面的方案还是有个小细节滴~~

双重判定锁

        上边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假如 100w 的请求读取一个缓存,100w 的请求全部卡在 lock.lock 获取分布式锁处,只有一个线程会执行逻辑请求数据库并放入缓存。问题来了,因为接下来的所有请求,99.99...w 还是会继续请求数据库,大家读一下上面的伪代码就明白了。(其实就是因为99.99...个请求都阻塞在Lock lock = getLock(id)这一步,而不是if (StrUtil.isBlank(cacheData))这一步。

这会造成两个实际的问题:

  1. 全部用户获取锁后查询数据库,会对数据库造成无用的性能浪费,因为这 100w 的请求,只有第一次是有效的。
  2. 查询数据库会造成用户响应时间变长,接口吞吐量下降。

双重判断:获取锁后,在查询数据库之前,再次检查一下缓存中是否存在数据。这是一个双重判断,如果缓存中存在数据,就直接返回;如果不存在,才继续执行查询数据库的操作。

image.png

伪代码如下:

public String selectTrain(String id) {String cacheData = cache.get(id);if (StrUtil.isBlank(cacheData)) {Lock lock = getLock(id);lock.lock();try {cacheData = cache.get(id);if (StrUtil.isBlank(cacheData)) {String dbData = trainMapper.selectId(id);if (StrUtil.isNotBlank(dbData)) {cahce.set(id, dbData);cacheData = dbData;}}} finally {lock.unlock();}}return cacheData;
}

下面是这种解决方案的一般步骤:

  1. 获取锁:在查询数据库前,首先尝试获取一个分布式锁。只有一个线程能够成功获取锁,其他线程需要等待。
  2. 查询数据库:如果双重判断确认数据确实不存在于缓存中,那么就执行查询数据库的操作,获取数据。
  3. 写入缓存:获取到数据后,将数据写入缓存,并设置一个合适的过期时间,以防止缓存永远不会被更新。
  4. 释放锁:最后,释放获取的锁,以便其他线程可以继续使用这个锁。

文末总结

        本文深入探讨了缓存击穿问题以及解决方案。首先,我们了解了缓存击穿是指一个缓存中的数据因为某种原因(通常是缓存中的数据过期或者被删除),在短时间内遭受大量的请求,从而直接查询数据库,对系统性能造成了巨大的压力。然后,我们介绍了解决缓存击穿问题的一种有效方式——分布式互斥锁,以及分布式互斥锁的升级版本——双重判定锁。

总结一下:

  • 缓存击穿问题是指某些请求查询缓存中不存在的数据,导致大量请求直接穿透到后端数据库,对系统性能造成严重影响。
  • 分布式互斥锁是一种解决缓存击穿的有效方式。它通过在查询缓存之前尝试获取锁,只有一个线程能够成功获取锁,其他线程需要等待。这确保了只有一个线程可以查询数据库,避免了大规模的穿透。
  • 双重判定锁是分布式互斥锁的升级版本。它在获取锁后,再次检查缓存中是否存在数据,以避免重复查询数据库。只有在确认缓存中不存在数据时,才继续查询数据库。

        这两种解决方案都能够有效地应对缓存击穿问题,但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分布式互斥锁适用于大多数场景,而双重判定锁则提供了更高的效率,适用于一些特定的场景。选择合适的解决方案,可以保护系统免受缓存击穿问题的困扰,提高性能和可靠性。

http://www.lryc.cn/news/213750.html

相关文章:

  • 从 Seq2Seq 到 Attention:彻底改变序列建模
  • 手机通讯类、ip查询、智能核验、生活常用API接口推荐
  • 1.6 基本安全设计准则
  • 图扑 HT for Web 手机端运维管理系统
  • LiveGBS流媒体平台GB/T28181常见问题-国标级联海康国标级联大华国标级联华为等,配置了国标级联, 上级看不到通道该怎么办?
  • 数字频带传输——二进制数字调制及MATLAB仿真
  • Bitdu 150万美元投资MSG:Web3合作典范催动极致交易体验
  • CentOS一键部署Docker
  • Centos虚拟机安装配置与MobaXterm工具及Linux常用命令
  • springboot医院绩效考核系统源码
  • Java--枚举类型
  • 有没有好用的配音工具?推荐这5款
  • tomcat安装及配置教程
  • UNIPOSE: DETECTING ANY KEYPOINTS(2023.10.12)
  • 如何用ChatGPT快速写出一份合格的PPT报告
  • Linux内存管理的分页机制
  • Unity DOTS系列之托管/非托管Component的区别与性能分析
  • elementui el-upload 上传文件
  • Python图像处理【15】基于非锐化掩码锐化图像
  • 介绍几款Linux 下终极SSH客户端
  • 项目综合实训,vrrp+bfd,以及策略路由的应用
  • [架构之路-246/创业之路-77]:目标系统 - 纵向分层 - 企业信息化的呈现形态:常见企业信息化软件系统 - 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
  • python manage.py createsuperuser运行错误
  • 解决恶意IP地址攻击:保卫网络安全的有效方法
  • Android WMS——WMS窗口添加(十)
  • CVPR 2023 | 主干网络FasterNet 核心解读 代码分析
  • 【进阶C语言】数组笔试题解析
  • vue-router学习(四) --- 动态添加路由
  • 科东软件受邀参加2023国家工业软件大会,共话工业软件未来
  • ros启动节点的launch文件你真的会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