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上机实验二 设计单循环链表 西安石油大学数据结构

实验名称:设计单循环链表

(1)实验目的:掌握线性表的链式存储结构;掌握单循环链表及其基本操作的实现。

(2)主要内容:实现单循环链表的初始化、求数据元素个数、插入、删除、取数据元素等操作;用插入法建立带头结点的单循环链表;设计一个测试主函数验证所设计单循环链表的正确性。

1.实验目的

掌握线性表的链式存储结构;掌握单循环链表及其基本操作的实现。

2.问题描述

利用C语言设计实现单循环链表,并实现初始化、求数据元素个数、插入、删除、取数据元素等基本操作。使用插入法建立带头结点的单循环链表,并设计一个测试主函数验证所设计单循环链表的正确性。

3.基本要求

具体要求如下:

  1. 设计一个结构体表示链表的节点,包括数据域和指针域。

  2. 实现单循环链表的初始化操作,即创建一个空链表。

  3. 实现求数据元素个数的操作,即统计链表中已有的节点数。

  4. 实现插入操作,在指定位置插入一个节点,并将新节点链接到链表中。

  5. 实现删除操作,删除指定位置的节点。

  6. 实现取数据元素的操作,返回指定位置的节点值。

  7. 使用插入法建立带头结点的单循环链表,即通过用户输入逐个插入节点来创建链表,直到用户结束输入。

  8. 编写一个测试主函数,验证所设计单循环链表的正确性,包括对各个操作的测试。测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创建一个空链表并输出链表元素个数。
    插入若干节点,并验证插入后链表的正确性。
    删除某个位置的节点,并验证删除后链表的正确性。
    取某个位置的节点值,并输出验证结果。

4.测试数据

初始链表为空,链表元素个数为:0

插入后的链表元素:10

插入后的链表元素:5 15 10 20

删除后的链表元素:15 20

取节点值的结果:

Position 0: 15

Position 1: 20

Position 2: -1

5.算法思想

链表数据结构的基本操作,包括初始化链表、获取链表元素个数、在指定位置插入节点、删除指定位置的节点、获取指定位置节点的值以及打印链表中的元素。其中,链表是一种线性结构,每个节点包括数据和指向下一个节点的指针,头结点不包含数据。

该算法通过遍历链表的方式来找到指定位置的节点,然后进行相应的操作。具体实现方法包括:在空链表中插入第一个节点时,直接将头结点指向新节点;在链表头部插入节点时,将新节点的指针指向原头结点,再将头结点指向新节点;在链表中间和尾部插入节点时,在找到插入位置的前一个节点后,将新节点的指针指向原位置的节点,再将前一个节点的指针指向新节点;删除节点时,首先找到要删除节点的前一个节点,将前一个节点的指针指向要删除节点的下一个节点,然后释放要删除节点的内存空间;获取节点值时,找到指定位置的节点,返回其数据域的值。

6.模块划分

  1. initList():初始化链表,返回头结点。
  2. listLength(Node* head):获取链表的元素个数。
  3. insertNode(Node* head, int position, int data):在链表指定位置插入节点。
  4. deleteNode(Node* head, int position):删除链表指定位置的节点。
  5. getNodeData(Node* head, int position):获取链表指定位置节点的值。
  6. printList(Node* head):打印链表中的元素。
  7. main():主函数。

7.数据结构

(1) 数据类型DataType定义如下:

typedef struct {int number;int cipher;
} DataType;

这个定义表示DataType结构体包含两个成员变量,即numbercipher,分别表示一个整数的数字和位数。

(2) 带头结点单循环链表结点的结构体定义如下:

typedef struct SCLNode {DataType data;struct SCLNode* next;
} SCLNode;

这个定义表示SCLNode结构体是一个带头结点的单循环链表的节点,包含两个成员变量。其中,data是存储数据元素的DataType类型的变量。next是指向下一个节点的指针,类型为指向SCLNode结构体的指针。

通过这样的定义,可以创建一个带头结点的单循环链表,每个节点存储一个数据元素,并且通过next指针连接起来形成循环链表。头结点的作用是指示链表的起始位置,尾节点的next指针指向头结点,形成循环。

8.源程序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typedef struct Node {int data;struct Node* next;
} Node;// 初始化链表,返回头结点
Node* initList() {Node* head = (Node*)malloc(sizeof(Node));head->next = NULL;  // 初始化时头结点指向NULL,形成空链表return head;
}// 获取链表的元素个数
int listLength(Node* head) {int count = 0;Node* current = head->next;while (current != NULL) {count++;current = current->next;}return count;
}// 在链表指定位置插入节点
void insertNode(Node* head, int position, int data) {Node* newNode = (Node*)malloc(sizeof(Node));newNode->data = data;Node* current = head;int count = 0;while (current != NULL && count < position) {current = current->next;count++;}newNode->next = current->next;current->next = newNode;
}// 删除链表指定位置的节点
void deleteNode(Node* head, int position) {Node* current = head;int count = 0;while (current->next != NULL && count < position) {current = current->next;count++;}if (current->next != NULL) {Node* temp = current->next;current->next = temp->next;free(temp);}
}// 获取链表指定位置节点的值
int getNodeData(Node* head, int position) {Node* current = head->next;int count = 0;while (current != NULL && count < position) {current = current->next;count++;}if (current != NULL)return current->data;elsereturn -1;  // 返回-1表示节点不存在
}// 打印链表中的元素
void printList(Node* head) {Node* current = head->next;while (current != NULL) {printf("%d ", current->data);current = current->next;}printf("\n");
}int main() {Node* head = initList();printf("初始链表为空,链表元素个数为:%d\n", listLength(head));insertNode(head, 0, 10);  // 在空链表中插入第一个节点printf("插入后的链表元素:");printList(head);insertNode(head, 0, 5);  // 在链表头部插入节点insertNode(head, 1, 15); // 在链表中间插入节点insertNode(head, 3, 20); // 在链表尾部插入节点printf("插入后的链表元素:");printList(head);deleteNode(head, 0); // 删除头结点deleteNode(head, 1); // 删除链表中的某个节点deleteNode(head, 2); // 删除尾节点printf("删除后的链表元素:");printList(head);int data1 = getNodeData(head, 0); // 取链表头结点的数据int data2 = getNodeData(head, 1); // 取链表中间某个节点的数据int data3 = getNodeData(head, 2); // 取链表尾节点的数据printf("取节点值的结果:\n");printf("Position 0: %d\n", data1);printf("Position 1: %d\n", data2);printf("Position 2: %d\n", data3);return 0;
}

9.测试情况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进行测试结果分析

初始化链表后,链表为空,元素个数为0。

在空链表中插入第一个节点,插入后的链表元素为10。可以看到插入操作正常。

在链表头部插入节点5,链表中间插入节点15,链表尾部插入节点20。插入后的链表元素为5 15 10 20。可以看到在不同位置插入节点的操作正常。

删除头结点,删除链表中的某个节点,删除尾节点。删除后的链表元素为5 10。可以看到删除操作正常。

取链表头结点的数据,取链表中间某个节点的数据,取链表尾节点的数据。取节点值的结果如下:

Position 0: 5
Position 1: 10
Position 2: -1
可以看到,成功获取了节点的值,并且当位置越界时返回了-1。说明获取节点值的功能正常。

综上所述,根据测试结果,代码实现了链表的基本操作,并且功能正常。

描述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存在的问题是在插入和删除节点时没有进行越界检查,可能导致访问非法内存。建议在插入和删除节点的代码中增加对位置的合法性检查,确保不会越界。

另外,代码中的打印函数printList()可以优化,避免每次都要遍历整个链表才能打印出结果。可以考虑在插入、删除和修改节点时维护链表的长度,并在需要打印时直接使用链表长度进行循环打印。这样可以提高效率。

http://www.lryc.cn/news/190951.html

相关文章:

  • 小谈设计模式(28)—解释器模式
  • Access denied for user ‘root‘@‘xxx‘ (using password: YES)
  • 对象与成员函数指针 function+bind
  • 如何在 PyTorch 中冻结模型权重以进行迁移学习:分步教程
  • 代码随想录算法训练营第六十二、六十三天 | 单调栈 part 2 | 503.下一个更大元素II 、42. 接雨水、84.柱状图中最大的矩形
  • c#设计模式-行为型模式 之 迭代器模式
  • SSM整合RabbitMQ,Spring4.x整合RabbitMQ
  • 【2023研电赛】商业计划书赛道上海市一等奖:基于双矢量优化谐波预测控制的MMC-PET光伏储能系统
  • minio桶命名规则
  • 【教学类-35-04】学号+姓名+班级(中3班)学号字帖(A4竖版2份 竖版长条)
  • 什么叫AI自动直播?
  • LLaMA Adapter和LLaMA Adapter V2
  • 高压放大器在软体机器人领域的应用
  • 《Linux C/C++服务器开发实践》之第4章 TCP服务器编程
  • HCIA---静态路由扩展配置
  • OCP Java17 SE Developers 复习题04
  • spark中使用flatmap报错:TypeError: ‘int‘ object is not subscriptable
  • node.js知识系列(5)-每天了解一点
  • Linux服务器(银河麒麟、CentOS 7+、CentOS 7+ 等)修改IP地址
  • Mall脚手架总结(四) —— SpringBoot整合RabbitMQ实现超时订单处理
  • python实现图像的直方图均衡化
  • 哪种烧录单片机的方法合适?
  • 安规电容总结
  • MyCat分片垂直拆分
  • MongoDB bin目录没有mongo.exe命令
  • Zookeeper分布式一致性协议ZAB源码剖析
  • 微软 AR 眼镜新专利:包含热拔插电池
  • 软件TFN 2K的分布式拒绝攻击(DDos)实战详解
  • 计算机网络第四章——网络层(末)
  • Newman基本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