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排序算法】选择排序

文章目录

  • 一:基本介绍
    • 1.1 概念
    • 1.2 算法思想
    • 1.3 思路分析图
    • 1.4 思路分析
    • 1.5 总结
      • 1.5.1 选择排序一共有数组大小-1轮排序
      • 1.5.2 每一轮排序,又是一个循环,循环的规则如下(在代码中实现):
  • 二:代码实现
    • 2.1 源码
    • 2.2 执行结果
    • 2.3 测试八万条数据
  • 三:算法性能分析
    • 3.1 时间复杂度
    • 3.2 空间复杂度
    • 3.3 稳定性

一:基本介绍

1.1 概念

选择排序(select sorting)属于内部排序法,是从待排序的数据中,按指定的规则选出某一元素,再按照规定交换位置后达到排序的目的。

1.2 算法思想

第一次从arr[0] ~ arr[n-1]中选取最小值,与arr[0]交换,第二次从arr[1] ~arr[n-1]中选取最小值,与arr[1]交换,第三次从arr[2] ~ arr[n-1]中选取最小值,与arr[2]交换,…,第i次从arr[i-1] ~arr[n-1]中选取最小值,与arr[i-1]交换,…, 第n-1次从arr[n-2] ~arr[n-1]中选取最小值,与arr[n-2]交换,总共通过n-1次,得到一个按排序码从小到大排列的有序序列。

每一次从待排序的数据元素中选出最小(或最大)的一个元素,将元素存放在序列的起始位置(即与待排序列的第一个元素的位置进行交换)。然后再从剩余的未排序元素中寻找最小(或最大)的元素,然后存放在已排序序列的末尾。以此类推,直到将待排序的元素全部排完。

1.3 思路分析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4 思路分析

原始数组:[86, 21, 156, 6]

第一次排序: 从4个元素里面找到最小的,与第1个元素进行交换,将最小元素存放在起始位置

排序后为:6,21 , 156, 86

第二趟排序: 从剩下的3个元素里面找到最小的,与待排序列的第1个元素进行交换,将最小元素存放在已经排好序的序列尾部。

排序后为:6,21 , 156, 86

第三趟排序: 从剩下的2个元素里面找最小的,与待排序列的第1个元素进行交换

排序后为:6,21 , 86,156

1.5 总结

1.5.1 选择排序一共有数组大小-1轮排序

1.5.2 每一轮排序,又是一个循环,循环的规则如下(在代码中实现):

  • 先假定当前这个数是最小数
  • 和后面的每个数进行比较,如果发现有比它更小的数,就重新确定最小数,并得到下标
  • 当遍历完数组之后,就会得到本轮最小数及其下标
  • 进行交换

二:代码实现

2.1 源码

import java.util.Arrays;/*** 选择排序*/
public class SelectSor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int[] array = new int[8];for (int i = 0; i < array.length; i++) {//Math.random() * 80000生成0到100的随机数array[i] = (int) (Math.random() * 100);}System.out.println("排序前:" + Arrays.toString(array));selectSort(array);System.out.println("排序后:" + Arrays.toString(array));}/*** 选择排序** @param array 需要排序的数组*/public static void selectSort(int[] array) {//使用逐步推倒的方式来讲解选择排序//第一轮//原始的数组:101,34,119,1//第一轮排序:1,34,101,119//算法先简单-->后复杂。可以将复杂算法简单化for (int i = 0; i < array.length - 1; i++) {//第一轮//假定最小处的索引就是0int minIndex = i;//最小处的数值则为int min = array[minIndex];for (int j = i + 1; j < array.length; j++) {if (min > array[j]) {//如果此条件成立,说明假定的最小值就不成立//此时我们需要重置最小值minIndex = j;min = array[minIndex];}}//交换之前需要进行判断if (minIndex != i) {//for循环结束后则最小值就已经找到了,此时我们需要将下标为0处的数重新替换为最小值//将原本最小值的位置替换为array[0]array[minIndex] = array[i];//将最小值放在array[0],即交换array[i] = min;}System.out.println("第" + i + "轮过后排序为:" + Arrays.toString(array));}}
}

2.2 执行结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3 测试八万条数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八万个数据的排序时间是1536毫秒,很明显是比冒泡排序短很多的!

三:算法性能分析

3.1 时间复杂度

最优时间复杂度、最坏时间复杂度、平均时间复杂度都是O(n^2),因为无论你是否完全有序,还是完全逆序,都需要找出后边的最小值进行替换。

相比较冒泡排序,每次比较后,只更新最小值的下标,每轮循环值最多只做一次值交换。时间上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是也是使用了双层循环,时间复杂度和冒泡排序的一样。

3.2 空间复杂度

空间复杂度为O(1)

3.3 稳定性

选择排序是不稳定的排序算法。

举个例子:

例如数组:[ 5 , 8 , 5 , 2 ]

使用选择排序算法第一次找到的最小元素是2,与第一个位置的元素5进行交换,那此时第一个5和中间的5顺序就发生了变化,因此不稳定。

http://www.lryc.cn/news/187246.html

相关文章:

  • Netty深入浅出(无处不在的IO)
  • 华为C语言编程规范(2W字总结)
  • 操作系统学习笔记2
  • KylinOSv10系统k8s集群启动mysql5.7占用内存高的问题
  • c语言练习84:动态内存管理
  • [Go版]设计模式——Template模版方法模式
  • 数据结构 | (四) Queue
  • 让照片人物开口说话,SadTalker 安装及使用(避坑指南)
  • 系统架构设计:6 论软件质量保证及其应用
  • vscode的窗口下拉显示行数不够
  • Linux UWB Stack实现——MCPS调度接口(数据结构)
  • 2023Q3数据安全政策、法规、标准及报告汇总(附下载)
  • Ceph入门到精通-iptables 限制多个ip 的多个端口段访问
  • 【C/C++】STL——深度剖析vector容器
  • 如何在idea中隐藏文件或文件夹
  • Scala第二十章节
  • redis的持久化消息队列
  • 分类预测 | MATLAB实现KOA-CNN开普勒算法优化卷积神经网络数据分类预测
  • 用 Pytorch 自己构建一个Transformer
  • Docker安装ActiveMQ
  • 【二】spring boot-设计思想
  • 系统架构设计:7 论企业集成架构设计及应用
  • 【pytorch】多GPU同时训练模型
  • Git 学习笔记 | Git 基本理论
  • 滚动表格封装
  • 【LeetCode高频SQL50题-基础版】打卡第3天:第16~20题
  • 系统压力测试:保障系统性能与稳定的重要措施
  • 常用数据结构和算法
  • C++中使用引用避免内存复制
  • 计算机网络(第8版)-第4章 网络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