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小程序如何使用自定义组件

使用自定义组件的步骤如下:

  1. 创建自定义组件:在小程序项目根目录下的 components 文件夹中创建一个文件夹,然后在该文件夹中创建一个 .json 文件、一个 .wxml 文件和一个 .js 文件,这三个文件分别对应组件的配置、模板和逻辑。

  2. 在需要使用自定义组件的页面中,使用 usingComponents 属性引入组件:在页面的 .json 文件中,使用 usingComponents 属性引入自定义组件。例如,如果自定义组件的文件夹名为 my-component,则在页面的 .json 文件中添加以下代码:

    "usingComponents": {"my-component": "/path/to/my-component"
    }
    

  3. 在页面中使用自定义组件:在页面的 .wxml 文件中使用自定义组件,例如:

    <my-component prop1="{{prop1}}" prop2="{{prop2}}" bind:eventName="handleEvent" />
    

    注意,prop1prop2 是组件的属性,bind:eventName 是组件的事件,可以在组件的 .js 文件中定义处理函数。

  4. 编写自定义组件的逻辑:在自定义组件的 .js 文件中编写逻辑,可以在 Component 方法中定义组件的属性、数据、方法和事件。例如,以下代码定义了一个名为 my-component 的自定义组件:

    Component({properties: {prop1: {type: String,value: ''},prop2: {type: Number,value: 0}},data: {data1: 'data1'},methods: {method1: function () {console.log('method1')}},lifetimes: {created: function () {console.log('created')}},pageLifetimes: {show: function () {console.log('show')}}
    })
    

    这里定义了两个属性 prop1prop2,一个数据 data1,一个方法 method1,以及两个生命周期函数 createdshow。以上代码只是作为示例,实际情况中可以根据需求定义自己的组件。

http://www.lryc.cn/news/183048.html

相关文章:

  • 归并排序含非递归版
  • 项目进展(八)-编写代码,驱动ADS1285
  • 【MyBatis-Plus】快速精通Mybatis-plus框架—快速入门
  • docker 安装kafka
  • 容器内获得apiserver地址
  • linux服务端c++开发工具介绍(vscode版)
  • Linux常用命令大全
  • Python中取2023, 9, 1——2023, 10, 31的全部时间
  • 创建django文件
  • 全排列[中等]
  • mybatise-plus的id过长问题
  • 图示矩阵分解
  • 六、互联网技术——数据存储
  • 六、vpp 流表+负载均衡
  • word已排序好的参考文献,插入新的参考文献,序号更新
  • 二叉树的顺序存储——堆——初识堆排序
  • CYEZ 模拟赛 9
  • typescript: Builder Pattern
  • WPS/word 表格跨行如何续表、和表的名称
  • Python的NumPy库(一)基础用法
  • uniapp app 导出excel 表格
  • 【RabbitMQ】常用消息模型详解
  • 图像拼接后丢失数据,转tiff报错rasterfile failed: an unknown
  • Nginx之日志模块解读
  • latex方程组编写,一种可以保证方程编号自适应的方法
  • 深度学习基础 2D卷积(1)
  • OpenCV DNN C++ 使用 YOLO 模型推理
  • 第八章 Linux文件系统权限
  • XXL-JOB源码梳理——一文理清XXL-JOB实现方案
  • java做个qq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