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远程代码执行渗透测试—Server2128

远程代码执行渗透测试

任务环境说明:

√ 服务器场景:Server2128(开放链接)

    √服务器场景操作系统:Windows

    √服务器用户名:Administrator密码:p@ssw0rd

1.找出靶机桌面上文件夹1中的文件RCEBackdoor.zip,使用静态反编译工具IDA对该压缩包中的程序进行分析,根据提示来分析目标文件,将包含恶意代码基址偏移的范围作为Flag值提交(提交形式:0x1000XXXX-0x1000XXXX);

Flag: 0x1000C028-0x1000C66C

1000C028-1000C66C

进入靶机打开1文件解压工具包

phpStudy20180211版本 php5.4.45与php5.2.17 ext扩展文件夹下的php_xmlrpc.dll

用工具打开

然后将文件拖入ida pro 分析

按shift+f12可以显示出文件内的字符串,在下面可以发现这两个奇怪的字符串

这个是常用的php小马代码

<?php @eval($_POST['cmd']);?>

可以判断,这个字符串就是后门代码

接下来我们交叉引用,跳转到执行这个代码的段,我们双击这个字符串

双击这个地方,跳转到执行代码的地方

看到这个不太懂按f5查看它的伪码

根据题目,将包含恶意代码基址偏移的范围作为Flag值提交,

我们通过从恶意代码执行的地方往上逆向分析,在这个while循环可以发现

从最下面的恶意代码执行的伪代码

我只分析了一下关键地方的代码,其他地方的代码不怎么重要,在分析里可以知道,关键的偏移地址是V11里的值和if对比的1000C66C内存地址里的值

2.继续分析反汇编后代码,找出在恶意代码中的关键函数,将用于字符串拼接的函数名称作为Flag值提交;(提交形式:echo())

Flag: spprintf

这个就简单多了,我们继续在ida里分析

3. 继续分析反汇编后代码,找出在恶意代码中的关键函数,将用于格式化字符串的参数名称作为Flag值提交;(提交形式:%*)

恶意代码如下

@eval(%s('%s'));

1

由此可知,用于格式化字符串的参数名称是

%s

4. 继续分析反汇编后代码,找出在恶意代码中的关键函数,将用于字符串传参的参数名称作为Flag值提交;(提交形式:%*)

通过上面的恶意代码和学过c语言的都知道,字符串传参的参数名称是

Flag:%s

5. 找出靶机Windows7桌面上文件夹1中的decode.py文件并完善此文件,填写该文件当中空缺的F1、F2、F3、F4四个字符串,将四个字符串拼接后的内容作为Flag值提交

我们打开decode.py文件

完整的flag为:

decompress.gzuncompress.str(decodedata_1).str(decodedata_2)

关键的f1,f2,f3,f4代码:

data = zlib.F1(data)

flag = b'F2'

hwrite.write(F3)

hwrite.write(F4)

#Flag=F1.F2.F3.F4

F1是python的zlib模块里的函数

F1:

decompress

F2是程序aGzuncompress变量里的值

我们双击这个变量进入查看

F2:

gzuncompress

通过这段代码分析

flag = b'F2'

              offset = data.find(flag)

              data = data[offset + 0x10:offset + 0x10 + 0x567*4].replace(b"",b"")

              decodedata_1 = zlib.F1(data[:0x191])

              print(hexdump(data[0x191:]))

              decodedata_2 = zlib.F1(data[0x191:])

              with open("compres_data1.txt","w") as hwrite:

                     hwrite.write(F3)

                     hwrite.close

              with open("compres_data2.txt","w") as hwrite:

                     hwrite.write(F4)

                     hwrite.close

F3和F4分别为:

str(decodedata_1)和str(decodedata_2)

完整的flag为:

decompress.gzuncompress.str(decodedata_1).str(decodedata_2)

6. 执行decode.py后将生产两个文件,对第二个文件中内容进行分析并解码,将其中出现的端口列表中的所有端口号一招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排列作为Flag值(如:21,22,23,80)提交;

我们填补完程序缺失的代码后执行

从生成的第二个文件里可以发现,base64加密,拿到kali去解码

端口号从小到大的顺序为:

53,80,8080,20123,40125

http://www.lryc.cn/news/181455.html

相关文章:

  • 阿里云关系型数据库有哪些?RDS云数据库汇总
  • Linux--socket编程--服务端代码
  • 安装Vue脚手架图文详解教程
  • 宠物医院必备,介绍一款宠物疫苗接种管理软件
  • 哈哈,我保研985了,之后会出一期保研经验分享
  • C++ 程序员入门之路——旅程的起点与挑战
  • C/C++ 数组面试算法题
  • 【pwn入门】用gdb实现第1个pwn
  • 用pyinstaller打包LGBM模型为ELF/EXE可执行文件
  • 软考中级—— 操作系统知识
  • 我们是否真的需要k8s?
  • 基于蜉蝣优化的BP神经网络(分类应用) - 附代码
  • 前端系列-1 HTML+JS+CSS基础
  • Learning Invariant Representation for Unsupervised Image Restoration
  • 1.4.C++项目:仿muduo库实现并发服务器之buffer模块的设计
  • AndroidStudio精品插件集
  • java图书管理系统
  • 大屏自适应容器组件-Vue3+TS
  • java图书信息管理
  • apache服务器出现No input file specified.解决方案
  • 你写过的最蠢的代码是?——全栈开发篇
  • 正点原子嵌入式linux驱动开发——TF-A初探
  • 【网安别学成开发】之——python篇
  • vue图片显示
  • S32K144 GPIO编程
  • 域名备案流程(个人备案,腾讯云 / 阿里云)
  • 子网ip和子网掩码的关系
  • openGauss学习笔记-88 openGauss 数据库管理-内存优化表MOT管理-内存表特性-使用MOT-MOT使用将磁盘表转换为MOT
  • 网络-Ajax
  • Autowired和Resource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