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小谈设计模式(15)—观察者模式

小谈设计模式(15)—观察者模式

  • 专栏介绍
    • 专栏地址
    • 专栏介绍
  • 观察者模式
    • 核心思想
    • 主要角色
      • Subject(被观察者)
      • ConcreteSubject(具体被观察者)
      • Observer(观察者)
      • ConcreteObserver(具体观察者)
    • Java程序实现
      • 输出结果
      • 程序分析
    • 优缺点分析
      • 优点
        • 解耦性
        • 可扩展性
        • 一对多关系
      • 缺点
        • 观察者过多
        • 循环依赖
        • 更新顺序问题
    • 总结

专栏介绍

专栏地址

link

专栏介绍

主要对目前市面上常见的23种设计模式进行逐一分析和总结,希望有兴趣的小伙伴们可以看一下,会持续更新的。希望各位可以监督我,我们一起学习进步,加油,各位。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观察者模式

观察者模式(Observer Pattern)是一种行为型设计模式,它定义了一种一对多的依赖关系,让多个观察者对象同时监听某一个主题对象,当主题对象发生变化时,它的所有观察者都会收到通知并更新自己。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核心思想

将观察者和被观察者之间的依赖关系解耦,使其彼此之间可以独立变化。被观察者只需要知道观察者实现了某个接口,而不需要知道具体的观察者类,同样,观察者只需要知道被观察者实现了某个接口,而不需要知道具体的被观察者类。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主要角色

Subject(被观察者)

定义了被观察者的接口,包含注册观察者、移除观察者和通知观察者的方法。

ConcreteSubject(具体被观察者)

实现了被观察者接口,维护观察者列表,并在状态发生改变时通知观察者。

Observer(观察者)

定义了观察者的接口,包含更新方法,用于接收被观察者的通知。

ConcreteObserver(具体观察者)

实现了观察者接口,具体实现更新方法,在接收到被观察者的通知时进行相应的处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Java程序实现

// 定义观察者接口
interface Observer {void update(String message);
}// 定义被观察者接口
interface Subject {void registerObserver(Observer observer);void removeObserver(Observer observer);void notifyObservers(String message);
}// 具体观察者类
class ConcreteObserver implements Observer {private String name;public ConcreteObserver(String name) {this.name = name;}@Overridepublic void update(String message) {System.out.println(name + " received message: " + message);}
}// 具体被观察者类
class ConcreteSubject implements Subject {private List<Observer> observers = new ArrayList<>();@Overridepublic void registerObserver(Observer observer) {observers.add(observer);}@Overridepublic void removeObserver(Observer observer) {observers.remove(observer);}@Overridepublic void notifyObservers(String message) {for (Observer observer : observers) {observer.update(message);}}
}// 测试代码
public class ObserverPatternExample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ConcreteSubject subject = new ConcreteSubject();Observer observer1 = new ConcreteObserver("Observer 1");Observer observer2 = new ConcreteObserver("Observer 2");subject.registerObserver(observer1);subject.registerObserver(observer2);subject.notifyObservers("Hello, observers!");subject.removeObserver(observer2);subject.notifyObservers("Observer 2 has been removed!");}
}

输出结果

Observer 1 received message: Hello, observers!
Observer 2 received message: Hello, observers!
Observer 1 received message: Observer 2 has been removed!

程序分析

在上述示例中,我们定义了一个观察者接口(Observer)和一个被观察者接口(Subject)。具体观察者类(ConcreteObserver)和具体被观察者类(ConcreteSubject)实现了对应的接口。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优缺点分析

优点

解耦性

观察者模式可以将观察者和被观察者之间的依赖关系解耦,使得它们可以独立变化。当被观察者发生变化时,只需要通知观察者即可,而不需要知道具体有哪些观察者存在。

可扩展性

观察者模式可以很方便地增加新的观察者,而不需要修改被观察者的代码。这符合开闭原则,使得系统更加灵活和可扩展。

一对多关系

观察者模式可以实现一对多的依赖关系,一个被观察者可以有多个观察者。这样可以方便地实现事件监听、消息订阅等功能。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缺点

观察者过多

当观察者过多时,被观察者通知观察者的时间可能会较长,影响系统的性能。

循环依赖

如果观察者和被观察者之间存在循环依赖关系,可能会导致系统出现问题,如死锁等。

更新顺序问题

观察者模式中观察者的更新顺序是不确定的,可能会导致观察者之间的依赖关系出现问题。

总结

可以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但同时也需要注意观察者过多、循环依赖和更新顺序等问题,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在使用观察者模式时,需要根据具体的场景和需求进行权衡和设计。

http://www.lryc.cn/news/181373.html

相关文章:

  • 简单工厂模式 创建型模式(非GoF经典设计模式)
  • PE文件之导入表
  • 二、码制及其转换
  • 在pycharm中出现下载软件包失败的解决方法
  • 10.0 探索API调试事件原理
  • 文心一言 VS 讯飞星火 VS chatgpt (104)-- 算法导论10.1 2题
  • 检测防火墙是否开启、判断程序是否加入防火墙白名单(附源码)
  • vtk 动画入门 1 代码
  • 【VR】【unity】如何在VR中实现远程投屏功能?
  • OpenGl材质
  • 背包问题
  • JavaSE | 初始Java(十一) | 抽象类和抽象接口
  • 产品经理如何科学的进行需求调研?
  • AI智能问答系统源码/AI绘画商业系统/支持GPT联网提问/支持Midjourney绘画
  • 玩具玩偶配送经营商城小程序的作用是什么?
  • latex表格内容换行
  • 2023 牛客国庆day4 【10.2训练补题】
  • android的USB开发时 mUsbManager.getDeviceList()获取都为空
  • SpringCloud Alibaba - Seata 部署 TC 服务,并集成微服务
  • Java基础面试,接口和抽象类的区别?
  • 《视觉 SLAM 十四讲》V2 第 4 讲 李群与李代数 【什么样的相机位姿 最符合 当前观测数据】
  • 【深蓝学院】手写VIO第4章--基于滑动窗口算法的 VIO 系统:可观性和 一致性--笔记
  • mfc 动态加载dll库,Mat转CImage,读ini配置文件,鼠标操作,在edit控件上画框,调试信息打印
  • 索尼 toio™应用创意开发征文|检测工业平台震动
  • 【已解决】 Expected linebreaks to be ‘LF‘ but found ‘CRLF‘.
  • Java8 Lambda.stream.sorted() 方法使用浅析分享
  • Neural Networks for Fingerprint Recognition
  • ChatGPT推出全新功能,引发人工智能合成声音担忧|百能云芯
  • Java 实现遍历一个文件夹,文件夹有100万数据,获取到修改时间在2天之内的数据
  • 持续集成部署-k8s-命令行工具:基础命令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