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IP地理位置定位技术原理是什么

IP地理位置定位技术的原理是基于IP地址的网络通信原理和基础上的。它利用IP地址所包含的一些信息,如网络前缀和地址段,以及ISP的IP地址归属地数据库,来推测IP地址所对应的地理位置。

具体来说,IP地址是由32位二进制数字组成的,通常用点分十进制表示。其中,前24位通常表示网络前缀,而后8位表示主机地址。通过对IP地址的前24位进行匹配,可以确定该IP地址所在的网络,进而确定其所属的ISP。然后,通过ISP提供的IP地址归属地信息数据库,可以推测出该IP地址所对应的大致地理位置。

此外,为了提高IP地址定位的精度,还可以采用一些额外的技术,例如网络测量、WIFI定位等。例如,网络测量可以利用网络拓扑结构和测量节点之间的时延和传输速度等信息,推测出设备或用户的位置。而WIFI定位则通过扫描周围WIFI信号的MAC地址,推测出设备或用户所在的位置。

需要注意的是,IP地理位置定位技术的精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ISP提供的IP地址归属地信息质量、网络拓扑结构、以及设备或用户的移动性等。因此,IP地址定位技术通常只能提供设备或用户大致的位置信息,通过算法也可将IP地址精度确定到街道级。

IP归属地的技术流程图

IP归属地的技术采用分布式爬取和大数据深度处理,通过协调测量节点对待定位节点进行定位,并收集、处理定位信息。在定位服务器的控制下,通过网络测量或信息查询来获得待定位节点的时延、路由、位置信息。待定位节点是具有IP地址的设备,包括计算机、手机、路由器。IP定位的基本过程就是通过设备的IP地址测量获得其属性信息,在分析属性信息的基础上获得IP设备的地理位置,位置最高可精确到街道级。

可以免费在线查询,或领取1000次/日免费API接口服务。

IP地理位置定位不仅限于IP,API还提供了一个端点来获取有关国家/地区的信息:

{

"continent": "North America",

"address_format": "{{recipient}}\n{{street}}\n{{city}} {{region_short}} {{postalcode}}\n{{country}}",

"alpha2": "US",

"alpha3": "USA",

"country_code": "1",

"international_prefix": "011",

"ioc": "USA",

"gec": "US",

"nam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national_destination_code_lengths": [

3

],

"national_number_lengths": [

10

],

"national_prefix": "1",

"number": "840",

"region": "Americas",

"subregion": "Northern America",

"world_region": "AMER",

"un_locode": "US",

"nationality": "American",

"postal_code": true,

"unofficial_names": [

"United States",

"Vereinigte Staaten von Amerika",

"États-Unis",

"Verenigde Staten"

"languages_official": [

"en"

],

"languages_spoken": [

"en"

],

"geo": {

"latitude": 37.09024,

"latitude_dec": "39.44325637817383",

"longitude": -95.712891,

"longitude_dec": "-98.95733642578125",

"max_latitude": 71.5388001,

"max_longitude": -66.885417,

"min_latitude": 18.7763,

"min_longitude": 170.5957,

"bounds": {

"northeast": {

"lat": 71.5388001,

"lng": -66.885417

},

"southwest": {

"lat": 18.7763,

"lng": 170.5957

}

}

},

"currency_code": "USD",

"start_of_week": "sunday"

}

http://www.lryc.cn/news/16964.html

相关文章:

  • j-vxe-table 下拉搜索选择框数据加载过多导致前端崩溃问题
  • Java国际化ResourceBundle详解
  • 一文高端Android性能优化-总结篇
  • 深入讲解CFS组调度!(上)
  • 大数据实操项目分享:餐饮智能推荐服务在线实习项目
  • 代码随想录day38
  •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实验5:TCP
  • 【踩坑指南】Stable Diffusion 服务器端部署笔记
  • [qiankun]-多页签缓存
  • 2|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基础|雨课堂习题|考前回顾
  • vue+echarts:圆形柱状图设置角度和最大值
  • Linux系统安装Nginx常见报错问题
  • 按下按键之后,打印一句话------>三个按键需要实现
  • Mac配置VScode
  • MAC地址IP地址 端口
  • 关于虚拟数字人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 分布式任务调度处理方案(无代码)
  • 2023年博管办香江学者计划、澳门青年学者开始申报
  • (二十一)、实现评论功能(1)【uniapp+uinicloud多用户社区博客实战项目(完整开发文档-从零到完整项目)】
  • 【Docker】初识Dcoker以及镜像操作(一)
  • (1)C#传智:在vs2022中基本了解(第一天)
  • 【数据结构与算法】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
  • 不使用contab -e的方式,添加计划任务
  • sentry2摄像头之blink篇
  • springboot集成PDF导出
  • Podman 创建持久 MySQL 数据库容器
  • Java-反射
  • 构造agent类型的内存马(内存马系列篇十三)
  • JavaEE简单示例——<select>中的查询参数传递和结果集封装自动映射关系
  • 信息安全圈都在谈论CISP,CISSP,这两者有什么区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