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LinkedList 源码分析

LinkedList 是一个基于双向链表实现的集合类。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LinkedList 插入和删除元素的时间复杂度

  • 头部插入/删除:只需要修改头结点的指针即可完成插入/删除操作,因此时间复杂度为 O(1)。
  • 尾部插入/删除:只需要修改尾结点的指针即可完成插入/删除操作,因此时间复杂度为 O(1)。
  • 指定位置插入/删除:需要先移动到指定位置,再修改指定节点的指针完成插入/删除,因此需要移动平均 n/2 个元素,时间复杂度为 O(n)。

LinkedList 实现了以下接口:

  • List : 表明它是一个列表,支持添加、删除、查找等操作,并且可以通过下标进行访问。
  • Deque :继承自 Queue 接口,具有双端队列的特性,支持从两端插入和删除元素,方便实现栈和队列等数据结构。
  • Cloneable :表明它具有拷贝能力,可以进行深拷贝或浅拷贝操作。
  • Serializable : 表明它可以进行序列化操作,也就是可以将对象转换为字节流进行持久化存储或网络传输,非常方便。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每个节点的定义

private static class Node<E> {E item;// 节点值Node<E> next; // 指向的下一个节点(后继节点)Node<E> prev; // 指向的前一个节点(前驱结点)// 初始化参数顺序分别是:前驱结点、本身节点值、后继节点Node(Node<E> prev, E element, Node<E> next) {this.item = element;this.next = next;this.prev = prev;}
}

插入元素

// 在链表尾部插入元素
public boolean add(E e) {linkLast(e);return true;
}// 在链表指定位置插入元素
public void add(int index, E element) {// 下标越界检查checkPositionIndex(index);// 判断 index 是不是链表尾部位置if (index == size)// 如果是就直接调用 linkLast 方法将元素节点插入链表尾部即可linkLast(element);else// 如果不是则调用 linkBefore 方法将其插入指定元素之前linkBefore(element, node(index));
}// 将元素节点插入到链表尾部
void linkLast(E e) {// 将最后一个元素赋值(引用传递)给节点 lfinal Node<E> l = last;// 创建节点,并指定节点前驱为链表尾节点 last,后继引用为空final Node<E> newNode = new Node<>(l, e, null);// 将 last 引用指向新节点last = newNode;// 判断尾节点是否为空// 如果 l 是null 意味着这是第一次添加元素if (l == null)// 如果是第一次添加,将first赋值为新节点,此时链表只有一个元素first = newNode;else// 如果不是第一次添加,将新节点赋值给l(添加前的最后一个元素)的nextl.next = newNode;size++;modCount++;
}// 在指定元素之前插入元素
void linkBefore(E e, Node<E> succ) {// assert succ != null;断言 succ不为 null// 定义一个节点元素保存 succ 的 prev 引用,也就是它的前一节点信息final Node<E> pred = succ.prev;// 初始化节点,并指明前驱和后继节点final Node<E> newNode = new Node<>(pred, e, succ);// 将 succ 节点前驱引用 prev 指向新节点succ.prev = newNode;// 判断尾节点是否为空,为空表示当前链表还没有节点if (pred == null)first = newNode;else// succ 节点前驱的后继引用指向新节点pred.next = newNode;size++;modCount++;
}

获取元素

// 获取链表的第一个元素
public E getFirst() {final Node<E> f = first;if (f == null)throw new NoSuchElementException();return f.item;
}// 获取链表的最后一个元素
public E getLast() {final Node<E> l = last;if (l == null)throw new NoSuchElementException();return l.item;
}// 获取链表指定位置的元素
public E get(int index) {// 下标越界检查,如果越界就抛异常checkElementIndex(index);// 返回链表中对应下标的元素return node(index).item;
}// 返回指定下标的非空节点
Node<E> node(int index) {// 断言下标未越界// assert isElementIndex(index);// 如果index小于size的二分之一  从前开始查找(向后查找)  反之向前查找if (index < (size >> 1)) {Node<E> x = first;// 遍历,循环向后查找,直至 i == indexfor (int i = 0; i < index; i++)x = x.next;return x;} else {Node<E> x = last;for (int i = size - 1; i > index; i--)x = x.prev;return x;}
}

get(int index) 或 remove(int index) 等方法内部都调用了node(int index)方法来获取对应的节点。
从这个方法的源码可以看出,该方法通过比较索引值与链表 size 的一半大小来确定从链表头还是尾开始遍历。如果索引值小于 size 的一半,就从链表头开始遍历,反之从链表尾开始遍历。这样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找到目标节点,充分利用了双向链表的特性来提高效率

删除元素

// 删除并返回链表的第一个元素
public E removeFirst() {final Node<E> f = first;if (f == null)throw new NoSuchElementException();return unlinkFirst(f);
}// 删除并返回链表的最后一个元素
public E removeLast() {final Node<E> l = last;if (l == null)throw new NoSuchElementException();return unlinkLast(l);
}// 删除链表中首次出现的指定元素,如果不存在该元素则返回 fals
public boolean remove(Object o) {// 如果指定元素为 null,遍历链表找到第一个为 null 的元素进行删除if (o == null) {for (Node<E> x = first; x != null; x = x.next) {if (x.item == null) {unlink(x);return true;}}} else {// 如果不为 null ,遍历链表找到要删除的节点for (Node<E> x = first; x != null; x = x.next) {if (o.equals(x.item)) {unlink(x);return true;}}}return false;
}// 删除链表指定位置的元素
public E remove(int index) {// 下标越界检查,如果越界就抛异常checkElementIndex(index);return unlink(node(index));
}E unlink(Node<E> x) {// 断言 x 不为 null// assert x != null;// 获取当前节点(也就是待删除节点)的元素final E element = x.item;// 获取当前节点的下一个节点final Node<E> next = x.next;// 获取当前节点的前一个节点final Node<E> prev = x.prev;// 如果前一个节点为空,则说明当前节点是头节点if (prev == null) {// 直接让链表头指向当前节点的下一个节点first = next;} else { // 如果前一个节点不为空// 将前一个节点的 next 指针指向当前节点的下一个节点prev.next = next;// 将当前节点的 prev 指针置为 null,,方便 GC 回收x.prev = null;}// 如果下一个节点为空,则说明当前节点是尾节点if (next == null) {// 直接让链表尾指向当前节点的前一个节点last = prev;} else { // 如果下一个节点不为空// 将下一个节点的 prev 指针指向当前节点的前一个节点next.prev = prev;// 将当前节点的 next 指针置为 null,方便 GC 回收x.next = null;}// 将当前节点元素置为 null,方便 GC 回收x.item = null;size--;modCount++;return element;
}

unlink图解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遍历链表

推荐使用for-each 循环来遍历 LinkedList 中的元素, for-each 循环最终会转换成迭代器形式。

作者声明

如有问题,欢迎指正!
http://www.lryc.cn/news/168924.html

相关文章:

  • 跑步锻炼(蓝桥杯)
  • 【SLAM】视觉SLAM简介
  • Visual Studio2019报错
  • ffplay源码解析-PacketQueue队列
  • Flowable主要API介绍
  • TensorFlow与pytorch特定版本虚拟环境的安装
  • 【SpringMVC】拦截器JSR303的使用
  • Java - LambdaQueryWrapper 的常用方法
  • Selenium常见问题解析
  • 【npm】npm私有库的使用-绑定
  • spring seccurity OAuth 2.0授权服务器工作流程
  • 【Tensorflow 2.12 电影推荐系统之排序模型】
  • ROS2-IRON Ubuntu-22.0 源码下载失败解决方法 vcs import --input
  • 百度SEO优化技巧大揭秘(百度SEO优化策略,提升网站排名)
  • JavaScript:二进制数组【笔记】
  • 华为云认证考试包含哪些内容?
  • 进程程序替换
  • 理解HTTPS/TLS/SSL(二)可视化TLS握手过程并解密加密数据
  • 一文详解TCP三次握手四次挥手
  • PDF怎么转图片?四种转换方法分享
  • 华为OD机试 - 压缩报文还原 - 正则表达式(Java 2023 B卷 100分)
  • 电商API的应用价值:淘宝1688京东API接口系列
  • day38 代码回想录 斐波那契数爬楼梯使用最小花费爬楼梯
  • Flink DataStream 体系
  • Linux的调试工具 - gdb(超详细)
  • 已知平面内三点,求其平面的法向量
  • HTML
  • Java手写最大子数组和算法(如Kadane算法)和最大子数组和算法(如Kadane算法)应用拓展案例
  • 掌握NVM、NRM和NPM:Node.js开发的利器
  • Nacos 2.2.3 部署到linu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