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算法通关村18关 | 透析回溯的模板

回溯有清晰的解题模板,

    void backtracking(参数){if (终止条件){存放结果;return;}for (选择本层中的集合元素(画成树,就是树节点孩子的大小) {处理节点;backtracking();回溯,撤销处理结果;}}

1. 从N叉树说起

在回溯之前,先看一下N叉树的遍历问题,我们知道在二叉树中,按照前序遍历的过程如下所示:

    void treeDFS(TreeNode root){if (root == null){return;}System.out.println(root.val);treeDFS(root.left);treeDFS(root.right);}class TreeNode{int val;TreeNode left;TreeNode right;}

假如是N叉树,该如何遍历,将原来的子节点left和right换成list。

    public class TreeNode {int val;List<TreeNode> nodes;}//N叉树遍历的基本过程public static void treeDFS(TreeNode root){//递归必须要有终止条件if (root == null){return;}//处理节点System.out.println(root.val);//通过循环,分别遍历N个子树for (int i = 0; i < nodes.length; i++) {treeDFS("第i个子节点");}}

2. 为什么有的问题暴力搜索也不行

LeetCode77:给定两个整数n和k,返回1..n中所有可能的k个数的组合。例如,输入n=4,k = 2,则输出:[ [1,2], [1,3], [1,4], [2,3], [2,4], [3,4]。

可以用双重循环暴力搜索

        int n = 4;for (int i = 0; i <= n; i++) {for (int j = i + 1; j <= n; j++) {System.out.println( i + " " + j);}}

如果n和k都变大,例如k=50,那么50层循环嵌套,时间复杂度就会非常高。

3. 回溯 = 递归 + 局部枚举 + 放下前任

继续研究LeetCode77题目:按照树的思想

n=4时,我们可以选择的n有{1,2,3,4}这四种情况,所以 我们从第一层到第二层的分支有四个,分别表示可以取 1,2,3,4.从左向右取数,取过的不会重复取,第一次取1,集合变为2,3,4,因为k为2,我们只需要再取一个就可以了,分别取2,3,4.

再看k=3,n=5,的树,图中红框标记处,代表一个结果,最后会有空的情况。

从图中发现元素个数时树的宽度,,每个结果的元素个数相当于树的深度(纵向),所以我们说回溯算法时一纵一横。

  1. 每次选择都是从类似{1,2,3,4},{1,2,3,4,5}这样一个序列一个个选,这就是局部枚举,而且越往后,枚举范围越小。
  2. 枚举时,我们就是简单的暴力测试而已,一个个验证,能否满足要求,从上图可以看到,这就是N叉树遍历的过程,因此两者代码很相似。
  3. 我们再看上图中红色大框起来的部分,这个部分执行过程与n=4,k = 2,的处理完全一样,很明显是个可以递归的子序列。
  4. 放下前任,这步还是根据代码解释。

回溯代码

    public List<List<Integer>> combine(int n, int k){ArrayList<List<Integer>> res = new ArrayList<>();if (k <= 0 || n < k){return res;}//用户返回结果ArrayDeque<Integer> path = new ArrayDeque<>();dfs(n, k, 1, path, res);return res;}private void dfs(int n, int k, int startIndex, Deque<Integer> path, List<List<Integer>> res) {//递归终止条件是:path的长度等于kif (path.size() == k){res.add(new ArrayList<>(path));return;}//针对一个结点,遍历可能搜索的起点,其实就是枚举for (int i = 0; i <= n; i++) {//向路径变量添加一个数,就是上图中的一个树枝的值path.addLast(i);//搜索起点要加1是为了缩小范围,下一轮递归做准备,因为不允许出现重复元素dfs(n,k,i + 1,path,res);path.removeLast();}}

递归中的循环解释:

    for (int i = 0; i <= n; i++) {dfs(n,k,i + 1,path,res);}

代表图中的四个分支

4. 图解为什么有个撤销操作

主要还是对for循环的理解:

图中解释,我把最外层的for循环成为外for,内层成为内for

http://www.lryc.cn/news/165634.html

相关文章:

  • 【论文阅读】Untargeted Backdoor Attack Against Object Detection(针对目标检测的无目标后门攻击)
  • 分库分表---理论
  • [golang 流媒体在线直播系统] 2.搭建基于golang的流媒体服务器实现拉流推流,以及Html客户端拉取hls类型的流
  • 9月12日作业
  • React框架下如何集成H.265网页流媒体视频播放器EasyPlayer.js?
  • 《向量数据库》——向量数据库的使用场景有哪些?
  • Java 中 List 集合取补集
  • 我的个人网站——宏夏Coding上线啦
  • 【机器视觉】喇叭的外圆以及金属内圆的同心度视觉检测--康耐德智能
  • STM32WB55开发(2)----修改蓝牙地址
  • 【1++的C++进阶】之C++11(二)
  • 【VS2022】调试
  • python:使用RESTful API(flask)调用python程序传递参数,实现Web端调用python程序
  • 贪心算法(Greedy Algorithm)
  • 论文阅读 - Outlier detection in social networks leveraging community structure
  • 【操作系统】进程控制
  • Linux命令200例:expr一个用于进行数值表达式求值的工具
  • 当你的公司突然开始大量的裁员,被留下的你,真的准备好面对以后了吗?
  • 预约陪诊就诊小程序源码多城市开发版
  • upload-labs文件上传靶场实操
  • leetcode分类刷题:队列(Queue)(二、优先队列解决TopK简单问题)
  • 【排障记录】扩展坞USB 3.0能用而2.0不能用
  • 01-从JDK源码级别剖析JVM类加载机制
  • AI时代:探索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的融合之旅
  • 模块化开发_groupby查询think PHP5.1
  • elementUI时间选择器
  • 第1章_瑞萨MCU零基础入门系列教程之单片机程序的设计模式
  • 【UE】刀光粒子效果——part2 材质函数部分
  • 为什么项目经理的时间观念这么重?
  • 编码转换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