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C#学习 - 方法的定义、调用、调试

方法

  • 方法(Method)是由C/C++中的函数(Function)发展而来的
//C语言
#include <stdio.h>
int Add(int x, int y)
{return x + y;
}//函数
int main(void)
{int a = 4;int b = 2;int c = Add(a, b);printf("%d + %d = %d\n", a, b, c);return 0;
}
//C++
#include <iostream>
int Add(int x, int y)
{return x + y;
}//函数
int main()
{int a = 4;int b = 2;int c = Add(a, b);std::cout << a << " + " << b << " = " << c;return 0;
}

方法是面向对象,当一个函数以类的成员出现的时候就叫方法,所以方法又叫成员函数
在编写C++程序时,选择添加类(Class),然后输入类名,后面的 .h 文件就是类的声明,而 .cpp 文件就是类的定义(在C#中类的声明和定义是放在一起的)C++程序添加类

//ABC.h - 类的声明
#pragma once
class ABC
{
public:void ShowHello();
};//ABC.cpp - 类的定义
#include "ABC.h"
#include <iostream>
void ABC::ShowHello()
{std::cout << "Hello World";
}//use.cpp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ABC.h"
int main()
{ABC* pABC = new ABC();//此处已经有了C#方法的雏形了pABC->ShowHello();return 0;
}
  • 方法是类(或结构体)的成员

C#中函数不能独立于类(或结构体)之外
只有作为类(或结构体)的成员出现时,函数才能被称为方法

namespace ConsoleApp1
{int Add(int x, int y){return x + y;}internal class Program{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上段代码中的函数没有在类中,编译会报错

  • 方法是类(或结构体)最基本的成员之一
    类(或结构体)有两个最基本的成员 - 字段和方法(成员变量和成员函数)
    方法表示类(或结构体)所能干的事情
  • 使用方法和函数的目的
    1. 隐藏复杂的逻辑;
    2. 把大算法分解为小算法;
    3. 复用;
//未复用
class Tool
{public double GetCicleArea(double R){return 3.14 * R * R;}public double GetCylinderVolume(double R, double H){return 3.14 * R * R * H;}public double GetConeVolume(double R, double H){return 3.14 * R * R * H / 3;}
}
//复用
class Tool
{public double GetCicleArea(double R){return 3.14 * R * R;}public double GetCylinderVolume(double R, double H){return GetCicleArea(R) * H;}public double GetConeVolume(double R, double H){return GetCyliderVolume(R, H) / 3;}
}

将一个大的算法分解为小的算法,再由算法一个一个解决,就是自顶向下逐步求精的方法

方法的声明与调用

方法的声明

函数头 + 函数体
函数头:特性 + 有效的方法的修饰符 + partial + 返回类型 + 方法名 + 类型参数列表 + ( + 形式参数列表 + )+ 类型参数约束句子
其中只有 返回类型 & 方法名 & **()**是必须要的;其中 类型参数约束句子 只有在有 类型参数列表 出现时才能出现
方法名最好使用动词或动词短语,所有单词首字母大写(Pascal命名法)
形式参数(parameter,简称:形参):是一种变量,会参与构成方法的算法逻辑

静态方法和实例方法

静态方法与类绑定,非静态方法(实例方法)与实例绑定

using System;namespace ConsoleApp1
{internal class Program{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Tool t = new Tool();Console.WriteLine(t.Add(1, 2));//实例方法与实例绑定Console.WriteLine(Tool.Sub(1,2));//静态方法与类绑定}}class Tool{public int Add(int x, int y){ 	//实例方法return x + y;}public static int Sub(int x, int y){	//静态方法return x - y;}}
}

调用方法

方法调用:方法名 + ( + 实际参数列表 + )
实际参数(Argument,简称:实参):实际参数列表需要与定义方法时的形式参数列表相匹配
以上面那段代码为例:

int x = Tool.Sub(1);
//此时实际参数个数与形式参数不匹配
int y = Tool.Sub(1.0, 2.5);
//此时实际参数类型与形式参数不匹配

构造器

构造器(Constructor)是类型的成员之一,构造器就是构造函数
狭义的构造器就是实例构造器(Instance constructor)

using System;namespace ConsoleApp1
{internal class Program{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Human human = new Human();//上行代码中的 () 就是调用构造器Console.WriteLine(human.ID);Console.WriteLine(human.Name);People people = new People();Console.WriteLine(people.ID);Console.WriteLine(people.Name);Student student = new Student(1, "None");//构造器带参数时调用也需要带参数Console.WriteLine(student.ID);Console.WriteLine(student.Name);}}class Human{ //当声明一个类后,没有准备构造器时,编译器会自动为其准备一个默认构造器//默认构造器可以把内存中的对象的字段进行初始化,就是将 ID 和 Name 进行初始化public int ID;public string Name;}class People{public People(){   //创建构造器时,构造函数名要与类一致this.ID = 0;this.Name = "NULL";}public int ID;public string Name;}class Student{public Student(int id, string name){this.ID = id;this.Name = name;}public int ID;public string Name;}
}

一个类中可以有多个构造器

class People
{public People(int id, string name){this.ID = id;this.Name = name;}public People(){this.ID = 0;this.Name = "NULL";}public int ID;public string Name;
}

构造器的内存原理

默认构造器

Human human = new Human();
class Human
{public int ID;public string Name;
}

第一个代码创建了一个human变量,human变量存储在栈区中(栈区存储由高字节位到低字节位)
new操作符开始执行时,在堆区找足够的内存空间作为实例的内存,而 int 需要占4字节,string 需要占4字节,所以最后占用了8个字节。构造时就对这8个字节进行切割,前4个为int类型,后4个为string类型,然后默认构造器将这8个字节中的值全赋值为0
最后将实例的地址存储在human变量中

带参数的构造器

Human human = new Human(1, "One");
class Human
{public Human(int id, string name){this.ID = id;this.Name = name;}public int ID;public string Name;
}

依旧是在栈区分配human变量的内存空间,然后在堆区分配8字节,然后开始切割这8个字节,再在前4个字节中存入1,在后4个字节中存入“One”
最后把实例的地址放进human变量的内存空间中

方法的重载(Overload)

当一个类中的两个方法的名称一致时,方法签名不能一致
方法签名(Method signature)由方法名称、类型形参的个数和方法的形参(由左到右的顺序)的类型、种类(值、引用、输出)组成,方法签名不包含返回类型

class Tool
{public int Add(int a, int b){ return a + b; }public double Add(double a, double b){ return a + b; }public int Add(int a, int b, int c){ return a + b + c; }public int Add(ref int a, out int b){ b = 10; return a + b; }//ref就是引用、out就是输出
}

构造器也可以有重载,构造器的签名由每一个形参(从左到右的顺序)的类型和种类(值、引用、输出)组成
重载决策:根据调用方法时实参的类型来决定调用哪一个方法。如:

Console.WriteLine(100);
Console.WriteLine("Hello World");

对方法进行debug

debug可以找到bug发生的地方,也可以了解到程序运行的原理

设置断点(breakpoint)

设置断点后,运行程序时会自动停在断点设置处断点
红色就是断点标识,设置快捷键是F9,然后按F5进行调试,就会执行时停到断点处调试后
当红点标识变成上图标识时,就是程序执行停在了那里

观察方法调用时的调用堆栈(call stack)

Call stack
上图中第一行就是断点处的方法(函数)
第二行就是调用它的函数,可以双击跳到所需位置
实际代码中此处可能会层层叠加,最后一行就是最外层调用,而红点标识处就是断点处

逐语句(Step-into)、逐过程(Step-over)、跳出(Step-out)

Step-into(F11)会进入所调用的方法中去
Step-over(F10)不会进入所调用的方法中,没有Step-into细致
Step-out(Shift+F11)可以从一个方法中直接回到调用它的那段代码上

观察局部变量的值与变化

在监视中观察监视
将鼠标移到变量处,可以标识出变量的值,当语句调试到那一处时,会自动将被标识的变量的值显示出来

方法调用时栈内存的分配

stack frame:一个方法被调用时,它在栈内存当中的布局
当代码执行到一个方法时,在栈区中分配一个内存
当在A方法中调用一个B方法时用到了实际参数,传的参数也会分配到栈区中,在C#中这些实际参数归A方法管
分配参数内存时,在C#中先分配左边的参数,再分配右边的参数
当一个方法调用结束后,会回收给它分配的内存,且传递的实参所占的内存也会被回收
方法的返回值会存在cpu的寄存器(一种高速内存)中,当寄存器空间不够存放返回值时才会存放在栈区

using System;namespace ConsoleApp1
{internal class Program{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Tool tool = new Tool();Console.WriteLine(tool.Add(1, 2));}}class Tool{public int Add(int a, int b){int c = Sub(a, b);return c;}public int Sub(int a, int b){int c = a - b;return c;}}
}

栈区内存分配
上图就是上段代码执行到方法Sub时的栈区内存分配,继续执行就会从上往下慢慢回收已经调用结束的方法所占的内存
注:上图只标识了参数内存分配,实际上还有其他很多元素会分配到栈区中

http://www.lryc.cn/news/163994.html

相关文章:

  • 『PyQt5-Qt Designer篇』| 09 Qt Designer中分割线和间隔如何使用?
  • 基于springboot2+mybatis-plus+jsp增删改查
  • [PHP]empty一直返回true
  • [2023.09.11]: Yew的SSR中的Cargo.toml配置
  • HTTPS加密协议详解:HTTPS性能与优化
  • 9月11日,每日信息差
  • RHCSA-VM-Linux基础配置命令
  • Web安全研究(四)
  • 【CS324】Large Language Models(持续更新)
  • 【学习笔记】「2020-2021 集训队作业」Communication Network
  • 文章参考链接
  • SQLI-labs-第七关
  • 腾讯云轻量2核4G5M服务器_CPU内存_流量_带宽_系统盘
  • 从零开始搭建Apache服务器并使用内网穿透技术实现公网访问
  • unordered_map和unordered_set的使用
  • javascript【格式化时间日期】
  • CCC数字钥匙设计【NFC】--什么是AID?
  • 变压器耐压试验电压及电源容量的计算
  • uniapp实现底部弹出菜单选择
  • 14. 线性代数 - 线性方程组
  • C++QT day4
  • Python中的 if __name__ ==‘main‘
  • github 创建自己的分支 并下载代码
  • 算法:贪心---跳一跳
  • 机器学习入门教学——梯度下降、梯度上升
  • BUUCTF Reverse/[羊城杯 2020]login(python程序)
  • indexDB localForage
  • Spring Boot开发时Java对象和Json对象互转
  • C++ 多态
  • LeetCode 之 二分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