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C进阶】分析 C/C++程序的内存开辟与柔性数组(内有干货)

前言:

        本文是对于动态内存管理知识后续的补充,以及加深对其的理解。对于动态内存管理涉及的大部分知识在这篇文章中 ---- 【C进阶】 动态内存管理_Dream_Chaser~的博客-CSDN博客

        本文涉及的知识内容主要在两方面:

  • 简单解析C/C++程序的内存开辟
  • 分析柔性数组的知识点

目录

前言:

C/C++程序的内存开辟区域📍

1.栈区(stack)

2. 堆区(heap)

3. 数据段(静态区)(static)

4. 代码段

柔性数组💨

柔性数组的特点

柔性数组的使用

柔性数组的优势 


C/C++程序的内存开辟区域📍

1.栈区(stack)

在执行函数时,函数内局部变量的存储单元都可以在栈上创建,函数执行结束时这些存储单元自动被释放。栈内存分配运算内置于处理器的指令集中,效率很高,但是分配的内存容量有限。栈区主要存放运行函数而分配的局部变量、函数参数、返回数据、返回地址等。

2. 堆区(heap)

一般由程序员分配释放, 若程序员不释放,程序结束时可能由OS回收 。分
配方式类似于链表。

3. 数据段(静态区)(static)

存放全局变量、静态数据。程序结束后由系统释放。

4. 代码段

存放函数体(类成员函数和全局函数)的二进制代码。      
📃内存区域划分图:

        📚有了这幅图,我们就可以更好的理解在C语言初识中讲的 static 关键字修饰局部变量的例子了。
  •         实际上普通的局部变量是在栈区分配空间的,栈区的特点是在上面创建的变量出了作用域就销毁
  •         但是被static修饰的变量存放在数据段(静态区)数据段的特点是在上面创建的变量,直到程序结束才销毁,所以生命周期变长。

柔性数组💨

        柔性数组(Flexible Array)是一种在编程语言中用于表示可变长度数组的数据结构。它允许在声明数组时不指定数组的长度,而是在运行时根据需要动态分配内存空间

        柔性数组最常见的应用是在C语言中。在C语言中,柔性数组是一种特殊的结构体成员,其长度可以在结构体实例化之前或之后进行动态调整。

        C99 中结构中的最后一个元素允许是未知大小的数组这就叫做『柔性数组』成员

啥意思呢,用代码说话

        在vs编译器环境下,以下两种写法均支持

        第一种写法(使用空方括号[ ])是更常见和更符合标准的写法,可以在大多数编译器环境下使用。

struct S
{int n;char c;int arr[];//柔性数组成员
};

        第二种写法(指定大小为0)在某些特定的编译器(vs)扩展中可能有效,但不具有通用性和可移植性

struct S
{int n;char c;int arr[0];//柔性数组成员(指定大小)
};

柔性数组的特点

1️⃣结构中的柔性数组成员前面必须至少一个其他成员

typedef struct st_type
{int i;//必须至少一个其他成员int a[0];//👈柔性数组成员
}type_a;

错误写法:

struct SA
{int arr[];//柔性数组成员
};

2️⃣sizeof 返回的这种结构大小不包括柔性数组的内存

struct S
{int n;char c;int arr[];//柔性数组成员
};
int main()
{printf("%d", sizeof(struct S));
}

🚩8

3️⃣包含柔性数组成员的结构用malloc ()函数进行内存的动态分配,并且分配的内存应该大于结构的大小,以适应柔性数组的预期大小。

#include<stdio.h>
#include<string.h>
#include<errno.h>
#include<stdlib.h>
int main()
{//arr需要开辟的空间是10个int//                     n与c需要开辟的内存           arr数组需要开辟的内存空间//                           8                         40struct S* ps = (struct S*)malloc(sizeof(struct S) + 10 * sizeof(int));return 0;
}

图解:

柔性数组的使用

代码实现🎯

#include<stdio.h>
#include<string.h>
#include<errno.h>
#include<stdlib.h>//柔性数组
struct S
{int n;char c;int arr[];//柔性数组成员
};int main()
{struct S* ps = (struct S*)malloc(sizeof(struct S) + 10 * sizeof(int));if (ps == NULL){printf("%s\n",strerror(errno));return 1;}//使用ps->n = 100;ps->c = 'w';int i = 0;for ( i = 0; i < 10; i++){ps->arr[i] = i;}for (i = 0; i < 10; i++){printf("%d\n", ps->arr[i]);}//调整arr数组的大小(注意这是重新改变大小,不是说在原来空间后面增加,比如说原来是48,那么现在就是88)struct S* ptr = (struct S*)realloc(ps, sizeof(struct S) + 20 * sizeof(int));if (ptr == NULL){printf("%s\n,sterror(error)");return 1;}else{ps = ptr;}//再次使用//....//释放free(ps);ps = NULL;printf("%d\n", sizeof(struct S));return 0;
}

调试一下,看看空间大小如何

malloc的空间,58-30=28(16进制),换成十进制刚好为40,刚好是10int的字节大小

柔性数组的优势 

方案一:柔性数组的方案

#include<stdio.h>
#include<string.h>
#include<errno.h>
#include<stdlib.h>//柔性数组
struct S
{int n;char c;int arr[];//柔性数组成员
};int main()
{struct S* ps = (struct S*)malloc(sizeof(struct S) + 10 * sizeof(int));if (ps == NULL){printf("%s\n",strerror(errno));return 1;}//使用ps->n = 100;ps->c = 'w';int i = 0;for ( i = 0; i < 10; i++){ps->arr[i] = i;}for (i = 0; i < 10; i++){printf("%d\n", ps->arr[i]);}//调整arr数组的大小(注意这是重新改变大小,不是说在原来空间后面增加,比如说原来是48,那么现在就是88)struct S* ptr = (struct S*)realloc(ps, sizeof(struct S) + 20 * sizeof(int));if (ptr == NULL){printf("%s\n,sterror(error)");return 1;}else{ps = ptr;}//再次使用//....//释放free(ps);ps = NULL;printf("%d\n", sizeof(struct S));return 0;
}

描述:

malloc 1次 ,free 1次

方案二:结构中指针方案

定义一个指针变量指向一块新的区域,像下面这样

图解: 

 代码实现✨

struct S
{int n;char c;int* arr;
};int main()
{struct S* ps = (struct S*)malloc(sizeof(struct S));if (ps == NULL){perror("malloc");return 1;}int* ptr = (int*)malloc(10 * sizeof(int));if (ptr == NULL){perror("malloc2");return 1;}else{ps->arr = ptr;}//使用ps->n = 100;ps->c = 'w';int i = 0;for (i = 0; i < 10; i++){ps->arr[i] = i;}//打印for (i = 0; i < 10; i++){printf("%d ",ps->arr[i]);}//扩容 - 调整arr的大小ptr = realloc(ps->arr,20*sizeof(int));if (ptr == NULL){perror("realloc");return 1;}else{ps->arr = ptr;}//使用//释放free(ps->arr);ps->arr = NULL;free(ps);ps = NULL;return 0;
}

描述: 

malloc 2次,free 2次

        上面的方案一和方案二谁的优势更优呢,显然是方案一

个人的理解:

        从写代码的方面来说,malloc越多,free的越多,空间的维护难度就更高,所以

        方案一实现起来更加简单,空间维护更加简单,容易维护空间,不易出错

        方案二来说,一旦忘记free一次的话,可能会导致内存泄漏等问题,所以维护难度加大,容易出错

        还有区别就是:

        在堆区上申请内存的话,每一次malloc申请的空间,第二次malloc申请的空间跟第一次申请的空间在地址上不一定是连续的,随机性很高,随着malloc申请的数量越多,那么在内存和内存之间留下的空隙就会越多,这种空隙我们叫做为内存碎片

         因为这种内存碎片空间大小比较小一些,那么未来可能被利用到的概率就会比较低一些,所以说,内存碎片越多,那么内存利用率就会越低

总结

①方案一:malloc次数少,内存碎片就会较少,内存的使用率就较高一些

②方案二:malloc次数多,内存碎片就会增多,内存的使用率就下降了

上述 方案 1 和 方案 2 可以完成同样的功能,但是 方法 1 的实现有两个好处:
⛳第一个好处是: 方便内存释放
        如果我们的代码是在一个给别人用的函数中,你在里面做了二次内存分配,并把整个结构体返回给用户。用户调用free可以释放结构体,但是用户并不知道这个结构体内的成员也需要free,所以你不能指望用户来发现这个事。所以, 如果我们把结构体的内存以及其成员要的内存一次性分配好了,并返回给用户一个结构体指针,用户做一次free就可以把所有的内存也给释放掉。
⛳第二个好处是: 这样有利于访问速度 .
         连续的内存有益于提高访问速度,也有益于减少内存碎片。(其实,我个人觉得也没多高了,反正你跑不了要用做偏移量的加法来寻址)

         本文结束,如有错误,欢迎指正,感谢支持!

http://www.lryc.cn/news/162434.html

相关文章:

  • 深入理解 JVM 之——字节码指令与执行引擎
  • C++:vector
  • Android Automotive编译
  • 什么是50ETF期权开户条件,怎么开期权交易权限?
  • React 从入门到精通——本文来自AI创作助手
  • 【51单片机实验笔记】前篇(三) 模块功能封装汇总(持续更新)
  • Excel VSTO开发4 -其他事件
  • 语音识别数据的采集方法:基本流程数据类型
  • oracle数据库给用户授权DBA权限Oracle查看哪些用户具有DBA权限
  • 024-从零搭建微服务-系统服务(六)
  • Arduino驱动TCS3200传感器(颜色传感器篇)
  • 基于Matlab实现多个数字水印案例(附上源码+数据集)
  • C语言之指针进阶篇(2)
  • C++ 进制转化入门知识(1)
  • 【React】React学习:从初级到高级(四)
  • 微信小程序登录问题(思路简略笔记)
  • Go 锁扩展
  • Docker的简介及安装
  • 安卓核心板的不同核心规格及架构介绍
  • flume1.11.0安装部署
  • 通过wordpress 自定义主题的额外CSS删除指定区块
  • Rokid Jungle--Max pro
  • 【LeetCode算法系列题解】第61~65题
  • MATLAB中fillmissing函数用法
  • 电脑同时连接有线和无线网络怎么设置网络的优先级
  • el-form表单动态校验(场景: 输入框根据单选项来动态校验表单 没有选中的选项就不用校验)
  • Java 数据结构与算法应该如何学习?
  • 力扣(LeetCode)算法_C++——有效的数独
  • 制造企业如何优化物料控制?
  • 《Go语言在微服务中的崛起:为什么Go是下一个后端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