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openCV实战-系列教程2:阈值与平滑处理(图像阈值/图像平滑处理/高斯/中值滤波)、源码解读

1、图像阈值

t图像阈值函数,就是需要判断一下像素值大于一个数应该怎么处理,小于一个数应该怎么处理 

ret, dst = cv2.threshold(src, thresh, maxval, type)

参数解析: 

  • src: 原始输入图,只能输入通道图像,通常来说为灰度图
  • dst: 输出图
  • thresh: 指定的阈值
  • maxval: 当像素值超过了阈值(或者小于阈值,根据type来决定),所赋予的值
  • type:二值化操作的类型,包含以下5种类型: cv2.THRESH_BINARY; cv2.THRESH_BINARY_INV; cv2.THRESH_TRUNC; cv2.THRESH_TOZERO;cv2.THRESH_TOZERO_INV
  • cv2.THRESH_BINARY:超过阈值部分取maxval(最大值),否则取0
    • 如果阈值取150,超过150就会都变成255,否则变为0
  • cv2.THRESH_BINARY_INV:THRESH_BINARY的反转
  • cv2.THRESH_TRUNC:大于阈值部分设为阈值,否则不变
  • cv2.THRESH_TOZERO:大于阈值部分不改变,否则设为0
  • cv2.THRESH_TOZERO_INV:THRESH_TOZERO的反转
import cv2 #opencv读取的格式是BGR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Matplotlib是RGB# 读取图像为灰度图
img=cv2.imread('cat.jpg')
img_gray = cv2.cvtColor(img,cv2.COLOR_BGR2GRAY)# 五种参数都设置一遍
ret, thresh1 = cv2.threshold(img_gray, 127, 255, cv2.THRESH_BINARY)
_, thresh2 = cv2.threshold(img_gray, 127, 255, cv2.THRESH_BINARY_INV)
_, thresh3 = cv2.threshold(img_gray, 127, 255, cv2.THRESH_TRUNC)
_, thresh4 = cv2.threshold(img_gray, 127, 255, cv2.THRESH_TOZERO)
_, thresh5 = cv2.threshold(img_gray, 127, 255, cv2.THRESH_TOZERO_INV)# 存到一个变量中
titles = ['Original Image', 'BINARY', 'BINARY_INV', 'TRUNC', 'TOZERO', 'TOZERO_INV']
images = [img, thresh1, thresh2, thresh3, thresh4, thresh5]# 放到一起画出来
for i in range(6):plt.subplot(2, 3, i + 1), plt.imshow(images[i], 'gray')plt.title(titles[i])plt.xticks([]), plt.yticks([])
plt.show()

这里(ret,thresh)我们基本上只需要第二个参数就行了,输出图:

  • 第一张是原始图像
  • 第二张,所有大于127的区域全部变成了白色
  • 第三张,将第二张进行了翻转
  • 第四张,所有大于127的全部等于127
  • 第五张,小于127全部为0 ,大于127的不变 
  • 第六张,第五张的反转

2、图像平滑 

 图像平滑处理就是对图像进行各种滤波操作,这个和卷积操作有一些相似

首先读取打印原始图像:

import cv2  # opencv读取的格式是BGR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 Matplotlib是RGB
img = cv2.imread('lenaNoise.png')
cv2.imshow('img', img)
cv2.waitKey(0)
cv2.destroyAllWindows()

打印的图像: 

可以看到原始图像有很多白色斑点的噪音,接下来用几种不同滤波操作过滤这个噪音点

2.1 均值滤波

实际上是一个简单的平均卷积操作,如下图是一个图像的像素点的矩阵:

比如圈住的这个部分,是一个3*3的区域,对这3*3的9个像素值求出一个均值,然后将中间的204替换成这个均值,那么就完成了204的滤波操作,其他的像素点也是进行这样的操作。当然也可以是一个5*5的区域,只能是奇数。

实现这个操作很简单:

# 均值滤波
# 简单的平均卷积操作
blur = cv2.blur(img, (3, 3))
cv2.imshow('blur', blur)
cv2.waitKey(0)
cv2.destroyAllWindows()

打印结果:

 可以发现白点被淡化了一些,但是还是存在

2.2 方框滤波

基本上和均值滤波一样:

# 方框滤波
# 基本和均值一样,可以选择归一化
box = cv2.boxFilter(img,-1,(3,3), normalize=True)  cv2.imshow('box', box)
cv2.waitKey(0)
cv2.destroyAllWindows()

这里可以选择normalize的取值,当选择和True的时候,和均值滤波没有任何区别。

但是选择False 的时候,容易发生越界的行为

2.3 高斯滤波

高斯滤波也可以叫做高斯均值滤波,它主要对目标像素点的周围的像素点就是加上了一些加权,离它近的就影响大远的就小。比如3*3中,上下左右都是0.8,斜对角的都是0.6的。

# 高斯滤波
# 高斯模糊的卷积核里的数值是满足高斯分布,相当于更重视中间的
aussian = cv2.GaussianBlur(img, (5, 5), 1)  cv2.imshow('aussian', aussian)
cv2.waitKey(0)
cv2.destroyAllWindows()

打印结果:

 噪音点看起来比之前的平滑了一些。

 2.4 中值滤波

 这个做法需要,把方框内的值进行从大到小进行排序,把排在中间那个值替换目标像素的值

# 中值滤波
# 相当于用中值代替
median = cv2.medianBlur(img, 5)  # 中值滤波cv2.imshow('median', median)
cv2.waitKey(0)
cv2.destroyAllWindows()

打印结果:

 这个效果非常好

2.5 对比

将所有结果放在一起:

# 展示所有的
res = np.hstack((blur,aussian,median))
#print (res)
cv2.imshow('median vs average', res)
cv2.waitKey(0)
cv2.destroyAllWindows()

 

http://www.lryc.cn/news/141833.html

相关文章:

  • C语言第五章-循环结构练习
  • Echarts面积图2.0(范围绘制)
  • flink checkpoint时exact-one模式和atleastone模式的区别
  • QEMU 仿真RISC-V freeRTOS 程序
  • 用大白话来讲讲多线程的知识架构
  • 【uniapp】微信小程序 , 海报轮播图弹窗,点击海报保存到本地,长按海报图片分享,收藏或保存
  • SpringBoot与前端交互遇到的一些问题
  • Maven介绍与配置+IDEA集成Maven+使用Maven命令
  • 毕业设计题目源码-毕业论文参考
  • SSH报错-Terminal shell path: C:\WINDOWS\System32\cmd.exe 此时不应有
  • Docker 轻量级可视化工具Portainer
  • 站点平台技术架构
  • 一个以太坊合约的漏洞分析-重入攻击
  • 测试先行:探索测试驱动开发的深层价值
  • 如何用Dockerfile部署LAMP架构
  • 基于量子粒子群算法(QPSO)优化LSTM的风电、负荷等时间序列预测算法(Matlab代码实现)
  • SQL Server软件安装包分享(附安装教程)
  • 基于Django的博客管理系统
  • windows系统依赖环境一键安装
  • centos7安装nacos
  • 【python】python智能停车场数据分析(代码+数据集)【独一无二】
  • 如何使用Redis来防止穿透、击穿和雪崩问题
  • 以getPositionList为例,查找接口函数定义及接口数据格式定义
  • 一生一芯8——在github上添加ssh key
  • 2023年6月电子学会Python等级考试试卷(一级)答案解析
  • ppt如何转pdf文档?用这个方法可将ppt转pdf
  • Hope.money:新兴DeFi项目如何重新定义稳定币生态的未来?
  • 使用 S3 生命周期精确管理对象生命周期
  • RocketMQ零拷贝原理
  • HTML <tbody>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