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排序算法之详解冒泡排序

引入

  • 冒泡排序顾名思义,就是像冒泡一样,泡泡在水里慢慢升上来,由小变大。
  • 虽然冒泡排序和冒泡并不完全一样,但却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冒泡排序。

思路

  • 一组无序的数组,要求我们从小到大排列
    1. 我们可以先将最大的元素放在数组末尾
    2. 再将第二大的数放在数组的倒数第二个位置
    3. 再将第三大的数放在数组的倒数第三个位置
    4. 以此类推
  • 那么现在问题的关键就是如何将 第 n 大的数 放在 倒数第 n 个位置 ---> 交换
  • 下面是冒泡排序的gif动画,该图来自于菜鸟教程

实现

提醒

  • 现在我们假设无序数组长度为 n 即下标 [ 0 , n-1 ]
  • 当前元素下标为 i ,下一个元素的下标为 j

第一次遍历 [ 0 , n - 1- 1 ] ---> [ 0 , n -2 ]

  • 如果 当前元素 > 后一个元素 ,那么就交换两个元素 , 再进行下次遍历
  • 如果 当前元素 > 后一个元素 , 直接进行下次遍历
  • 直到遍历完成之后,最大的值就在一次一次的交换中被交换到了数组末尾
  • 思考:为什么是从 0 开始遍历 ,n-2 结束 ?
    1. 因为 j 为 i 的下一个元素下标 ,如果为 [ 0,n-1 ]的话 ,那么当前元素下标就可以为 n - 1,那么下一个元素的下标就为 n ,显然数组下标越界了
    2. 而且正因为是从 [ 0 , n -2] 范围遍历 ,刚好可以保证经过这一轮遍历后 ,最大的数在数组末尾 ( i = n - 2 【即为倒数第二个数】 ,j = i + 1【末尾数】)

第二次遍历 [ 0 , n - 1- 2]----> [ 0 , n -3 ]

  • 经过第一次遍历,我们已经将最大的数移动到了数组末尾,所以,我们不用在去对末尾以确定的数进行比较,我们可以减少次数,来提高效率
  • 再次引用第一次遍历的步骤

......
最后一次遍历 [ 0 , n - 1 - (n-1) ] ---- > [ 0 , 0 ]

  • 最后一次遍历的情况就是还剩下两个元素未进行排序的情况 ,即下标 0 和 下标 1 未进行排序
  • 只需对这两个元素进行排序后,就完成了这个数组的排序

怎么确定一共需要遍历几次及每次遍历的数组下标范围

  • 遍历次数问题
    • 我们先来做一个假设
      • 如果一个数组只有两个元素,那么应该遍历几次 ? 1 次
      • 如果一个数组只有三个元素,那么应该遍历几次 ? 2次
        • 第一次将最大的数放在最末尾 ,第二次将第二大的数放在倒数第二 , 第三大的元素自然而然就在倒数第三了【即第一个】 ,不用遍历
      • 如果一个数组只有四个元素,那么应该遍历几次 ? 3 次
        • 第一次将最大的数放在最末尾 ,第二次将第二大的数放在倒数第二 , 第三次将第三大的元素放在在倒数第三 ,剩下一个元素,不用排
      • 显而易见,如果有 n 个 元素 ,那么就需要遍历 n - 1 次
  • 每次遍历数组下标
    • 按照上面的实现部分
      • 第一次遍历我们需要数组的下标为 [ 0 , n -2 ]
      • 第二次遍历我们需要数组的下标为 [ 0 , n -3 ]
      • 第三次遍历我们需要数组的下标为 [ 0 , n -4 ]
    • 那么就有一个规律了 ,n - 2 , n - 3 , n - 4
      • 当我们正在进行第一次遍历时,用一个变量保存 m = 1 , 那么第一次遍历下标可以为 [ 0 , n -1 - m ]
      • 当我们正在进行第二次遍历时,用一个变量保存 m = 2 , 那么第一次遍历下标可以为 [ 0 , n -1 - m ]
      • 当我们正在进行第三次遍历时,用一个变量保存 m = 3 , 那么第一次遍历下标可以为 [ 0 , n -1 - m ]
      • 当我们正在进行最后一次遍历时,用一个变量保存 m = n - 1, 那么第一次遍历下标可以为 [ 0 , n -1 - m ] ---> [ 0 , n - 1 - (n -1) ]

代码实现

// 冒泡排序算法
public static int[] bubble(int[] ints){// 注意我这里使用的是 <  , 而不是我思路中的  <= , 可以自行更改 ,如果没想明白说明你还没有理解// 用 i 来表示一共需要遍历多少次for (int i = 0; i < ints.length-1; i++) {// 真正开始进行遍历 ,根据 i 的值 不同 ,j 就不同 ,也就是说每次大遍历中小遍历的次数不同for (int j = 0; j < ints.length-1-i; j++) {// 如果前一个元素 >  后一个元素 ,则交换if (ints[j] > ints[j+1]){int temp = ints[j];ints[j] = ints[j+1];ints[j+1] = temp;}// 继续下次遍历}}return ints;
}

 

 

http://www.lryc.cn/news/135529.html

相关文章:

  • el-upload组件调用后端接口上传文件实践
  • 深度学习-实验1
  • 互联网医院开发|医院叫号系统提升就医效率
  • 手写 Mybatis-plus 基础架构(工厂模式+ Jdk 动态代理统一生成代理 Mapper)
  • 【C++11算法】iota算法
  • 付费加密音乐格式转换Mp3、Flac工具
  • React前端开发架构:构建现代响应式用户界面
  • Azure Bastion的简单使用
  • 深入理解高并发编程 - 深度解析ScheduledThreadPoolExecutor
  • Android---- 一个完整的小项目(消防app)
  • XXX程序 详细说明
  • perl下载与安装教程【工具使用】
  • Chrome谷歌浏览器修改输入框自动填充样式
  • Azure CLI 进行磁盘加密
  • Java“牵手”根据关键词搜索(分类搜索)速卖通商品列表页面数据获取方法,速卖通API实现批量商品数据抓取示例
  • 商城-学习整理-高级-消息队列(十七)
  • Android Camere开发入门(1):初识Camera
  • hive表的全关联full join用法
  • PMP串讲
  • 最长回文子序列——力扣516
  • 从零实现深度学习框架——Transformer从菜鸟到高手(二)
  • docker监控平台FAST OS DOCKER --1
  • SpringBoot2.0集成WebSocket
  • Vue的Ajax请求-axios、前后端分离练习
  • Spring源码深度解析三 (MVC)
  • API接口漏洞利用及防御
  • 解决Spring mvc + JDK17@Resource无法使用的情况
  • 页面禁用鼠标右键,禁用F12打开开发者工具!!!
  • Android中使用JT808协议进行车载终端通信的实现和优化
  • 导出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