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

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

1. 速率

速率是指数据在网络中传送的速度,通常用比特率数据率来表示,单位是b/s,或bit/s,即比特每秒,或者bps(bit per second)。

速率单位:1 Ybps = 10^24 bps(尧), 1 Zbps = 10^21 bps(泽), 1 Ebps = 10^18 bps(艾), 1 Pbps = 10^15 bps(拍), 1 Tbps = 10^12 bps(太), 1 Gbps = 10^9 bps(吉), 1 Mbps = 10^6 bps(兆), 1 kbps = 10^3 bps(千)。

存储单位:1MB = 2^20B, 1KB = 2^10B,1B = 8b。

2. 带宽

带宽有两种含义:

  • 信号的带宽(频带宽度),即信号的频带宽度,单位是Hz,表示信号中包含的频率成分的多少,是信号的一个重要特性。
  • 传送数据的带宽(网络带宽),即网络的最高通信速率,单位是bps,表示单位时间内网络中的数据量。网络带宽通常用于衡量网络的容量和速度,它可以影响文件下载速度、流媒体播放质量等。

前者为频域1,后者为时域2

3. 吞吐量

吞吐量是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个网络(或信道、接口)的数据量,单位是bps。

吞吐量与带宽有关,但不完全相同。带宽是网络的理论最高速率,而吞吐量是实际速率,受到网络中其他因素的影响,包括网络拥塞、数据包丢失、信号干扰等。例如,带宽为100Mbps的网络,如果网络中只有一个用户,那么吞吐量也是100Mbps,但如果网络中有多个用户,那么吞吐量就会小于100Mbps。

4. 时延和时延带宽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processing delay 处理延迟

检查数据包的头部确定将数据包发送到何处所需的时间是处理延迟的一部分。处理延迟还可能包括其他因素,例如检查在将数据包的比特从上游节点传输到路由器A时是否发生比特级错误(bit-level errors)所需的时间。高速路由器的处理延迟通常为微秒或更短的数量级。在经过这个节点(nodal)处理之后,路由器将数据包发送到连接到路由器B的队列之前。


(2)queuing delay 排队延迟

在队列中,数据包经历排队延迟,等待传输到链路上。

数据包的排队延迟取决于已经到达并排队等待传输的数据包的数量。

如果队列为空,没有其他数据包正在传输,那么我们的数据包的排队延迟将为零。

然而,如果网络拥塞,有许多数据包正在等待传输,排队延迟将会很长。

我们很快将看到,到达的数据包预计可能会遇到的其他数据包数量取决于到达队列的流量的强度和性质

在实践中,排队延迟可以在微秒到毫秒的范围内。


(3)transmission delay 传输延迟

传输延迟可以用L/R来表示。L为数据包的长度(bits),R为链路的传输速率(bits/sec)。

对于10 Mbps以太网链路,传输速率为R=10 Mbps;对于100 Mbps以太网链路,传输速率为R=100 Mbps。

这是将数据包的所有比特推送(即传输)到链路所需的时间。

传输延迟在实际中通常为微秒到毫秒的数量级。


(4)propagation delay 传播延迟

从链路的起点传播到路由器B所需的时间被称为传播延迟。

比特的传播速度取决于链路的物理介质(如光纤、双绞铜线等),通常在2×108米/秒到3×108米/秒的范围内,接近或略低于光速。

传播延迟等于两个路由器之间的距离除以传播速度。


(5)total nodal delay 总节点延迟

总节点时延=处理时延+排队时延+传输时延+传播时延


(6)bandwidth-delay product 时延带宽积

时延带宽积 = 带宽(单位:比特/秒) × 传播时延(单位:秒)

其中,带宽表示网络链路的传输速率。

举个例子,假设一个链路的带宽为10 Mbps(兆比特/秒),时延为100 毫秒(0.1 秒),那么时延带宽积的计算如下:

时延带宽积 = 10 Mbps × 0.1 秒 = 1 Mbps × 秒。

其中,带宽表示网络链路的传输速率,时延就是前面所说的总时延。

时延带宽积的单位通常是比特(bit)或字节(byte),表示在网络中能够同时存在的未确认数据量。它是网络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可以用来评估网络的吞吐量和延迟特性。时延带宽积主要用于衡量网络链路的传输性能和容量

5. 往返时间RTT

RTT(Round-Trip Time)是指发送端发送数据开始,到发送端收到来自接收端的确认(接收端收到数据后便立即发送确认),总共经历的时间。

RTT不包括数据发送时间,只包括从发送端发送数据开始,到发送端收到接收端确认这段时间。
发送时间 = 数据长度 发送速率 发送时间=\frac{数据长度}{发送速率} 发送时间=发送速率数据长度

有效数据率 = 数据长度 发送时间 + R T T 有效数据率=\frac{数据长度}{发送时间+RTT} 有效数据率=发送时间+RTT数据长度

6. 利用率

利用率是指某资源的繁忙程度,即该资源被利用的时间与总时间的比值。

利用率分为信道利用率和网络利用率。

信道利用率:信道利用率是指信道有数据通过的时间与总时间的比值。

网络利用率:网络利用率是指网络中有数据通过的时间与总时间的比值,它是信道利用率的加权平均值。

信道利用率并不是越大越好,因为信道利用率过大会导致数据包丢失率增大,从而降低网络的吞吐量。因为当信道利用率过大时,数据包在传输过程中的时延也会增大,从而导致数据包在缓存中的存储时间增加,从而增大了数据包丢失的概率。

空闲时的时延D与利用率U成反比。


  1. 频域是关于信号在频率领域分布的领域。在频域中,信号以频率为自变量,通常使用频谱图或频域图表示。这种表示方式可以显示信号包含的不同频率分量的幅度和相位信息。 ↩︎

  2. 时域是信号随时间变化的领域。在时域中,信号以时间为自变量,通常用波形图表示。这种表示方式可以显示信号的振幅如何随时间变化。 ↩︎

http://www.lryc.cn/news/130525.html

相关文章:

  • BBS项目day04 文章详情页、点赞点菜、评论功能
  • el-table分页后序号连续的两种方法
  • Nginx反向代理技巧
  • kafka--kafka的基本概念-副本概念replica
  • css伪元素实现li列表圆点相连+锚点跳转悬浮窗实现
  • IronPDF for .NET Crack
  • 【C++进阶】继承、多态的详解(多态篇)
  • excel快速选择数据、选择性粘贴、冻结单元格
  • 【数仓建设系列之一】什么是数据仓库?
  • Vue2-配置脚手架、分析脚手架、render函数、ref属性、props配置项、mixin配置项、scoped样式、插件
  • VS2015项目中,MFC内存中调用DLL函数(VC6生成的示例DLL)
  • 人流目标跟踪pyqt界面_v5_deepsort
  • angular 子组件ngOnChanges监听@input传入的输入属性
  • 移植PeerTalk开源库IOS的USB通信监听服务到QT生成的FFmpeg工程
  • PHREEQC模型化学热力学理论和数据库.dat、各种模拟反应平衡反应模拟、化学动力模拟、反应迁移模拟
  • centos下使用jemalloc解决Mysql内存泄漏问题
  • 【100天精通python】Day41:python网络爬虫开发_爬虫基础入门
  • 开源和自研——机器人
  • 【AIGC 讯飞星火 | 百度AI|ChatGPT| 】智能对比
  • Wazuh安装及使用
  • docker pull 设置代理 centos
  • 仪表板展示 | DataEase看中国:2023年中国电影市场分析
  • 在APP中如何嵌入小游戏?
  • 神经网络基础-神经网络补充概念-02-逻辑回归
  • DICOM图像的常用一些参数解析
  • Java虚拟机(JVM):虚拟机栈溢出
  • MySQL流程控制
  • 智安网络|深入比较:Sass系统与源码系统的差异及选择指南
  • Day14 01-Shell脚本编程详解
  • NVIDIA GPU驱动和CUDA工具包 Linux CentOS 7 在线安装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