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设计模式--策略模式

目录

一.场景

1.1场景

2.2 何时使用

 2.3个人理解

二. 业务场景练习

 2.1业务:

2.2具体实现

2.3思路 

 三.总结

3.1策略模式的特点:

 3.2策略模式优点

3.3策略模式缺点


一.场景

1.1场景

  1. 许多相关的类仅仅是行为有异,也就是说业务代码需要根据场景不同,切换不同的实现逻辑
  2. 一个类定义了多种行为,并且这些行为在类的操作中以多个条件语句的形式出现,也就是说代码中存在大量 if else 逻辑判断

2.2 何时使用

   当一件任务可以使用不同的方式来完成,就可以使用策略模式 

 2.3个人理解

  策略模式简单理解,应该是对于同一个业务功能,在不同的场景需求下提供不同的实现逻辑,来达到动态切换业务算法,满足不同场景的目的。同时它也有另外的好处,即优化代码结构,使其脱离大量逻辑判断,对外只提供 Context上下文,让算法与实际业务代码解耦,对使用者屏蔽底层实现逻辑。

  对于我们根据不同的场景, 会定义应对不同场景相应的方法, 然而这些方法就是我们的策略, 

策略模式 UML类图如下:

 每个策略通过不同业务条件, 找到相应的算法类或逻辑类 , 最终得到想要的结果 

二. 业务场景练习

 2.1业务:

     我们出行会根据不同的交通方式,制定不同的出行方式,比如:自驾、大巴车、高铁、飞机,而每出行方式就是一个定义一个策略。

2.2具体实现

首先:定义一个出行接口

/*** 描述:出行策略接口** @author QU* @date 2023/8/10*/
public interface TripModeStrategy {void tripModeStrategy();
}

策略一:自驾出行

/*** 描述: 自驾出行** @author QU* @date 2023/8/10*/
public class CarTripStrategy implements TripModeStrategy {@Overridepublic void tripModeStrategy() {System.out.println("自驾出行,花费200元,用时6个小时");}
}

策略二:大巴出行

/*** 描述: 公交车出行** @author QU* @date 2023/8/10*/
public class BusTripStrategy implements TripModeStrategy {@Overridepublic void tripModeStrategy() {System.out.println("公交车出行,花费100元,用时8个小时");}
}

策略三:高铁出行

/*** 描述: 高铁出行** @author QU* @date 2023/8/10*/
public class HighSpeedTripStrategy implements TripModeStrategy {@Overridepublic void tripModeStrategy() {System.out.println("高铁出行,花费500元,用时2.5小时");}
}

策略四:飞机出行

/*** 描述: 飞机出行** @author QU* @date 2023/8/10*/
public class AircraftTripStrategy implements TripModeStrategy {@Overridepublic void tripModeStrategy() {System.out.println("飞机出行,花费1000元,用时1个小时");}
}

制定策略输出类

package strategy.trip;/*** 描述: 策略输出** @author QU* @date 2023/8/10*/
public class TripMode {//注入策略private TripModeStrategy tripModeStrategy;TripMode(TripModeStrategy tripModeStrategy){this.tripModeStrategy=tripModeStrategy;}//输出具体策略public void executeTripStrategy(){tripModeStrategy.tripModeStrategy();}
}

制定策略工厂

/*** 描述: 策略工厂** @author QU* @date 2023/8/10*/
public class TripStrategyFactory {/*** 定义map存放所有策略.*/private static final Map<String,TripModeStrategy> TRIP_MODE_STRATEGY_MAP=new HashMap<>();/*** 使用静态方法来加载策略到map中*/static{TRIP_MODE_STRATEGY_MAP.put(TripEnum.CAR,new CarTripStrategy());TRIP_MODE_STRATEGY_MAP.put(TripEnum.BUS,new BusTripStrategy());TRIP_MODE_STRATEGY_MAP.put(TripEnum.HIGH_SPEED,new HighSpeedTripStrategy());TRIP_MODE_STRATEGY_MAP.put(TripEnum.AIRCRAFT,new AircraftTripStrategy());}/*** 使用静态方法通过模拟客户端传接的类型(参数)** @param key 策略类型(客户端用户选择的出行方式)* @return 具体某条策略*/public static TripModeStrategy tripModeStrategy(String key){TripModeStrategy tripModeStrategy = TRIP_MODE_STRATEGY_MAP.get(key);return tripModeStrategy;}

制定出行类型(出行常量)也可以认为我们wed或实际开发项目中的客户端选择的一条策略(用户选择的出行方式)

/*** 描述: 出行常量** @author QU* @date 2023/8/10*/
public class TripEnum {public static final String CAR="car";public static final String BUS="bus";public static final String HIGH_SPEED="high_speed";public static final String AIRCRAFT="aircraft";
}

测试类:

/*** 描述: 测试出行方式** @author QU* @date 2023/8/10*/
public class TripTes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自驾TripModeStrategy tripModeStrategy = TripStrategyFactory.tripModeStrategy(TripEnum.CAR);//大巴车//tripModeStrategy = TripStrategyFactory.tripModeStrategy(TripEnum.BUS);//高铁//tripModeStrategy = TripStrategyFactory.tripModeStrategy(TripEnum.HIGH_SPEED);//飞机tripModeStrategy = TripStrategyFactory.tripModeStrategy(TripEnum.AIRCRAFT);TripMode tripMode=new TripMode(tripModeStrategy);tripMode.executeTripStrategy();}
}

运行结果:这里根据程序运行选择就近原则(最后取变量值),预测是策略四飞机出行

结果:

2.3思路 

  1. 首先根据业务制定出行策略(TripModeStrategy )
  2. 制定策略工厂将策略装进我们的静态代码块在工程启动已执行到map中,静态方法等待调用(tripModeStrategy(String key))
  3. 制定策略输出类,通过客户端选择出行方式去策略工厂中获取静态方法输出策略

 三.总结

3.1策略模式的特点:

高内聚低耦合,可扩展,遵循ocp原则(开放封闭原则)

 3.2策略模式优点

1.策略模式的功能就是通过抽象、封装来定义一系列的算法,使得这些算法可以相互替换,所以为这些算法定义一个公共的接口,以约束这些算法的功能实现。如果这些算法具有公共的功能,可以将接口变为抽象类,将公共功能放到抽象父类里面。

2.策略模式的一系列算法是可以相互替换的、是平等的,写在一起就是if-else组织结构,如果算法实现里又有条件语句,就构成了多重条件语句,可以用策略模式,避免这样的多重条件语句。

3.扩展性更好:在策略模式中扩展策略实现非常的容易,只要新增一个策略实现类,然后在使用策略实现的地方,使用这个新的策略实现就好了。

3.3策略模式缺点

1.客户端必须了解所有的策略,清楚它们的不同:

如果由客户端来决定使用何种算法,那客户端必须知道所有的策略,清楚各个策略的功能和不同,这样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但是这暴露了策略的具体实现。

2.增加了对象的数量:

由于策略模式将每个具体的算法都单独封装为一个策略类,如果可选的策略有很多的话,那对象的数量也会很多。

3.只适合偏平的算法结构:

由于策略模式的各个策略实现是平等的关系(可相互替换),实际上就构成了一个扁平的算法结构。即一个策略接口下面有多个平等的策略实现(多个策略实现是兄弟关系),并且运行时只能有一个算法被使用。这就限制了算法的使用层级,且不能被嵌套。

http://www.lryc.cn/news/124087.html

相关文章:

  • VSCode使用SSH无密码连接Ubuntu
  • 通过版本号控制强制刷新浏览器或清空浏览器缓存
  • Redis系列(二):深入解读Redis的两种持久化方式
  • CNN之图像识别
  • nvcc not found
  • pdf怎么转换成jpg图片?这几个转换方法了解一下
  • 六轴机械臂码垛货物堆叠仿真
  • text-decoration 使用
  • linux shell快速入门
  • 【Spring源码】小白速通解析Spring源码,从0到1,持续更新!
  • Unity 鼠标实现对物体的移动、缩放、旋转
  • 67Class 的基本语法
  • 企业数字化转型:无形资产占比测算(2007-2021年)
  • [centos]设置主机名
  • 华为OD真题--新学习选址--带答案
  • Qt自定义对话框
  • Python 程序设计入门(018)—— format() 函数的用法详解
  • 演进式架构
  • OCP China Day 2023:五大社区齐聚,加速开源开放创新与落地
  • 【Linux】进程间通信之管道
  • 记录一个正则表达式
  • 用于全局复根和极点查找算法的自适应网格生成器(Matlab代码实现)
  • 修改Linux中SSH的端口
  • Ansible从入门到精通【六】
  • 国企的大数据岗位方向的分析
  • 【MySQL--->数据类型】
  • Ceph部署
  • 打工日记-Vue3+Ts二次封装el-table
  • funbox3靶场渗透笔记
  • springcloud3 hystrix实现服务降级,熔断,限流以及案例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