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C++——继承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文章目录

  • 🦜1. 什么是继承
    • 🐊1.1 概念
    • 🐊1.2 格式
    • 🐊1.3 继承方式 & 访问限定符
  • 🐦2. 派生类和基类的赋值问题
  • 🦩3. 派生类和基类同名成员问题
  • 🐓4.派生类默认成员函数
    • 🐉4.1 构造函数
    • 🐉4.2 拷贝构造
    • 🐉4.3 赋值运算符重载
    • 🐉4.4 析构函数
  • 🐥5. 友元和静态成员
  • 🐧6. 多继承

🦜1. 什么是继承

🐊1.1 概念

在现实生活中,谈起继承,就会联想到继承家业、家产。

而在编程世界中,继承也是如此,一个类(称子类或者派生类),可以继承另一个类(称父类基类)的属性和行为。

//定义一个人的属性	基类
class Person
{
public:Person(string name = "Kangkang", string gender = "male", int age = 18):_name(name),_gender(gender),_age(age){cout << "Person()" << endl;}void Print(){cout << "name:" << _name << endl;cout << "gender:" << _gender << endl;cout << "age:" << _age << endl;}
protected:string _name;	//	姓名string _gender;	//	姓别int _age;	//年龄
};
//定义一个学生类,继承人的属性		子类
class Student :public Person
{
public:Student(string name = "Lihua", string gender = "female", int age = 20, int id=111):Person(name,gender,age),_stuId(id){};
protected:int _stuId;	//学号
};
int main()
{Person p;Student stu("Lisa","female",20,20230812);p.Print();stu.Print();return 0;
}

🐊1.2 格式

class 子类 : 继承方式 基类
{};

image-20230813211527815

🐊1.3 继承方式 & 访问限定符

image-20230813212440542

继承方式public继承protected继承private继承
父类public成员子类的public成员子类的protected成员子类的private成员
父类的protected成员子类的protected成员子类的protected成员子类的private成员
父类的private成员子类不可见子类不可见子类不可见

这里其实很好分辨,我们只需要取权限小的即可:public>protected>private

对于public成员,我们可以直接在类的外面访问调用,而对于protected成员,可在类里面通过this指针访问,而private成员,虽然继承到了派生类对象中,但无法访问到,也可以理解为将父类的成员设为private就是不想让其他类继承

image-20230813220139015

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一般都是采用的public继承方式

Tips:

关键字class不指定继承方式时,默认继承方式为private

而使用struct关键字时,默认继承方式为public

但这里还是建议,每次都显示继承方式

class A
{
public:void func1() { cout << "func1()" << endl; }
protected:void func2(){ cout << "func2()" << endl; }
private:void func3(){ cout << "func3()" << endl; }int _a = 0;
};
class B :public A
{
public:void Print(){this->func1();this->func2();}int _b = 1;};
int main()
{B b;b.Print();
}

🐦2. 派生类和基类的赋值问题

派生类和基类之间的赋值操作涉及到对象切片的问题。派生类的对象可以赋值给基类对象/基类指针/基类引用 ,但反过来(将基类对象赋值给派生类对象)是不合法的,因为这可能导致对象切片,即派生类对象的额外成员信息丢失

image-20230813222919821

这就好比,学习C++,C++是在C语言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可以理解问C++继承了C语言的衣钵,C++的代码可以兼容C的代码;反之,C的代码却不能却不能兼容C++。

image-20230813223945086

🦩3. 派生类和基类同名成员问题

class A
{
public:int _x=1;int _y=2;void Print(){cout << "A()" << endl;}
};
class B :public A
{
public:int _x = 3;int _y = 4;void Print(){cout << "B()" << endl;}
};
int main()
{B b;cout << b._x << endl;	// 3cout << b._y << endl;	// 4b.Print();	// B()
}

这段代码基类A和派生类B,成员名都是相同的,但我们输出发现,输出的是派生类的成员,那这里是否继承了A的这些成员呢?

image-20230813225150530

通过监视窗口发现,这里A是被B继承了,但是由于成员名相同,A被B给隐藏了,这也叫重定义

如果要访问基类的成员,可使用基类:基类成员显示访问,这也可理解问他们都有着独立的作用域

image-20230813225536058

🐓4.派生类默认成员函数

🐉4.1 构造函数

派生类的构造函数必须调用基类的构造函数来初始化继承下来的那部分成员;如果基类没有默认构造,那在派生类构造函数的初始化列表显示调用

class Person
{
public://全缺省,默认构造Person(string name = "Kangkang"):_name(name){}
protected:string _name;
};
class Student : public Person
{
public:Student(string name, int id):Person(name),_id(id){}void Print(){cout << "name:" << _name << endl;cout << "id:" << _id << endl;}
protected:int _id;
};
int main()
{Student stu("Lisa",2023);stu.Print();return 0;
}

🐉4.2 拷贝构造

派生类的拷贝构造函数必须调用基类的拷贝构造完成基类的拷贝初始化,但我们可以直接传子类对象,因为调用父类的拷贝构造时,父类会自动切片拿到父类中的对象

父类拷贝构造

Person(const Person& p):_name(p._name)
{}

子类拷贝构造

Student(const Student&stu):Person(stu._name),_id(stu._id)
{}

调用

Student stu("Lisa", 2023);
stu.Print();
Student stu2(stu);
stu2.Print();

🐉4.3 赋值运算符重载

子类的operator=必须要调用父类的operator=完成基类的复制;但是因为赋值运算符重载了=,那么子类和父类的名字都是一样,这样就造成了子类隐藏了父类的operator=。所以需要显示调用父类的operator=

//operator=
Person& operator=(const Person& p)
{if (this != &p){_name = p._name;}return *this;
}
Student& operator=(Student& stu)
{if (this != &stu){//指定调用父类Person::operator =(stu);_id = stu._id;}return *this;
}

🐉4.4 析构函数

子类的析构函数会在被调用完成后自动调用父类的析构函数清理基类成员;因为这样才能保证子类对象先清理子类成员再清理父类成员的顺序。

Tips:

切记,这里是自动调用父类的析构,所以我们不需要在子类的析构函数中调用父类的析构函数

如果这里有指针,同一块区域释放两次,会造成未定义行为

🐥5. 友元和静态成员

在继承中,友元关系是不可以被继承的,就好比咱们朋友的朋友,不一定是咱们的朋友。

对于静态成员,这里继承的是它的使用权,就比如家里有三个孩子,一个大哥哥,两个小弟弟,这个哥哥是他两“共用的”,并不会说2个弟弟必须有2个哥哥。

class A
{
public:static int _sa;int _a;
};
int A::_sa = 1;
class B :public A
{
public:int _b;
};int main()
{A a;B b;cout <<"a._a:" << &a._a << endl;cout <<"b._a:" << &b._a << endl;cout <<"a._sa:" << &A::_sa << endl;cout <<"b._sa:" << &B::_sa<< endl;
}

这里也可以验证,对于静态成员,父类和子类是共用的(可用于计算父类有多少个派生类)。

🐧6. 多继承

对于一个子类只有一个直接父类,这种关系称为单继承

//单继承
class A
{};
class B:public A
{};
class C :public B
{};

而对于一个子类有多个直接父类,这种关系称为多继承

//多继承
class A
{};
class B
{};
class C :public A, public B
{};

多继承会引发一个很麻烦的问题——菱形继承

image-20230814002934232

我们先来上代码

class A
{
public:int _a;
};
class B:public A
{
public:int _b;
};
class C :public A
{
public:int _c;
};
class D :public B, public C
{
public:int _d;
};
int main()
{D d;d._a = 1;	//errord._b = 2;return 0;
}

这段代码,直接报错,_a的指定不明确,因为D类继承了B类和C类,编译器不知道这个_a是属于继承的哪个类,从而产生二义性的问题。

image-20230814003431003

当然,前面也提到过,可以通过指定类域,来明确告诉编译器,这属于哪个类

D d;
d.B::_a = 1;
d.C::_a = 2;
d._b = 3;
d._c = 4;
d._d = 5;

这样虽然解决了二义性的问题,但是这样看的数据十分冗余,很容易分不清哪个是哪个

image-20230814004447944

为了填补这个坑,推出了一种名为虚拟继承的继承方式(仅限菱形继承使用,其他地方不要使用)

class A
{
public:int _a;
};
class B:virtual public A
{
public:int _b;
};
class C :virtual public A
{
public:int _c;
};
class D :public B, public C
{
public:int _d;
};
int main()
{D d;d.B::_a = 1;d.C::_a = 2;d._b = 3;d._c = 4;d._d = 5;d._a = 6;return 0;
}

使用虚拟继承之后,我们发现这里的_a,只有一份了,而且我们查看内存发现,数据并不是连在一起,多了一些地址

image-20230814011531088

这叫做虚基表,用来寻找基类偏移量的表,虚拟继承的派生类里面就包含了这个虚表,这个虚表记录着距离基类的偏移量,如果要用到基类的数据,加上这个距离就能找到,这样就解决了数据的二义性和数据冗余的问题。

但是在实际过程中,这个模型十分鸡肋且复杂,所以一般都不会采用这种继承方式。


多继承就属于C++语法复杂的一个体现,而继承虽然可以复用,但是继承的耦合度十分高,代码直接的依赖关系很强,这样就造成了代码的不便于维护。但又涉及到多态必须使用继承,所以在实际之中,代码要复用的话,我们得分场景。
那本期的方向就到这咯,我们下期再见,如果有下期的话。

http://www.lryc.cn/news/122566.html

相关文章:

  • openGauss学习笔记-38 openGauss 高级数据管理-游标
  • Blazor简单教程(1.1):Razor基础语法
  • Leetcode-每日一题【剑指 Offer 25. 合并两个排序的链表】
  • 前端盒子模型
  • 【ARM Cache 系列文章 9 -- ARM big.LITTLE技术】
  • 【BASH】回顾与知识点梳理(十四)
  • 乡村振兴指数与其30余个原始变量数据(2000-2022年)
  • 深入理解MySQL表的操作和管理
  • MATLAB图论合集(一)基本操作基础
  • Redis布隆过滤器的原理和应用场景,解决缓存穿透
  • 数据结构中的英文缩写和易忘的专有名词
  • Unity C# 之 Http 获取网页的 html 数据,并去掉 html 格式等相关信息
  • MODBUS TCP转CCLINK IE协议网关cclink通讯异常的处理方法
  • linux中的ifconfig和ip addr
  • 图像多目标跟踪
  • 42 | 航空公司客户价值分析
  • 第三章 图论 No.11二分图,匈牙利算法与点覆盖
  • Die2Die(D2D)和chip2chip(C2C)之间的高速互联接口
  • JAVA设计模式汇总
  • 【实战讲解】数据血缘落地实施
  • Java课题笔记~ ServletContext
  • 设备取电芯片LDR6328Q
  • Redis 事务、持久化、复制原理分析
  • 初识鸿蒙跨平台开发框架ArkUI-X
  • uniapp开发小程序-分包(微信错误码:800051)
  • n-皇后问题
  • JS如何向数组中添加数组
  • 串口通信收发项目级一
  • 设计模式之七:适配器模式与外观模式
  • FFmpeg接收UDP码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