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二叉树的遍历(先序遍历,中序遍历,后序遍历)递归与非递归算法

一、先序遍历

先序遍历:先遍历一颗树的根节点,后遍历左子树,最后遍历右子树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先序遍历序列: 1 -> 2 -> 4 -> 5 -> 3 -> 6 -> 7

题目链接

1.递归

分解子问题方法

class Solution {
public:void preOrder(TreeNode* root,vector<int>& str){if(root==NULL)return;str.push_back(root->val);preOrder(root->left,str);preOrder(root->right,str);}vector<int> preorderTraversal(TreeNode* root) {vector<int> str;preOrder(root,str);return str;}
};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非递归

思路:将一颗二叉树看做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左路节点,另一个部分是左路节点的右子树,先将二叉树的左路节点全部入栈,再依次出栈,出栈的过程中将这个节点的右子树按相同方法将左路节点全部入栈,然后依次出栈,出栈的方法与上面相同,模拟递归调用的方法实现非递归,此时的入栈顺序就是先序遍历序列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class Solution {
public:vector<int> preorderTraversal(TreeNode* root) {stack<TreeNode*> st;TreeNode* cur=root;vector<int> v;while(cur||!st.empty()){//访问一棵树的开始//  1、访问左路节点,左路节点入栈,后续一次访问左路节点的右子树while(cur){v.push_back(cur->val);st.push(cur);cur=cur->left;}//一次访问左路节点的右子树TreeNode* top=st.top();st.pop();//子问题的方式访问右子树cur=top->right;}return v;}
};

二、中序遍历

题目链接

中序遍历:先遍历一颗树的左子树,然后遍历根节点,最后遍历右子树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中序遍历序列:4 -> 2 -> 5 -> 1 -> 6 -> 3 -> 7

1.递归

递归调用分解子问题,与前序遍历递归思路相同

class Solution {
public:void inorder(TreeNode* root,vector<int>& res){if(root==NULL)return;inorder(root->left,res);res.push_back(root->val);inorder(root->right,res);}vector<int> inorderTraversal(TreeNode* root) {vector<int> res;inorder(root,res);return res;}
};

2.非递归

与前序遍历相似,前序遍历是在入栈的顺序为前序遍历序列,而中序遍历则是出栈的顺序则为中序遍历序列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class Solution {
public:vector<int> inorderTraversal(TreeNode* root) {stack<TreeNode*> st;TreeNode* cur=root;vector<int> v;while(cur||!st.empty()){//访问一棵树的开始//  1、访问左路节点,左路节点入栈,后续一次访问左路节点的右子树while(cur){st.push(cur);cur=cur->left;}//一次访问左路节点的右子树TreeNode* top=st.top();st.pop();v.push_back(top->val);//子问题的方式访问右子树cur=top->right;}return v;}
};

三、后序遍历

后序遍历:先遍历一颗树的左子树,然后遍历右子树,最后遍历根节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后续遍历序列:4 -> 5 -> 2 -> 6 -> 7 -> 3 -> 1

题目链接

1.递归

分解子问题

class Solution {
public:void postOrder(TreeNode* root,vector<int>& ret){if(root==NULL)return;postOrder(root->left,ret);postOrder(root->right,ret);ret.push_back(root->val);}vector<int> postorderTraversal(TreeNode* root) {vector<int> ret;postOrder(root,ret);return ret;}
};

2.非递归

后续遍历的非递归要比前序和中序遍历的非递归复杂一点,我们要在前面前序遍历和中序遍历非递归的算法上进行一些改进,创建一个变量prev,用来记录访问当前节点的上一个节点,如果当前左路节点的右子树为空或者已经访问过右子树就需将当前接节点出栈,此时的出栈顺序即为后续遍历序列。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class Solution {
public:vector<int> postorderTraversal(TreeNode* root) {stack<TreeNode*> st;TreeNode* cur=root;TreeNode* prev=NULL;vector<int> v;while(cur||!st.empty()){//访问一棵树的开始//  1、访问左路节点,左路节点入栈,后续一次访问左路节点的右子树while(cur){st.push(cur);cur=cur->left;}TreeNode* top=st.top();//一个节点右子树为空或者上一个访问节点是右子树的根,说明右子树访问过滤,可以访问根节点了if(top->right==nullptr||top->right==prev){prev=top;v.push_back(top->val);st.pop();}else cur=top->right;}return v;}
};
http://www.lryc.cn/news/109166.html

相关文章:

  • 【LeetCode】516. 最长回文子序列
  • Java 集合框架
  • 遇到多人协作,我们该用git如何应对?(版本二)
  • Flutter iOS 集成使用 fluter boost
  • node.js相关的npm包的集合
  • Android Ble蓝牙App(二)连接与发现服务
  • Android 自定义按钮(可滑动、点击)
  • mac录屏怎么打开?很简单,让我来教你!
  • Stable Diffusion AI绘画学习指南【插件安装设置】
  • APP开发中的性能优化:提升用户满意度的关键
  • Golang 切片 常用方法
  • 【Linux后端服务器开发】poll/epoll多路转接IO服务器
  • 【设计模式——学习笔记】23种设计模式——命令模式Command(原理讲解+应用场景介绍+案例介绍+Java代码实现)
  • Rust中的高吞吐量流处理
  • 探索编程世界的宝藏:程序员必掌握的20大算法
  • Android NFC通信示例
  • 2023年08月IDE流行度最新排名
  • 使用Beego和MySQL实现帖子和评论的应用,并进行接口测试(附源码和代码深度剖析)
  • 物联网潜在的巨大价值在于大数据分析
  • SSL原理详解
  • linux下的etc目录代表什么意思
  • iOS 两种方式设置状态栏
  • html5:webSocket 基础使用
  • html学习10-----总结(完)
  • Spring使用P命名空间实现注入数值信息-----Spring框架
  • windows环境下安装RabbitMQ
  • Java源码规则引擎:jvs-rules决策流的自定义权限控制
  • Python-字符串的世界
  • 使用上 Spring 的事件机制
  • Linux安装Q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