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MBA拓展有感-见好就收,还是挑战到底?MBA拓展有感-见好就收,还是挑战到底?

今天看到新闻提到某位坚持了14年高考的同学滑档,让人心生感叹:无论在日常工作还是生活中,选择都是非常重要的。不由想起前段时间我参加研究生新生拓展时的一些感悟,和大家分享一下。

事情的起因是拓展活动中的一个分队竞技类的活动,叫做集体堆积木,就是下面图中10几个人一人拉着一根绳,齐心协力把积木搬运到指定位置后一层层堆起来,哪个小组在最短的时间里堆到10块就获胜,当所有参赛队伍都不够10块时,块数多的获胜。

可爱的组员们一起在努力堆积木

比赛开始,我们小组很快就堆到了6块,准备挑战第7块,由于积木堆晃动,尝试了两三次才成功,此时距离比赛结束还有1分钟,在观察了其他两个小组的进度后(一组在堆第5块,一组在堆第4块),我们小组对于是否继续堆第7块产生了分歧:究竟是冒险冲击7块、失败0块还是保住6块的成绩,确保我们拿至少第一或者第2名?

经过商讨后我们选择把第7块抬了起来,保持在没有完全放下去的状态,同时观察其他团队进展。在倒数10秒的时候,竞争对手们一组堆到6块,另一组是5块,此时我们最终决定不挑战第7块,于是我们以本场并列第一的名次拿到了第一名的积分,这个积分也为我们最后拿到总成绩第一奠定基础。

比赛结束后我们小组决定继续挑战刚才没有放下去的第7块,看到底能不能放得稳?会不会就轰然倒塌?经过大家的努力,第7块稳稳地堆了上去,大家纷纷说“还是谨慎了”,欢呼合影后把积木收起来了。

转折就在这时发生了,旁边一组看到我们在继续挑战,他们小组迅速招呼人手也开始继续堆,但是他们没有堆完第7块就停止,而是继续尝试第8块,第9块,第10块,一直到挑战第11块,此时队伍中身材娇小的姑娘已经要垫脚才能够把积木挪到最顶端,周围微观的同学也在为他们加油鼓劲,为他们的成功感到欣喜,全场的气氛达到了最高潮。

而正是这样的一个转折,让我不禁反思:为什么我们在堆完了第7块就停止了?为什么比赛中我们小组没有尝试第7块来挑战获得第一名,而不是并列第一名?所有人都没有意识到,我们是不是应该试一下我们的极限在哪里?为什么他们小组就会选择去继续挑战?这中间的差距到底在哪里?由此就引出了今天我想讨论的话题。

见好就收,还是挑战到底?

这个话题和【产品经理日记01】 马上做还是等一下?类似,其实也并不是一个非黑即白的问题,我试着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聊聊自己的感悟:

从竞赛结果来看:参考竞赛项目进行的实况,我们组选择“见好就收”,是风险较低且能保障部分经济利益的抉择,除了出现最后10秒钟另一个组挑战成功第7块这一种情况外,几乎100%确保我们组能够拿到第一名,而如果选择“挑战到底”,第7块挑战成功则单独第一名,失败则最后一名,利益提升微小但风险巨大。纯就比赛而言,我们的选择可以认为是正确的。类似的场景也较普遍,例如下图中国外非常出名的百万奖金大挑战综艺节目。

从追求卓越来看:我们在拿到第一名结束竞赛后,选择继续尝试完成第7块的挑战是我们对于没能在竞赛中尝试的遗憾下意识的自我修复,但挑战成功后我们组所有人没有人意识到我们或许还能做的更好,还可以继续尝试挑战自己的极限。而另一组同学却意识到了并且用行为做出了表率,为此我觉得我们可以做的更好。

从产品交付来看:我们日常是不是也经常遇到类似的情况,在进行产品功能设计、交互设计、通用性设计等方面,满足于够用,见好就收,只要业务侧需求被满足,产品功能能用就够了,至于是不是可以将功能逻辑设计的更完备、交互体验设计更符合用户动线和习惯、对于可复用的能力做好通用性设计等等就都抛在脑后了?如果存在类似的情况,或许可以提醒下自己,在这时选择“见好就收”,还是“挑战到底”?

......

类似情况我们会不断地遇到,我个人目前会倾向只要条件允许,尽力去挑战,因为这一瞬间的抉择,没有选择挑战,有可能会成为心中一直过不去的“意难平”,而错过这个尝试的时机,你可能再也无法重来,也无从得知自己是否能够做到。

【结语】人生应该要勇于挑战,在挑战中努力,在挑战中欢呼,在挑战中失落,但那都是难能可贵的成长经历。哪怕仅是为了让自己在未来的某个时点不因当时的怯懦、犹豫没能勇敢尝试而后悔,也要鼓起勇气去挑战!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希望点赞关注评论,我们一同交流,共同进步。

http://www.lryc.cn/news/104220.html

相关文章:

  • 综合布线系统光缆分类及其特点?
  • 前端构建(打包)工具发展史
  • 【数据可视化】(一)数据可视化概述
  • GoogleLeNet Inception V2 V3
  • 【css】背景图片附着
  • 解决运行flutter doctor --android-licenses时报错
  • 在使用Python爬虫时遇到503 Service Unavailable错误解决办法汇总
  • 小研究 - 主动式微服务细粒度弹性缩放算法研究(一)
  • 【LeetCode】215.数组中的第K个最大元素
  • MySQL学习记录:第七章 存储过程和函数
  • Docker中gitlab以及gitlab-runner的安装与使用
  • 一起学SF框架系列5.12-spring-beans-数据绑定dataBinding
  • 火热报名中 | 赛宁独家技术支持第七届“蓝帽杯”网络安全技能大赛
  • 无涯教程-jQuery - Ajax Tutorial函数
  • Android日志
  • 【Golang 接口自动化08】使用标准库httptest完成HTTP请求的Mock测试
  • SpringBoot自定义注解 + AOP+分布式Redis 防止重复提交
  • 3.yum安装分布式LNMP--剧本
  • 论文笔记:Fine-Grained Urban Flow Prediction
  • 系统集成|第八章(笔记)
  • 【分布式】分布式唯一 ID 的 几种生成方案以及优缺点snowflake优化方案
  • FFmpeg5.0源码阅读——av_interleaved_write_frame
  • 力扣 70. 爬楼梯
  • AVFoundation - 媒体捕捉
  • 【新版系统架构补充】-嵌入式技术
  • fpga开发--蜂鸣器发出连续不同的音调
  • Redis 主从同步原理
  • opencv-28 自适应阈值处理-cv2.adaptiveThreshold()
  • Java泛型5——泛型通配符
  • 牛客 AB25 ranko的手表 JAVA 枚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