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article >正文

服务端定时器的学习(一)

一、定时器

1、定时器是什么?

定时器不仅存在于硬件领域,在软件层面(客户端、网页和服务端)也普遍应用,核心功能都是高效管理大量延时任务。不同应用场景下,其实现方式和使用方法有所差异。

2、定时器解决了什么问题?

可以定期清理缓存,定时备份数据,在服务器负载较大时,自动执行一些重要的功能,提高服务器的效率和稳定性。

3、是怎么解决的?

  • 组织大量延时任务的数据结构(容器)
  • 触发最近将超时的任务的机制

4、实现方式:

  • 对任务按触发时间进行排序:红黑树(map,set,multimap,multiset)–nginx,最小堆–libevent,libev,go,应用在单线程场景下
    • 1、触发时刻作为key,任务作为val
    • 2、快速找到最近要超时的任务
    • 3、触发后要删除该任务且支持随时删除任务
    • 4、允许相同时刻触发任务
  • 对执行顺序进行组织:时间轮,针对当前时间指针做偏移。–netty,skynet,kafka,应用在多线程场景下

5、有哪些常用触发机制?

  • I/O多路复用的最后一个超时参数
  • 将定时器转化为io处理,timerfd

6、使用场景

  • 与网络模块协同处理
  • 基于事件驱动业务开展
  • 除了协同网络处理,复用系统调用

二、具体实现

1、采用红黑树,对任务按触发时间进行排序

  • map<key, value>: 以key存触发时间,value存任务,那么可能存在多个同一时刻的任务,不选
  • multimap<key, value>:可能存储重复的值,然后操作起来比较麻烦,不选
  • set: 不可能出现重复的,可以
    那么以一个自定义结构作为key值进行存储,并且按触发时间进行排序
typedef struct TimerNode_S{time_t expire;//过期时间uint64_t id;    //由于可能存在多个定时器在同一时间过期,所以需要一个唯一标识}TimerNode_S;bool operator < (const TimerNode_S& lhd, const TimerNode_S& rhd)
{if(lhd.expire < rhd.expire){return true;}else if(lhd.expire > rhd.expire){return false;}else{      //如果相等,谁先插入,谁就先执行return lhd.id < rhd.id;}
}set<TimerNode, less<>> timeouts;

2、计算最近触发的定时任务离当前还有多久?

time_t TimeOut() 
{auto iter = timeouts.begin();if (iter == timeouts.end()) {return -1;}time_t t = iter->expire - GetTick();return t > 0 ? t : 0;
}

3、获取当前时间

/**
* @brief 获取当前时间的时间戳(以毫秒为单位)
*
* 使用 std::chrono::steady_clock 获取从系统启动到当前的时间
* std::chrono::system_clock,受系统时间影响,可能会被修改
*
* @return 返回当前时间的时间戳(以毫秒为单位)
*/
static inline time_t GetTick()                  
{return chrono::duration_cast<chrono::milliseconds>(chrono::steady_clock::now().time_since_epoch()).count();   
}

4、添加定时器

/**
* @brief 添加定时器
*
* 将一个定时器节点添加到定时器列表中,并返回该节点的标识。
*
* @param msec 定时器超时时间,单位为毫秒
* @param cb 定时器超时时执行的回调函数
*
* @return 返回定时器的标识,类型为 TimerNode_S
*/
TimerNode_S AddTimer(int msec, TimerNode::Callback cb)
{time_t expire = GetTick() + msec;       //过期时间if(timeouts.empty() || expire <= timeouts.crbegin()->expire){auto pairs = timeouts.emplace(GetID(), expire, move(cb));return static_cast<TimerNode_S>(*pairs.first);}auto ele = timeouts.emplace_hint(timeouts.crbegin().base(), GetID(), expire, move(cb));return static_cast<TimerNode_S>(*ele);
}

5、删除定时器

/**
* @brief 删除定时器节点
*
* 从定时器集合中删除指定的定时器节点。
*
* @param node 需要删除的定时器节点
*/
void DelTimer(TimerNode_S& node)
{auto iter = timeouts.find(node);if(iter != timeouts.end()){timeouts.erase(iter);}
}

6、处理定时器任务

/**
* @brief 处理超时事件
*
* 该函数遍历超时事件列表,对于已超时的每个事件,调用其回调函数进行处理,并从列表中移除该事件。
*
* @param now 当前时间戳
*/
void HandleTimeout(time_t now)
{auto iter = timeouts.begin();while(iter != timeouts.end() && iter->expire <= now){iter->cb(*iter);iter = timeouts.erase(iter);}
}struct epoll_event evs[64] = {0};
while(true){int n = epoll_wait(epfd, evs, 64, timer->TimeOut());time_t now = CTimer::GetTick();for(int j = 0; j < n; ++j){cout<<"epoll_wait:"<<endl;}timer->HandleTimeout(now);
}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以上是采用I/O多路复用的最后一个超时参数,接下来更换成timerfd

7、主要调用的函数

/*
*功能:创建定时器
*clockfd: CLOCK_REALTIME-系统实时时钟,与系统时间同步,受用户手动修改时间影响。CLOCK_MONOTONIC-单调递增时钟,自系统启动以来的时间,不受系统时间调整的影响
*flags:TFD_NONBLOCK(非阻塞模式)和 TFD_CLOEXEC(在 exec 调用时自动关闭文件描述符)          
*
*/
timerfd_create(int clockfd, int flags);/*
* 功能:用于设置定时器的初始超时时间和后续周期时间
* fd:timerfd
* flags: 控制定时器行为的标志:
*       0-------绝对时间
*       TFD_TIMER_ABSTIME------表示相对时间
* new_value: 指定了定时器的初始超时时间和(可选的)后续周期时间
* old_value: 用于恢复定时器到之前的状态,常设为nullptr
*/
int timerfd_settime(int fd, int flags, const struct itimerspec *new_value, struct itimerspec *old_value);

8、将之前的计算触发时间的方式改成timerfd

void UpdateTimerfd(const int fd) {struct timespec abstime;auto iter = timeouts.begin();if (iter != timeouts.end()) {abstime.tv_sec = iter->expire / 1000;abstime.tv_nsec = (iter->expire % 1000) * 1000000;} else {abstime.tv_sec = 0;abstime.tv_nsec = 0;}struct itimerspec its = {.it_interval = {},.it_value = abstime};timerfd_settime(fd, TFD_TIMER_ABSTIME, &its, nullptr);
}int tfd = timerfd_create(CLOCK_MONOTONIC, 0);struct epoll_event evs[64] = {0};
while(true){timer->UpdateTimerfd(tfd);int n = epoll_wait(epfd, evs, 64, -1);time_t now = CTimer::GetTick();for(int j = 0; j < n; ++j){cout<<"epoll_wait:"<<endl;}timer->HandleTimeout(now);
}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三、总结

  • 定时器在程序中无处不在,无论是硬件,还是网页,客户端,服务端等。
  • 在服务端上合理地使用定时器,能提高服务器的效率和稳定性,如定时清理缓存,在服务器高负载情况下,自动执行一些重要的任务等。
  • 定时器的数据结构多种多样,有根据触发时间排序的红黑树,最小堆,也有根据执行顺序的时间轮。
  • 服务端常与网络模块协同处理
  • 服务端常基于事件驱动业务开展
  • 服务端除了协同网络处理,复用系统调用

代码:
Code
0voice·Github

http://www.lryc.cn/news/2401033.html

相关文章:

  • 【前端】vue 防抖和节流
  • Modbus转EtherNET IP网关开启节能改造新范式
  • Android高级开发第四篇 - JNI性能优化技巧和高级调试方法
  • 【PCB工艺】绘制原理图 + PCB设计大纲:最小核心板STM32F103ZET6
  • C#入门学习笔记 #7(传值/引用/输出/数组/具名/可选参数、扩展方法(this参数))
  • 【DeepSeek】【Dify】:用 Dify 对话流+标题关键词注入,让 RAG 准确率飞跃
  • DELETE 与 TRUNCATE、DROP 的区别
  • yFiles:专业级图可视化终极解决方案
  • VSCode 工作区配置文件通用模板创建脚本
  • echarts显示/隐藏标签的同时,始终显示饼图中间文字
  • 【Spring AI】调用 DeepSeek 实现问答聊天
  • Java消息队列与安全实战:谢飞机的烧饼摊故事
  • parquet :开源的列式存储文件格式
  • SpringBoot关于文件上传超出大小限制--设置了全局异常但是没有正常捕获的情况+捕获后没有正常响应返给前端
  • 【Go语言】Ebiten游戏库开发者文档 (v2.8.8)
  • Spring Boot应用开发实战
  • 实验设计与分析(第6版,Montgomery著,傅珏生译) 第9章三水平和混合水平析因设计与分式析因设计9.5节思考题9.1 R语言解题
  • Pycharm 配置解释器
  • learn react course
  • SQL进阶之旅 Day 11:复杂JOIN查询优化
  • web第八次课后作业--分层解耦
  • MySQL 事务深度解析:面试核心知识点与实战
  • 使用Redis作为缓存,提高MongoDB的读写速度
  • 【图片自动识别改名】识别图片中的文字并批量改名的工具,根据文字对图片批量改名,基于QT和腾讯OCR识别的实现方案
  • Kafka消息队列笔记
  • 机器人变量类型与配置
  • nssm配置springboot项目环境,注册为windows服务
  • 20-项目部署(Docker)
  • Python学习(6) ----- Python2和Python3的区别
  • 零基础安装 Python 教程:从下载到环境配置一步到位(支持 VSCode 和 PyCharm)与常用操作系统操作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