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article >正文

卷积神经网络中的局部卷积:原理、对比与应用解析

【内容摘要】
本文聚焦卷积神经网络中的局部卷积,重点解析全连接局部连接全卷积局部卷积四种连接方式的差异,结合人脸识别任务案例,阐述局部卷积的应用场景及优势,为理解卷积网络连接机制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 局部卷积 全连接 全卷积 权重共享 人脸识别 神经网络 连接方式


一、局部卷积概述

大多数神经网络中高层网络通常会采用全连接层,通过多对多的连接方式对特征进行全局汇总,以有效地提取全局信息 全连接的方式需要大量的参数,是神经网络中最占资源的部分之一。因此,局部连接(仅在局部区域范围内产生神经元连接)成为减少参数量的有效手段。本文将重点介绍全连接局部连接全卷积局部卷积四种不同连接方式,并结合实际应用场景展开分析。

二、四种连接方式对比

根据卷积操作的作用范围,可将连接方式分为全卷积局部卷积。实际上,全卷积即标准卷积,而局部卷积(又称平铺卷积或非共享卷积)是局部连接全卷积的折中。卷积网络中连接方式的对比如表1所示:

连接方式定义示意图参数共享参数量特征提取特点
全连接每个神经元与前一层所有神经元连接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极大(输入×输出神经元数)全局特征汇总,但参数量高
局部连接每个神经元仅与前一层局部区域神经元连接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中等(局部区域大小×输出神经元数)局部特征提取,参数量降低
全卷积(标准卷积)在输入特征全局范围内使用相同卷积核滑动计算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全局共享极小(卷积核大小×卷积核数量)局部特征提取+参数共享,高效泛化
局部卷积(平铺卷积)局部区域内使用独立卷积核,不同区域参数不共享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局部不共享较高(局部区域大小×输出神经元数×区域数)适应局部特征差异,保留位置信息

三、局部卷积的应用:人脸识别任务

并非所有卷积都进行权重共享,在某些特定任务(如人脸识别)中,局部卷积(非权重共享卷积)能更好地适应特征需求。以下通过人脸识别任务详细说明。

3.1 人脸识别中的局部卷积设计

人脸识别任务中,通常会在网络中间层加入局部卷积(不采用权重共享全卷积),其核心作用是通过三维模型对齐人脸,使CNN能更精准地提取特征。如图1所示(人脸识别中的局部卷积结构),经过三维对齐后的人脸图像大小统一为152×152,输入至特定网络结构中。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该结构的具体参数如下:

  • C1层:卷积层,使用32个11×11×3的卷积核;
  • M2层:最大池化层,池化核3×3,步长2;
  • C3层:卷积层,使用16个9×9的卷积核;
  • L4 - L6层局部卷积层,分别使用16个9×9、7×7、5×5的卷积核(参数不共享);
  • F7层全连接层,输出4096维特征;
  • softmax层:输出4030维分类结果。
3.2 局部卷积在人脸识别中的优势

C1M2C3层主要用于提取低层次特征(如简单边缘、纹理),而中间L4 - L6层采用局部卷积的原因如下:

  1. 局部特征差异性:对齐后的人脸图像中,不同区域(如眼睛、鼻子、嘴巴)的统计特征差异显著,若使用权重共享的全卷积,会丢失局部特异性信息;
  2. 计算效率平衡:不共享的卷积核仅增加训练时的计算量,推理时特征计算量与标准卷积一致;
  3. 数据需求适配:尽管局部卷积需要更多训练参数(因不共享权重),但通过增加数据集样本量可有效提升模型效果。

四、总结

局部卷积作为全连接全卷积的折中方案,在需要保留局部特征差异性的任务(如人脸识别)中具有独特优势。通过对比四种连接方式的特性,结合实际应用场景的需求,合理选择局部卷积可在参数量与特征提取能力之间取得平衡,为卷积神经网络的优化提供新的思路。

http://www.lryc.cn/news/2384275.html

相关文章:

  • 重拾童年,用 CodeBuddy 做自己的快乐创作者
  • MyBatis-Plus的自带分页方法生成的SQL失败:The error occurred while setting parameters
  • Redis 的速度为什么这么快
  • HarmonyOS实战:自定义时间选择器
  • Flannel后端为UDP模式下,分析数据包的发送方式——tun设备(三)
  • 6:OpenCV—图像滤波
  • pytorch语法学习
  • 5:OpenCV—图像亮度、对比度变换
  • Oracle 的V$ACTIVE_SESSION_HISTORY 视图
  • redis数据持久化和配置-13(配置 AOF:Appendfsync 策略)
  • 【Python 算法零基础 4.排序 ② 冒泡排序】
  • Python:操作Excel设置行高和列宽
  • docker-volume-backup 备份 ragflow volumes
  • Axure设计数字乡村可视化大屏:从布局到交互的实战经验分享
  • 算法第26天 | 贪心算法、455.分发饼干、376. 摆动序列、 53. 最大子序和
  • PDF处理控件Aspose.PDF教程:以编程方式将 PDF 导出为 JPG
  • Vue3+ElementPlus 开箱即用后台管理系统,支持白天黑夜主题切换,通用管理组件,
  • AI大模型应用之评测篇
  • 力扣小题, 力扣113.路径总和II力扣.111二叉树的最小深度 力扣.221最大正方形力扣5.最长回文子串更加优秀的算法:中心扩展算法
  • el-form elform 对齐方式调整
  • JESD204 ip核使用与例程分析(二)
  • Linux shell 正则表达式高效使用
  • 50天50个小项目 (Vue3 + Tailwindcss V4) ✨ | Blurry Loading (毛玻璃加载)
  • C#中的ThreadStart委托
  • GPU加速Kubernetes集群助力音视频转码与AI工作负载扩展
  • LeetCode[222]完全二叉树的节点个数
  • DPDK 技术详解:榨干网络性能的“瑞士军刀”
  • anaconda的c++环境与ros2需要的系统变量c++环境冲突
  • Docker 疑难杂症解决指南大纲
  • 深入解析Spring Boot与Kafka集成:构建高效消息驱动微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