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redis持久化之AOF(Append Only File)及其总结

1.是什么?

以日志的形式来记录每个写操作,将redis执行过的所有写指令记录下来(读操作不记录),只许追加文件但不可以改写文件,redis启动之初会读取该文件重新构建数据,换言之,redis重启的话就根据日志文件的内容将写指令从前到后执行一次以完成数据的恢复工作

2.Aof保存的是appendonly.aof文件

3.配置位置

4.AOP启动、修复、恢复

①正常恢复

启动:设置yes,修改默认的appendonly no,改为yes

将有数据的aof文件复制一份保存到对应目录(config get dir)

恢复:重启redis然后重新加载

②异常恢复

启动:设置yes,修改默认的appendonly no,该为yes

备份被写坏的AOF文件

修复:redis-check-aof  --fix 进行修复

恢复:重启redis然后重新加载

5.rewrite

①是什么?

AOF采用文件追加的方式,文件会越来越大为避免出现此种情况,新增了重写机制,当AOF文件的大小超过所设定的阈值时,redis就会启动AOF文件的内容压缩,只保留可以恢复数据的最小指令集,可以使用bgrewriteaof

②原理

AOF文件持续增长而过大时,会fork出一条新进程来将文件重写(也是先写临时文件最后再rename),遍历新进程的内存中的数据,每条记录有一条set语句。重写aof文件的操作,并没有读取旧的aof文件,而是将整个内存中的数据库内容用命令方式重写了一个新的aof文件,这点和快照有点类似。

③触发机制

redis会记录上次重写时的AOF大小,默认配置是当AOF文件大小是上次rewrite后大小的一倍且文件大于64M时触发

6.优势

每修改同步:appendfsync always 同步持久化 每次发生数据变更会被立即记录到磁盘 性能较差但数据完整性比较好

每秒同步:appendfsync everysec 异步操作,每秒记录 如果有一秒内宕机,有数据丢失

不同步:appendfsync no 从不同步

7.劣势

相同数据集的数据而言aof文件要远大于rdb文件,恢复速度慢于rdb

aof运行效率要慢于rdb,每秒同步策略效率较好,不同步效率和rdb相同

8总结

aof的持久化过程

默认情况下,是没有redis_aof.conf的配置文件的,所以我们需要复制一份,即执行命令cp redis.conf redis_aof.conf,然后我们vim /myredis/redis_aof.conf 进入里面对appendonly no进行修改,改为appendonly yes,然后启动程序并设置数据,命令如下:

root@ubuntu:/usr/local/bin# redis-server /myredis/redis_aof.conf 
root@ubuntu:/usr/local/bin# redis-cli -p 6379
127.0.0.1:6379> keys *
(empty list or set)
127.0.0.1:6379> set k1 v1 
OK
127.0.0.1:6379> set k2 v2
OK
127.0.0.1:6379> set k3 v3
OK
127.0.0.1:6379> FLUSHALL
OK
127.0.0.1:6379> SHUTDOWN
not connected> exit
此时数据保存至appendonly.aof文件,然后我们打开另外一个新的terminal窗口,用cat appendonly.aof命令如下:
root@ubuntu:/usr/local/bin# cat appendonly.aof 
*2
$6
SELECT
$1
0
*3
$3
set
$2
k1
$2
v1
*3
$3
set
$2
k2
$2
v2
*3
$3
set
$2
k3
$2
v3
*1
$8
FLUSHALL

然后我们再次重启服务,用keys *查看数据,发现没有数据,什么原因呢?是因为我们在写flushall命令的时候一并写入到了appendonly.aof文件中,如上所示,于是我们进入到appendonly.aof文件中,用命令dd删除掉flushall,再次重启,就可以显示数据,后来我们又用vim appendonly.aof,进入里面瞎写了一些数据,然后重新启动服务,会发现
root@ubuntu:/usr/local/bin# redis-server /myredis/redis_aof.conf 
root@ubuntu:/usr/local/bin# redis-cli -p 6379
Could not connect to Redis at 127.0.0.1:6379: Connection refused
not connected> 
那是因为刚刚在 appendonly.aof中乱加入一些字符,所以一启动就报错,这说明了先启动aof配置文件(因为dump.rdb没有进行更改),同时也说明了两者可以共存。那么该如何进行修复呢?
root@ubuntu:/usr/local/bin# redis-check-aof --fix  appendonly.aof 
0x              6e: Expected prefix 'a', got: '*'
AOF analyzed: size=151, ok_up_to=110, diff=41
This will shrink the AOF from 151 bytes, with 41 bytes, to 110 bytes
Continue? [y/N]: y
Successfully truncated AOF
于是,我们重新启动
root@ubuntu:/usr/local/bin# redis-server /myredis/redis_aof.conf 
root@ubuntu:/usr/local/bin# redis-cli -p 6379
127.0.0.1:6379> keys *
1) "k3"
2) "k2"
3) "k1"
总结:

RDB持久化方式能够在指定的时间间隔能对你的数据进行快照存储。

AOF持久化方式记录每次对服务器写的操作,当服务器重启的时候会重新执行这些命令来恢复原始的数据,AOF命令以redis协议追加保存每次写的操作到文件末尾,redis还能对AOF文件进行后台重写,使得AOF文件的体积还不至于过大。

只做缓存:如果你希望你的数据在服务器运行的时候存在,你也可以不使用任何形式的持久化方式。

同时开启两种持久化方式:

①在这种情况下,当redis重启的时候会优先载入AOF文件来恢复原始数据,因为在通常情况下AOF文件保存的数据集要比RDB文件保存的数据集要完整。

②RDB的数据不实时,同时使用两者时服务器重启也只会找AOF文件,那要不要使用AOF呢?作者建议不要,因为RDB更适合用于备份数据库(AOF在不断变化不好备份),快速重启,而且不会有AOF可能潜在的bug,留着作为一个万一的手段。
————————————————
版权声明:本文为CSDN博主「kfengqingyangk」的原创文章,遵循CC 4.0 BY-SA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kfengqingyangk/article/details/53454309

http://www.lryc.cn/news/8062.html

相关文章:

  • LeetCode 刷题之队列
  • 互联网摸鱼日报(2023-02-15)
  • 聊聊外包和远程项目的敏捷管理(合辑共7篇)
  • 2023-2-15 刷题情况
  • 汉诺塔递归算法精讲
  • vue的$nextTick的原理
  • 前端学习第一阶段——第五章CSS(下)
  • 基于django搭建简单的个人博客
  • JVM解释器与JIT编译器如何并存?
  • 生产者消费者模型
  • mysql索引--实例
  • 浅聊一下,可中断锁(ReentrantLock)
  • 关于Arcgis林业数据处理的62个常用技巧
  • 一些NLP术语
  • Session详解,学习 Session对象一篇文章就够了
  • Java——不同的子序列
  • Git 基本操作之Git GUI界面和git命令行如何选择
  • Python编程 动态爱心
  • JavaScript :基础语法
  • buu [AFCTF2018]Single 1
  • Linux C++ 200行完成线程池类
  • C语言指针剖析(初阶) 最详细!
  • AcWing语法基础课笔记 第三章 C++中的循环结构
  • A simple freeD tracking protocol implementation written in golang
  • 简约精美电商小程序【源码好优多】
  • 全网详解 .npmrc 配置文件:比如.npmrc的优先级、命令行,如何配置.npmrc以及npm常用命令等
  • 从0开始学python -31
  • Jenkins的使用教程
  • 1.Maven的坐标和依赖
  • Jenkins 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