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计算机基础 | 网络篇 | TCP/IP 四层模型

前沿:撰写博客的目的是为了再刷时回顾进一步完善,其次才是以教为学,所以如果有些博客写的较简陋,是为了保持进度不得已而为之,还请大家多多见谅。

一、OSI 七层模型

参考文章:OSI 和 TCP/IP 网络分层模型详解(基础)

先挖个坑,下次补。

二、TCP/IP 四层模型(寄快递)

 参考文章:OSI 和 TCP/IP 网络分层模型详解(基础)

应用层(填快递单)→传输层(运输中心)→网络层(长途运输)→网络接口层(快递网点)

1.应用层

为什么有应用层?

应用层相对应于OSI七层模型的应用层、表示层和会话层

应用层主要提供两个终端设备间的信息交互,定义了信息交换的格式,根据用户传输的数据类型生成相应的报文。

这个过程相当于我们平时去寄快件时要填的快递单,按照要求填写快件类型和地址等信息。

应用层有:HTTP、FTP、DNS(端口);

2.传输层

传输层有通用的数据传输服务,应用层传输的报文虽个不相同,但其都是按照相应的规则生成,所以都能使用传输层的通用网络协议进行传送。

主要使用两种协议有传输控制协议TCP(Transmisson Control Protocol)和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

使用UDP,会生成相应的用户数据报,其特点为效率高;但其不安全,是无连接的,即无需确认被传输方是否存在就直接传输,所以其效率高,但其传输一般是较小的数据。

而TCP的特点就是可靠,即面向对象传递,会先确认被传输方是否能够传输,再进行传输,所以效率相对较慢。

为什么该过程相当于运输中心呢?运输中心从各个点中收集到不同类型的快件,但其都有按照规则撰写的快递单,能够按照信息选择相应的快递公司进行输送。

3.网络层

网络层为分组交换网上的不同主机提供通信服务;主要涉及到的常见协议:IP、ARP和NAT。

其在接受到传输层的数据,将其分组和包进行运输,因为其使用了IP协议,所以生成的分组称为IP报;并且会确认合适的路由,即具体地址;

这个过程相当于快件长途运输:将大快件分成几个小快件,或将寄往相同地址的快件放到同一个运输货车一同运输,此时还会确认收件人具体的地址如何到达。

4.网络接口层

网络接口层相对于OSI七层模型的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主要为了将网络层传输下来的IP数据报(分的组合包)组装成帧,同时避免物理设备的不同导致传输过程的损失,所以会针对不同的物理接收设备转换传输形式,即通过实现相邻计算机节点之间比特流的透明传送。

这个过程相对于寄到小区的快递点(菜鸟驿站)中,将你的包裹与同组包裹分开,快递点再根据你家的地址,选择使用电动车or小货车来确保货物安全送达你家。

其他知识

结尾

参考文章

http://www.lryc.cn/news/7670.html

相关文章:

  • 实时数据仓库
  • leetcode 1250. 检查「好数组」
  • JDK动态代理和CGLib动态代理的区别
  • Leetcode.1250 检查「好数组」
  • WMS系统推荐,如何选到适合企业的仓库管理系统
  • C语言的期末复习
  • 强化学习之DQN论文介绍
  • 使用luaBridge添加自己的C++脚本插件能力
  • 再拾起博客
  • Mybatis流式游标查询-大数据DB查询OOM查询问题
  • 以before为例 完成一个aop代理强化方法案例
  •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之Java基础复习笔记
  • MyBatisPlus
  • 【C语言】编程初学者入门训练(11)
  • HTTP 1.1响应码
  • 常用设计模式介绍
  • 关于货物物品横竖摆放的问题
  • 人员定位需求多,场景目标各不同
  • 怎么解决首屏加载速度过慢的问题
  • 3d视觉相关论文阅读目录汇总
  • 最简单的计算机视觉
  • 泛微采知连,为组织提供安全、合规、智能的数字化文控系统
  • Python if else对缩进的要求
  • java常用设计模式
  • 死锁(5.1)
  • Python 之 Matplotlib 第一个绘图程序和基本方法
  • 数据结构与算法(一):概述
  • Spring3之Bean的属性详解
  • C语言之结构体内存的计算
  • Java网络编程之UDP和TCP套接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