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编程思想、方法论和架构的类型及应用

概要

编程思想是指在编写代码时所采用的基本思维方式和方法论。

分类

编程思想

编程思想为软件开发提供了思维范式和指导思路,例如面向对象思想、函数式编程思想等,它们帮助程序员更好地抽象问题、组织代码、提高代码复用性和可维护性,包括一下几种

  1. 面向对象编程(Object-Oriented Programming,简称OOP):把数据和对数据的操作封装在一起,通过类和对象的概念实现模块化、可重用的代码设计。

  1. 面向过程编程(Procedural Programming):强调程序的执行顺序,以及函数和过程的封装,便于模块化、可重用的代码设计。

  1. 面向切面编程(Aspect-Oriented Programming,简称AOP):通过在代码中插入切面(Aspect)来实现对横切关注点的集中处理,例如日志、事务、安全等。

  1. 面向服务编程(Service-Oriented Programming,简称SOP):通过定义和管理服务的方式实现应用程序的解耦、可扩展性和可重用性。

  1. 函数式编程(Functional Programming):强调函数的纯粹性(输入相同,输出相同),避免副作用(改变状态),通过组合函数构建复杂程序。

  1. 响应式编程(Reactive Programming):基于事件驱动的编程范式,通过创建响应式流(Reactive Stream)的方式实现异步、并发、可扩展的编程。

  1. 事件驱动编程(Event-Driven Programming)是一种面向事件响应的编程模型,它的核心思想是将事件视为程序的基本组成单元,通过事件处理器和事件监听器的配对机制,以实现异步和非阻塞的事件处理。

开发方法论

法论则是将这些思想具体应用到实际的开发过程中,例如敏捷开发、测试驱动开发、持续集成等,它们通过提供具体的开发流程和技术方法,帮助开发团队更高效地完成开发任务。

  1. 面向对象设计(Object-Oriented Design,OOD):通过抽象、封装、继承和多态等概念,将系统划分为对象,从而实现高内聚、低耦合的设计目标。

  1. 领域驱动设计(Domain-Driven Design,DDD):通过深入理解业务领域中的概念、规则和流程,将业务场景转化为一个可操作的领域模型,并将该领域模型作为软件开发的中心,来指导软件系统的设计和实。

  1. 极限编程(Extreme Programming,XP):是一种注重迭代、持续交付、测试驱动开发、简单设计等敏捷开发方法,旨在提高代码质量和开发效率。

  1. 结构化设计(Structured Design):将系统划分为模块和子模块,每个模块都有一个特定的功能和输入输出,实现模块化的设计和开发。

  1. 原型开发(Prototyping):快速制作一个原型系统,然后反复测试和修改,以获得用户反馈,从而指导系统的设计和开发。

  1. 演化式设计(Evolutionary Design):通过不断迭代、重构和演化,实现系统的设计和开发,从而逐步改进系统的质量和性能。

  1. 敏捷开发(Agile Development):是一种基于迭代、协作和自组织团队的软件开发方法,强调快速响应需求变化、重视用户反馈和持续集成等敏捷实践,以适应快速变化的业务环境和需求。

  1. 模型驱动开发(Model-Driven Development,MDD):是一种以模型为核心的软件开发方法,通过建立领域模型、数据模型、UI模型等模型来指导软件设计和开发,提高系统的可重用性和可维护性。

  1. 特性驱动开发(Feature-Driven Development,FDD):是一种以功能特性为核心的软件开发方法,通过建立功能特性列表、计划和迭代等方式来指导软件开发过程,强调快速交付、重视软件质量和持续改进。

  1. 事件驱动设计(Event-Driven Design,EDD):事件驱动设计是一种以事件为中心的系统设计方法,它强调将系统中的所有功能和行为都封装为事件,以便实现松散耦合和高度可重用性。

软件架构

软件架构是指在设计和开发软件系统时所采用的基本结构和原则,它涉及到软件系统的组成部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系统的属性和约束条件等方面。软件架构的目标是确保软件系统具有良好的性能、可维护性、可扩展性和可靠性,同时能够满足用户需求。

  1. 分层架构(Layered Architecture):将软件系统拆分为多个逻辑层,每个层有自己的职责和功能,通过层与层之间的接口来实现模块化和松耦合的设计。

  1. 客户端-服务器架构(Client-Server Architecture):将软件系统拆分为客户端和服务器两个部分,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请求并接收响应,服务器进行业务处理并返回结果,实现系统的分布式处理和协作。

  1. MVC架构模式(Model-View-Controller Architecture):将软件系统拆分为模型、视图和控制器三个部分,模型用于处理业务逻辑,视图用于显示数据和用户界面,控制器用于处理用户请求和协调模型和视图之间的交互。

  1. 微服务架构(Microservices Architecture):将复杂的单体应用拆分为多个小型服务,每个服务都有自己的业务逻辑和数据存储,通过服务之间的通信和协作来实现应用功能。

  1. 事件驱动架构(Event-Driven Architecture):通过异步事件的发布和订阅,将系统的各个部分解耦,实现高度的可伸缩性和可扩展性。

  1. 领域驱动设计(Domain-Driven Design):通过将系统的核心业务逻辑抽象成领域模型,来指导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1. 服务导向架构(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通过将系统拆分为多个服务,以服务为中心来实现系统的分布式处理和协作,提高系统的可重用性和可维护性。

  1. 微内核架构(Microkernel Architecture):将系统的核心功能和服务实现为一个小型的内核,而将其它功能和服务作为插件或模块加载到内核中,实现系统的可插拔和可扩展性。

http://www.lryc.cn/news/7156.html

相关文章:

  • 【OA办公】OA流程审批大揭秘,带你看遍所有基础流程
  • 《零基础入门数据结构与算法》专栏介绍
  • 测试开发之Django实战示例 第九章 扩展商店功能
  • 【Spring】一文带你吃透AOP面向切面编程技术(下篇)
  • 【java】Spring Boot --40 个 Spring Boot 常用注解(建议收藏)
  • 《游戏学习》| 微信对话模拟生成器源码分析
  • 剑指 Offer 10- I. 斐波那契数列[c语言]
  • 【C#基础】C# 数据类型总结
  • 再创荣誉 | Softing工业荣获CAIMRS 2023 数字化创新奖
  • Multi Paxos
  • Android - dimen适配
  • 深度学习网络模型——RepVGG网络详解
  • 仓库拣货标签应用案例
  • 介绍一款HCIA、HCIP、HCIE的刷题软件
  • 线程池整理汇总
  • 华为OD机试真题Python实现【最短木板长度】真题+解题思路+代码(20222023)
  • VMware安装CentOS7
  • 力扣24.两两交换链表中的节点
  • AtCoder Regular Contest 137 题解(A~C)
  • 【C语言】预处理指令
  • Java基础之多线程JUC全面学习笔记
  • 13.CSS文本样式
  • 西恩科技更新招股书:IPO前大手笔分红“套现”, 赵志安为实控人
  • 【CentOS】有关时间的设置
  • OpenCV制作Mask图像掩码
  • C++STL剖析(九)—— unordered_map和unordered_multimap的概念和使用
  • Android无菜单键,如何触发onCreateOptionsMenu(Menu menu)
  • “黑洞”竟是外星人的量子计算机?
  • 计算机网络入门
  • 网络安全-内网DNS劫持-etterc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