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Scala---02】Scala 类与对象 『 类 | 属性 | 访问权限 | 方法 | 继承 | 伴生对象伴生类』

文章目录

  • 1. 定义类
  • 2. 属性
  • 3. 访问权限
  • 4. 方法
    • 4.1 方法 vs 函数
    • 4.2 方法重写
    • 4.3 方法重载
    • 4.4 构造方法
      • (1) 构造器定义
      • (2) 构造器的参数列表
      • (3) 构造器私有化
  • 5. 继承
  • 6. 伴生对象 & 伴生类
    • 6.1 伴生对象的由来
    • 6.2 伴生对象 & 伴生类
  • 7. 后续

1. 定义类

  • Java文件:一个文件中可以有多个类,但是必须存在一个类用public修饰,且用public修饰的类的类名 必须与文件名一样。
  • Scala文件:一个文件中可以包含多个类,且所有的类都不需要用public修饰。(因为所有的类默认加上了public关键字,如果再写上public就重复了,反而就会报错)

    注意:类和属性的修饰符,都是默认加上了public关键字,如果再写上就重复了,反而就会报错。

2. 属性

  • Java封装操作如下:

    1. 将属性进行私有化
    2. 提供一个公共的set方法,用于对属性赋值
    3. 提供一个公共的get方法,用于获取属性的值
  • 在scala中所有的属性,不管是用public还是private修饰,在底层都是private,并通过get方法(obj.field())set方法(obj.field_=(value))访问该属性。因此,那个修饰符只用于定义 访问权限 的,没有起到封装的效果(Java是借助修饰符达到封装的效果)。

  • 属性的定义:

    class Student{// 1. 类的属性一般用 var 修饰,因为一般要修改属性值// 2. 如果赋null值,用 _ 代替 nullvar name: String =  _// 3. 由于一些场景下Java框架要利用反射调用getXXX和setXXX方法,有时候为了和这些框架兼容,需要显示生成getXXX和setXXX方法//    如果需要显示的生成getter、setter方法,用 @BeanProperty 注解即可@BeanPropertyvar age: Int = _
    }object Student{def main(args: Array[String]): Unit = {val st =  new Student()st.age = 50}
    }
    

3. 访问权限

  1. private私有权限,只在类的内部和伴生对象中可用。
  2. protected为受保护权限,同类、子类可以访问,同包无法访问
  3. private[包名]为包访问权限,指定包名下的类可以访问
  4. 默认(什么都不写),就是public,任何类都可以访问

4. 方法

4.1 方法 vs 函数

  • 从广义上理解,函数 是更加广的一个概念,方法 是特殊的 函数。即:函数作为类的属性而存在时,此时函数叫做方法。
    从狭义上理解,方法 之外,才是 函数
  • 从位置上理解:方法 定义在类中,做为类的属性;函数 定义在方法中。 (狭义的函数)
  • 从是否可以重载的角度:方法定义在类中可以实现重载;函数不可以重载。 (狭义的函数)
  • 从运行位置角度:方法是保存在方法区;函数是保存在堆中。 (狭义的函数)

4.2 方法重写

  • def关键字前加上override关键字:
    class Person {def run(): Unit = {println("person run")}}class Student extends Person {// 在 def 关键字前加上 override 关键字override def run():Unit = {println("student run")}
    }
    

4.3 方法重载

  • 不用加关键字,直接写

    class Person {def run(): Unit = {println("person run")}def run(name: String): Unit  = {println(s"${name} run")}
    }
    

4.4 构造方法

(1) 构造器定义

Scala的构造方法分为两类:

  1. 主构造器:必须有
  2. 辅助构造器:必须调用主构造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 主构造器必须有,如果主构造器没有参数,则括号可以省略。如:
    class Person {......
    }
    
  2. 主构造器的方法体在哪里???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 辅助构造方法不能直接构建对象,必须直接或者间接调用主构造方法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 构造器调用其他另外的构造器,要求被调用构造器必须提前声明。也就是说,存在代码的先后顺序。

(2) 构造器的参数列表

  1. 未用var或val修饰,这个参数就是一个局部变量,底层有属性的特性
  2. var修饰参数,作为类的成员属性,可以修改
  3. val修饰参数,作为类的成员属性,不能修改
package chapter06object Test07_ConstructorArgs {def main(args: Array[String]): Unit = {val person0 = new Person("zhangsan",11,"男")println(person0.name)println(person0.age)println(person0.sex)}
}// 主构造器参数 分为3类:
// 没有修饰符 : 作为构造方法中的传入参数使用
// val 修饰 : 会自动生产同名的属性 并且定义为val
// var 修饰 : 会自动生产同名的属性 并且定义为var
class Person (name1:String,val age:Int,var sex:String){val name = name1//  val age = age//  var sex = sex
}

(3) 构造器私有化

实现单例模式时,需要将构造器私有化。那么如何将构造器私有化,直接在主构造器前上加上private关键字:

class Student private (var name: String, var sage: Int){}object Student {private var instance:Student = _def getInstance(name:String, age:Int): Student = {if (instance == null) {instance = new Student("zhang",  18)return instance}instance}
}

5. 继承

Scala和Java一样都是单继承机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6. 伴生对象 & 伴生类

6.1 伴生对象的由来

在Java的类中,用 static 关键字修饰的内部类、方法、属性,可以通过类名访问。比如:

class Student{public static String school;
}
class Main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System.out.printf(Student.school);  // 通过类名直接访问。}
}

这里的Student.school是通过类名来访问,并不是通过对象访问,Java号称面向对象,这里就相当与面向对象的理念冲突了。

所以,在Scala中,没有 static 关键字。为了实现与 static 关键字相同的功能,于是引入了伴生对象。

  • 问:删除static关键字容易,如何实现static关键字的功能呢?

  • 思路:static 修饰的就是当前类所共享的,而Student.school,中的Student应该是一个对象,而不是类。自然的想到为每个类创建第一个同名字的对象,然后将 static 修饰的东西都放入该对象中即可。

  • 例子:

    class Student(var name:String, var age:Int) {// 定义与类相关的一些信息def printerInfo():Unit = {println(s"姓名:${name}, 年龄;${age}")}
    }object Student{// 所有Student在同一所学校var school:String = "XXX高中"  // main方法本来应该用static修饰,所以应该写在这里def main(args: Array[String]): Unit = {var stu = new Student("张三", 18)stu.printerInfo()}
    }
    

6.2 伴生对象 & 伴生类

  1. 伴生对象用object关键字修饰,伴生类用class关键字修饰。

  2. 他俩的名字必须相同,

  3. 且必须放在同一个scala文件中。

    class Student{....
    }
    object Student{....
    }
    

因为伴生对象相当于是存放static的地方,所以所有类的对象共享伴生对象中的数据
伴生对象与伴生类可以相互访问对方中的数据

7. 后续

差不多了,告一段落!!!!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Xh411S7bP?p=77

http://www.lryc.cn/news/69677.html

相关文章:

  • 一文掌握python列表的所有使用方法(零基础学python(一))
  • 头歌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运算器设计(6)第6关:5位无符号阵列乘法器设计
  • Java的运行原理
  • 在已有VPC中创建EKS集群
  • Spring boot 注解@Async不生效 无效 不起作用
  • 如何封装一个js文件?
  • 计算卸载-论文05-双层优化(无线充电与卸载)
  • RSBBS 报表接口 query跳转 RRI
  • 失业五个月,终于有offer了!但这家公司的风评惨不忍睹,要接吗?
  • 智慧井盖监测终端,智能井盖-以科技解决智慧城市“顽疾”,守护城市生命线
  • VMware Workstation 与 Device/Credential Guard 不兼容.在禁用 Device/Credenti
  • 微信小程序开发实战课后习题解答————第四章(作业版)
  • web缓存—Squid代理服务
  • 免费可用 ChatGPT 网页版
  • 【JVM】7. 方法区
  • 23种设计模式之代理模式(Proxy Pattern)
  • 服务扫描与查点-渗透测试模拟环境(3)
  • Educational Codeforces Round 148 (Rated for Div. 2) 题解
  • Java自定义类:打造属于自己的编程世界
  • kubectl top pod输出的cpu、内存使用率是怎么计算的
  • Spring和SpringBoot常用注解(持续更新)
  • redis做异步消息处理
  • 图书管理系统可行性分析报告
  • 比较难掌握的几道数据库面试题及答案
  • AI已经成立社区了,一个个比真人还真
  • Qt实现DES ECB加密解密
  • 拼多多新阶段,透露出不寻常
  • 使用底层代码(无框架)实现卷积神经网络理解CNN逻辑
  • PID单环控制(位置环)
  • 内存基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