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数据结构】散列表(哈希表)

文章目录

  • 前言
  • 一、什么是散列表
  • 二、什么是哈希函数
  • 三、下面简单介绍几种哈希函数
  • 四、冲突
    • 处理散列冲突的方法
      • 开放定址法
      • 再散列函数法
      • 公共溢出区法
      • 链地址法
  • 五、代码实现
    • 1.哈希函数
    • 2.链表和哈希表的创建
    • 3.哈希表初始化
    • 3.从哈希表中根据key查找元素
    • 4.哈希表插入元素
    • 5.元素删除
    • 6.哈希表销毁

前言

让我们想一下,若在手机通信录中查找一个人,那我们应该不会从第 1 个人一直找下去,因为这样实在是太慢了。我们其实是这样做的:首先看这个人的名字的首字母是什么,比如姓张,那么我们一定会滑到最后,因为“Z”姓的名字都在最后。

还有在查字典时,要查找一个单词,肯定不会从头翻到尾,而是首先通过这个单词的首字母,找到对应的那一页;再找第 2 个字母、第 3 个字母……这样可以快速跳到那个单词所在的页。

其实这里就用到了散列表的思想。

一、什么是散列表

散列表(hash table),我们平时叫它哈希表或者Hash 表,你肯定经常听到它。

散列表是根据关键码值(Key value)而直接进行访问的数据结构。也就是说,它通过把关键码值映射到表中一个位置来访问记录,以加快查找的速度。这个映射函数叫做散列函数,存放记录的数组叫做散列表。

由定义我们可以知道,散列表用的是数组支持下标访问数据的特性,所以散列表是数组的一种扩展,有数组演化而来。

二、什么是哈希函数

哈希函数就是将键转化为数组索引的过程,这个函数应该易于计算且能够均与分布所有的键。

三、下面简单介绍几种哈希函数

  • 直接寻址法:取关键字或关键字的某个线性函数值为散列地址。
  • 数字分析法: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发现数据中冲突较少的部分,并构造散列地址。例如同学们的学号,通常同一届学生的学号,其中前面的部分差别不太大,所以用后面的部分来构造散列地址。
  • 平方取中法:当无法确定关键字里哪几位的分布相对比较均匀时,可以先求出关键字的平方值,然后按需要取平方值的中间几位作为散列地址。这是因为:计算平方之后的中间几位和关键字中的每一位都相关,所以不同的关键字会以较高的概率产生不同的散列地址。
  • 取随机数法:使用一个随机函数,取关键字的随机值作为散列地址,这种方式通常用于关键字长度不同的场合。
  • 除留取余法:取关键字被某个不大于散列表的表长 n 的数 m 除后所得的余数 p 为散列地址。这种方式也可以在用过其他方法后再使用。该函数对 m 的选择很重要,一般取素数或者直接用 n。

以上方法是对数字类型的操作,对字符串类型的数据,可以选择通过相加或者进位转化成数字后,再执行上面的计算方法。

四、冲突

冲突就是,两个不同的关键字,但是通过散列函数得出来的地址是一样的。
key1 ≠ key2,但是f(key1)= f(key2)

同义词
此时的key1 和key2就被称为这个散列函数的同义词

那可不行啊,一件单人间怎么可以住两个人呢?

别担心,这个问题自然已经被神通广大的大佬们解决了。

处理散列冲突的方法

开放定址法

开发定址法就是一旦发生了冲突,就去寻找下一个空的散列地址,只需要散列表足够大,空的散列地址总能找到,并将记录存入

例子:
19 01 23 14 55 68 11 86 37
要存储在表长11的数组中,其中H(key)=key MOD 11

  1. 线性探测法
    公式
f1(key) = (f(key)+d1) MOD m(di=1,2,3,....,m-1)

我们取di等于1

index012345678910
key551141986
23冲突23
68冲突68冲突68
11冲突11冲突11冲突11冲突11冲突11
37冲突37冲突37
最终存储结果55123146811371986
  1. 二次探测法
    增加平方运算的目的是为了不让关键字都聚再某一块区域,我们称这种方法为二次探测法
    公式:
f1(key) = (f(key)+d1) MOD m(di=1^2,-1^2,2^2,-2^2,...,q^2,-q^2,q<=m/2)
index012345678910
key551141986
23冲突f(23)+1
f(68)-1冲突68冲突f(68)+1冲突f(68)+4
11冲突f(11)+1冲突f(11)-1
最终存储结果551231468198611
  1. 随机探测法
    在冲突时,对于位移量di采用随机函数计算得到,我们称之为随机探测法
    公式
f1(key) = (f(key)+d1) MOD m(di是一个随机数列)

具体方法和上面一样
就不多赘述了

再散列函数法

对于我们的散列表来说,我们事先需要准备多个散列函数

f(key)=RHi(key) (i=1,2...,3)

这里的RHi就是不同的散列函数,每当发生冲突时,就换一个散列函数进行计算,总有一个函数可以将冲突解决

公共溢出区法

在原先基础表的基础上再添加一个溢出表
当发生冲突时,就将该数据放到溢出表中
在查找时,对给定值通过散列函数计算出散列地址后,先与基本表的相应位置进行对比,如果相等就查找成功,如果不相等,则到溢出表进行顺序查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链地址法

就时用链表将发生冲突的数据链起来,在查找时,只需要遍历链表即可
如下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此方法也是我们最长用处理哈希冲突的方法

五、代码实现

1.哈希函数

//哈希函数
int Hash(int key, int TableSize)
{return key % TableSize;
}

2.链表和哈希表的创建

#define DEFAULT_SIZE 16
typedef int type;
//结点
typedef struct ListNode
{struct ListNode* next;int key;  //线索type* data; //数据
}ListNode;
//提高可读性
typedef ListNode* List;
typedef ListNode* Element;
//哈希表
typedef struct HashTable
{int TableSize;List* Thelists;
}HashTable;

3.哈希表初始化

HashTable* InitHash(int TableSize)
{int i = 0;HashTable* htable = NULL;if (TableSize <= 0){TableSize = DEFAULT_SIZE;}htable = (HashTable*)malloc(sizeof(HashTable));if (htable == NULL){printf("初始化失败\n");return NULL;}//为桶分配内存空间,其为一个指针数组htable->Thelists = (List*)malloc(sizeof(List) * TableSize);if (htable->Thelists == NULL){printf("初始化失败\n");free(htable);return NULL;}//为Hash桶对应的指针数组初始化链表结点for (i = 0; i < TableSize; i++){htable->Thelists[i] = (ListNode*)malloc(sizeof(ListNode));if (htable->Thelists[i] == NULL){printf("初始化失败\n");free(htable->Thelists);free(htable);return NULL;}}
}

3.从哈希表中根据key查找元素

Element Find(HashTable* HashTable, int key)
{int i = 0;List L = NULL;Element e = NULL;i = Hash(key, HashTable->TableSize);L = HashTable->Thelists[i];e = L->next;while (e != NULL && e->key != key)e = e->next;return e;
}

4.哈希表插入元素

void Insert(HashTable* HashTable, int key, type* value)
{Element e = NULL, temp = NULL;List L = NULL;e = Find(HashTable, key);if (e == NULL){temp = (Element)malloc(sizeof(ListNode));if (temp == NULL){printf("malloc error\n");return;}L = HashTable->Thelists[Hash(key, HashTable->TableSize)];temp->data = value;temp->key = key;L->next = temp;}elseprintf("the key already exist\n");
}

5.元素删除

void Delete(HashTable* HashTable, int key)
{Element e = NULL, last = NULL;List L = NULL;int i = Hash(key, HashTable->TableSize);L = HashTable->Thelists[i];last = L;e = L->next;while (e != NULL && e->key != key){last = e;e = e->next;}if (e){last->next = e->next;free(e); }else{printf("该元素不存在\n");}
}

6.哈希表销毁

void Destory(HashTable* HashTable)
{int i = 0;List L = NULL;Element cur = NULL, next = NULL;for (i = 0; i < HashTable->TableSize; i++){L = HashTable->Thelists[i];cur = L->next;while (cur->next != NULL){next = cur->next;free(cur);cur = next;}}
http://www.lryc.cn/news/69563.html

相关文章:

  • Flutter 笔记 | Flutter 核心原理(一)架构和生命周期
  • 【Linux进阶之路】基本指令(下)
  • Vue--》Vue 3 路由进阶——从基础到高级的完整指南
  • 【华为OD机试真题】【python】 网上商城优惠活动(一)【2022 Q4 | 100分】
  • 【业务数据分析】—— 用户留存分析(以挖掘Aha时刻为例)
  • 极客的git常用命令手册
  • spring-data 一统江湖,玩转多种数据源
  • 【EMC专题】为什么PCB上的单端阻抗控制在50欧?
  • 想自学写个操作系统,有哪些推荐看的书籍?
  • 深入理解Java虚拟机:JVM高级特性与最佳实践-总结-7
  • ES6中flat与flatMap使用
  • 苹果手机、电脑如何进行屏幕录制?苹果录屏功能在哪?
  • 什么是研发 Lead Time?我悟了!
  • android 窗口焦点介绍
  • 研发工程师玩转Kubernetes——构建、推送自定义镜像
  • [网络安全]DVWA之XSS(Stored)攻击姿势及解题详析合集
  • VP记录:Codeforces Round 873 (Div. 2) A~D1
  • 【C++】函数提高
  • 【可持续能源:让我们迈向绿色、可持续未来的道路】
  • ES6中数组新增了哪些扩展?
  • 【算法】动态规划
  • HNOI2014 世界树
  • 在MyBatis XML文件中处理特殊符号的方法,如“>”、“<”、“>=”、“<=”这些符号XML会报错如何处理
  • 第三章--第一篇:什么是对话系统?
  • 项目基础搭建
  • PFCdocumentation_FISH Rules and Usage
  • 如何完美卸载VS2015(2023年5月份实测有效)
  • JavaScript如何声明和定义函数
  • 微信小程序 WebSocket 通信 —— 在线聊天
  • VMware快照:简化虚拟化环境管理与数据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