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Android -- 多线程】Handler 消息机制

一、消息机制的简介

提起 Android 消息机制,想必都不陌生。其中包含三个部分:Handler,MessageQueue 以及 Looper,三者共同协作,完成消息机制的运行。

在 Android 中使用消息机制,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 Handler 。没错,Handler 是 Android 消息机制的上层接口。Handler 的使用过程很简单,通过它可以轻松地将一个任务切换到 Handler 所在的线程中去执行。通常情况下,Handler 的使用场景就是更新 UI 。

在子线程中,进行耗时操作,执行完操作后,发送消息,通知主线程更新 UI。这便是消息机制的典型应用场景。我们通常只会接触到 Handler 和 Message 来完成消息机制,其实内部还有两大助手来共同完成消息传递。

二、消息机制的模型
消息(Message)
需要传递的消息,可以传递数据;

消息队列(Message Queue)
消息队列,但是它的内部实现并不是用的队列,实际上是通过一个单链表的数据结构来维护消息列表,因为单链表在插入和删除上比较有优势。主要功能向消息池投递消息(MessageQueue.enqueueMessage)和取走消息池的消息(MessageQueue.next);

处理者(Handler)
消息辅助类,主要功能向消息池发送各种消息事件(Handler.sendMessage)和处理相应消息事件(Handler.handleMessage)

循环器(Looper)
不断循环执行(Looper.loop),从MessageQueue中读取消息,按分发机制将消息分发给目标处理者。

消息机制的运行流程:在子线程执行完耗时操作,当 Handler 发送消息时,将会调用MessageQueue.enqueueMessage,向消息队列中添加消息。当通过Looper.loop开启循环后,会不断地从线程池中读取消息,即调用MessageQueue.next,然后调用目标Handler(即发送该消息的Handler)的dispatchMessage方法传递消息,然后返回到Handler所在线程,目标Handler收到消息,调用handleMessage方法,接收消息,处理消息。

三、消息机制的源码解析

1.Looper

要想使用消息机制,首先要创建一个 Looper。
初始化 Looper
无参情况下,默认调用 prepare(true) ;表示的是这个Looper可以退出,而对于false的情况则表示当前Looper不可以退出。

每个线程中只能存在一个 Looper,Looper是保存在 ThreadLocal 中的。主线程(UI线程)已经创建了一个 Looper ,所以在主线程中不需要再创建 Looper ,但是在其他线程中需要创建 Looper 。每个线程中可以有多个 Handler ,即一个 Looper 可以处理来自多个 Handler 的消息。 Looper 中维护一个 MessageQueue ,来维护消息队列,消息队列中的 Message 可以来自不同的 Handler 。

不能重复创建 Looper,只能创建一个。创建 Looper,并保存在 ThreadLocal 。其中 ThreadLocal 是线程本地存储区(Thread Local Storage,简称为TLS),每个线程都有自己的私有的本地存储区域,不同线程之间彼此不能访问对方的 TLS 区域。

开启 Looper

loop() 进入循环模式,不断重复下面的操作,直到消息为空时退出循环:
读取 MessageQueue 的下一条 Message(关于next(),后面详细介绍);
把 Message 分发给相应的 target 。

当next()取出下一条消息时,队列中已经没有消息时,next()会无限循环,产生阻塞。等待MessageQueue中加入消息,然后重新唤醒。

主线程中不需要自己创建Looper,这是由于在程序启动的时候,系统已经帮我们自动调用了Looper.prepare()方法。查看ActivityThread中的main()方法,代码如下所示: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Looper.prepareMainLooper();
  ..........................
        Looper.loop();
  ..........................

}

2.Handler

创建 Handler

对于 Handler 的无参构造方法,默认采用当前线程TLS中的 Looper 对象,并且 callback 回调方法为null,且消息为同步处理方式。只要执行的Looper.prepare()方法,那么便可以获取有效的 Looper 对象。

3. 发送消息

发送消息有几种方式,但是归根结底都是调用了sendMessageAtTime()方法。

在子线程中通过Handler的post()方式或send()方式发送消息,最终都是调用了sendMessageAtTime()方法。

就连子线程中调用Activity中的runOnUiThread()中更新UI,其实也是发送消息通知主线程更新UI,最终也会调用sendMessageAtTime()方法。

 public final void runOnUiThread(Runnable action) {
        if (Thread.currentThread() != mUiThread) {
            mHandler.post(action);
        } else {
            action.run();
        }
    }
如果当前的线程不等于UI线程(主线程),就去调用Handler的post()方法,最终会调用sendMessageAtTime()方法。否则就直接调用Runnable对象的run()方法。

sendMessageAtTime()方法的作用很简单,就是调用MessageQueueenqueueMessage()方法,往消息队列中添加一个消息。

MessageQueue是按照Message触发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的,队头的消息是将要最早触发的消息。当有消息需要加入消息队列时,会从队列头开始遍历,直到找到消息应该插入的合适位置,以保证所有消息的时间顺序。

4. 获取消息

当发送了消息后,在MessageQueue维护了消息队列,然后在Looper中通过loop()方法,不断地获取消息。上面对loop()方法进行了介绍,其中最重要的是调用了queue.next()方法,通过该方法来提取下一条信息。

nativePollOnce是阻塞操作,其中nextPollTimeoutMillis代表下一个消息到来前,还需要等待的时长;当nextPollTimeoutMillis = -1时,表示消息队列中无消息,会一直等待下去。
可以看出next()方法根据消息的触发时间,获取下一条需要执行的消息,队列中消息为空时,则会进行阻塞操作。

5. 分发消息

loop()方法中,获取到下一条消息后,执行msg.target.dispatchMessage(msg),来分发消息到目标 Handler 对象。

分发消息流程:

当Message的msg.callback不为空时,则回调方法msg.callback.run();
当Handler的mCallback不为空时,则回调方法mCallback.handleMessage(msg);
最后调用Handler自身的回调方法handleMessage(),该方法默认为空,Handler子类通过覆写该方法来完成具体的逻辑。


消息分发的优先级:

Message的回调方法:message.callback.run(),优先级最高;
Handler中Callback的回调方法:Handler.mCallback.handleMessage(msg),优先级仅次于1;
Handler的默认方法:Handler.handleMessage(msg),优先级最低。

http://www.lryc.cn/news/622151.html

相关文章:

  • 基于MIMO的MATLAB预编码
  • 公司的服务器怎么个事,服务器是什么东西
  • 数据结构初阶(15)排序算法—交换排序(快速排序)(动图演示)
  • [ CSS 前端 ] 网页内容的修饰
  • sqlsever的sql转postgresql的sql的方言差异
  • SQL182 连续两次作答试卷的最大时间窗
  • 优化网络ROI:专线复用,上云出网一“线”牵!
  • OSCP - Proving Grounds - CVE-2024-25180
  • 技术解读 | 搭建NL2SQL系统需要大模型么?
  • python re正则模块
  • Redis 缓存和 Redis 分布式锁
  • Spring中存在两个相同的Bean是否会报错?
  • PyTorch 训练神经网络模型,并集成到springboot项目中
  • STM32L051同时处理Alarm A和Alarm B中断
  • 朗空量子与 Anolis OS 完成适配,龙蜥获得抗量子安全能力
  • Nginx反向代理Tomcat实战指南
  • 测控一体化闸门驱动灌区信息化升级的核心引擎
  • C++设计模式:类间关系
  • 自定义数据集(pytorchhuggingface)
  • cut、tr、sort 和 uniq 生产典型示例
  • 微服务的编程测评系统11-jmeter-redis-竞赛列表
  • Nginx反向代理与缓存实现
  • 【论文解读】DDRNet:深度双分辨率网络在实时语义分割中的结构与原理全面剖析
  • 51单片机-驱动蜂鸣器模块教程
  • 开源数据发现平台:Amundsen Frontend Service 安装 开发者指南
  • debian13 安装过程 root配置
  • 从 LLM 到自主 Agent:OpenCSG 打造开源 AgenticOps 生态
  • Linux网络基础概念
  • 【RTOS】RT-Thread 进程间通信IPC源码级分析详解
  • [Pyro] 基础构件 | 随机性sample | 可学习参数param | 批量处理pl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