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B2.0:对硬件学习的一些个人心得感悟

  对于硬件学习,所有人都会迷茫的找不到学习的路径和方向,都是自我摸索或者老师带领或者其他情况,而我倒是没有机会接触到现实的老师带我领进这个门,自然走的弯路比较多,所以引申出这篇文章,来聊聊硬件学习的心得和感悟,以及我个人对硬件的理解。

  硬件学习大部分人都是从学校的数电模电开始的,而少部分直接从维修或者不断借鉴别人电路开始的,而大部分人最开始设计原理图和PCB,都是借鉴开始的,或者直接一比一还原一个放在电路里,拼接出来一个电路,勉强能用,到后面慢慢有的人借鉴多了,自然会产生疑问,然后就学习了元器件的应用,如果讲运放如何搭建一个5V放大到10V的电路,他们立马就知道如何搭建,而如果让他们讲出来运放内部结构,那很少有人可以做到。

  如果你在让他们讲内部结构的物理意义,即如何运转起来该电路,自由电子在该电路的流动的过程,那更少有人做到,因为从借鉴到应用后,还需要扎实根基稳扎稳打的融会贯通,即应用之后的路。

  就我接触到的工程师,大部分小公司一两年的工程师处于借鉴的层次,而经过三年或者以上的工程师,则是达到了应用的层次,因为很多电路是无法借鉴的,需要通过选型和查阅手册来进行设计某些电路,所以来到了应用层次的学习。

  并且工作久了他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玄学问题,导致他们接触到了新的陌生的领域-EMC,有的公司一直遇到EMI,有的公司遇到EMI比较少,所以他们解决后就不再了解EMC的领域内容,进而也就不知道SI和PI的领域,而稳扎稳打的走硬件的路,就是电路基础、模拟电路、数字电路、开关电源、信号完整性和电源完整性等等不断延伸的路,学无止境的一条路,当学到某个地方,自然就会知道下一步要去学什么,因为写书的硬件工程师也是走这样的路,走了十几年或者几十年,融合了应用和实践,才写下这些经典的书籍,所以我想给刚开始学硬件的学生或者刚工作的人说一声,不要着急,稳扎稳打,在工作的过程学习应用,而在下班之余,留些时间给自己打打地基,扎实的学好理论基础,也许过程很枯燥、很烦闷,但是当应用和理论结合的时候,日新月异的硬件发展也能跟得上,毕竟应用算是经验,而应用结合理论的才是真正的工程师。

  那时候,可以创造式的设计一些电路,以自己理论和应用相结合,并且应用所有的集成电路都得心应手,毕竟内部结构都知道,也明白内部底层运行的逻辑,遇到问题也可以很快找到解决的办法,并且可以举一反三。

  而对于想速成的人来说,也是可以的,只需要知道如何应用二极管的什么区域,如何应用,以及如何应用BJT的截止区、饱和区、放大区等等,以及运放这些集成电路的计算和应用方法,都可以快速的学习,并且很快的使用,而不需要花大把时间在理论上,并且一遍还学不会,需要很多遍的温习和练习,应用只需要会用就行,理论依据和运行底层逻辑不需要知道,只需要知道如何用它的某个特性曲线就行。

  对于想稳扎稳打的人来说,工作之余学应用,下班之余学理论,但是这个理论是需要时间来学的,而且不要死脑筋的生啃一个地方,实在学不明白的地方就跳过,学第一遍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要简单了解就好,第二遍从头开始学才是正式开始,第一遍只需要知道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的学习路径里有哪些东西,第二遍是正儿八经的理解,但是如果第二遍也有很难理解的地方,不要浪费时间硬啃,直接跳过,到继续学下面的,然后学完第二遍,再学第三遍,如是而已,其义自现。

  当数电模电学了两三遍,或者四五遍的时候,自认为勉强学明白了些,那就可以学习应用类的知识,比如开关电源或其他的书籍(理论转化实践),方法也和数电模电一样,而且现在的时代,不需要手工计算,所以不要啃公式,要理解公式,知道公式是根据什么物理意义推导出来的,这就够了,公式可以交给计算机,而夹杂这些步骤里还需要学习热分析等比较冷门的内容。

  眼界决定水平:我认为一个人见到的问题复杂程度以及做过项目的复杂程度,亦或者接触别人作品复杂程度,也就是眼界的范围,影响了这个人本身的水平,但是眼界是基础,还需要实际的脚踏实地的去跟上水平高的,所以眼界是路,坚持是行。

  而且每天养成看看水平比自己高的PCB作品和原理图作品,从各个网站寻找,并且进行输出自己的水平,进而闭环的找到自己的问题所在,工作首要条件是能胜任工作,别先学习与工作偏差过大的理论和应用,先学习了解工作的内容,工作内容近乎掌握后,再去稳扎稳打的开始。

  总之,不要在刚适应工作后就停止提升自己,除非你觉得够了,不然留下些时间,多多提高自己,利用零碎的时间来进步,经验不等于水平(经验法则也只是近似等效),水平是理论、实践相结合的产物,而非单独的一样,所以路漫漫其修远兮,持之以恒才是最重要的。

  个人观点,我眼界也仅仅这些,如有错误,望指正。

http://www.lryc.cn/news/615408.html

相关文章:

  • 跨境电商系统开发:ZKmall开源商城的技术选型与代码规范实践
  • Linux 中CentOS Stream 8 - yum -y update 异常报错问题
  • MySQL 主备(Master-Slave)复制 的搭建
  • 每日五个pyecharts可视化图表-line:从入门到精通
  • 基于springboot+vue开发的校园食堂评价系统【源码+sql+可运行】【50809】
  • 计算机系统设计中都有什么任务~计算密集~IO密集~逻辑密集等
  • 通过 Docker 运行 Prometheus 入门
  • 如何在 Excel 中快速求和?【图文详解】Excel求和技巧,Excel求和公式大全,多种方式求和
  • 轻松Linux-5.进程控制
  • drippingblues靶机
  • Easysearch 冷热架构实战
  • 从 AI 到实时视频通道:基于模块化架构的低延迟直播全链路实践
  • Docker容器lnmp平台部署discuz论坛
  • 配送算法10 Batching and Matching for Food Delivery in Dynamic Road Networks
  • 算法篇----分治(快排)
  • Java 大视界 -- Java 大数据在智能医疗手术机器人操作数据记录与性能评估中的应用(390)
  • 【能碳建设1】用AI+开源打造物联网+能碳管理+交易SaaS系统的最短路径实施指南
  • Mac屏幕取色不准?探究原理和换算规则
  • C++四种类型转换
  • 97-基于Python的大众点评数据分析预测系统
  • react之React.cloneElement()
  • flex布局初体验
  • 低速CAN 高速CAN是否兼容?
  • react 常用组件库
  • 基于遗传优化的稀疏线阵最优排布算法matlab仿真
  • EPI2ME分析软件测试
  • day16 - CSS3新增属性
  • 一周学会Matplotlib3 Python 数据可视化-标注 (Annotations)
  • [IOMMU]基于 AMD IOMMU(AMD‑Vi/IOMMUv2)的系统化总结与落地方案
  • 【33】C#实战篇——点击按钮弹出指定路径对话框,选择指定类型文件;;;文件过滤器显示指定的一种文件,几种类型文件 同时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