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Python-DQN代码阅读(10)

目录

1.代码

1.1 代码阅读

1.2 代码分解

1.2.1 f = open("experiments/" + str(env.spec.id) + "/performance.txt", "a+")

1.2.2 f.write(str(ep) + " " + str(time_steps) + " " + str(episode_rewards) + " " + str(total_t) + " " + str( epsilon) + '\n')

1.2.3 f.close()

1.2.4 env.spec.id

1.2.5 a+


1.代码

1.1 代码阅读

if done:  # 如果游戏结束# print("done: ", done)breakstate = next_state  # 更新当前状态为下一状态
total_t += 1  # 总步数加一if train_or_test == 'train':  # 如果是训练阶段print('\n Eisode: ', ep, '| time steps: ', time_steps, '| total episode reward: ', episode_rewards, '| total_t: ', total_t, '| epsilon: ', epsilon, '| replay mem size: ', len(replay_memory))
elif train_or_test == 'test':  # 如果是测试阶段print('\n Eisode: ', ep, '| time steps: ', time_steps, '| total episode reward: ', episode_rewards, '| total_t: ', total_t, '| epsilon: ', epsilon)if train_or_test == 'train':  # 如果是训练阶段f = open("experiments/" + str(env.spec.id) + "/performance.txt", "a+")f.write(str(ep) + " " + str(time_steps) + " " + str(episode_rewards) + " " + str(total_t) + " " + str(epsilon) + '\n')  # 将训练结果写入文件f.close()

这段代码是一个强化学习训练或测试的循环。在每一次训练或测试的 episode 中,通过循环在环境中与环境交互,并根据环境的反馈进行相应的处理。

具体而言,循环中的每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1. 检查当前 episode 是否结束,如果结束则跳出循环。
  2. 如果当前 episode 没有结束,则更新当前状态为下一个状态。
  3. 更新总步数 total_t 的计数。
  4. 如果是训练模式,输出当前 episode 的信息,包括 episode 编号、时间步数、总回报、总步数、当前的 epsilon 值和 replay memory 的大小,并将这些信息写入到文件中。
  5. 如果是测试模式,输出当前 episode 的信息,包括 episode 编号、时间步数、总回报、总步数、当前的 epsilon 值。
  6. 继续下一步循环,与环境进行交互,直到当前 episode 结束。

这段代码主要负责控制训练或测试过程的循环和输出相应的信息,具体的训练或测试逻辑可能在循环内的其他代码段中实现。例如,前面提到的更新 Q 网络的代码就可能在这个循环内的某个位置执行。

1.2 代码分解

1.2.1 f = open("experiments/" + str(env.spec.id) + "/performance.txt", "a+")

f = open("experiments/" + str(env.spec.id) + "/performance.txt", "a+")

这段代码打开一个文件,文件路径是根据env.spec.id生成的,并在文件末尾以追加模式("a+")打开。这意味着如果文件不存在,则会创建一个新文件;如果文件已存在,则会将写入的内容追加到文件末尾。

这段代码用于将训练结果写入到一个名为"performance.txt"的文件中,文件位于名为"experiments"的目录下,该目录的路径是根据env.spec.id生成的。文件中写入的内容包括回合数(ep)、步数(time_steps)、总回合奖励(episode_rewards)、总步数(total_t)和当前的epsilon值(epsilon)等信息,用空格分隔。每次写入后会自动换行(\n)。

1.2.2 f.write(str(ep) + " " + str(time_steps) + " " + str(episode_rewards) + " " + str(total_t) + " " + str( epsilon) + '\n')

f.write(str(ep) + " " + str(time_steps) + " " + str(episode_rewards) + " " + str(total_t) + " " + str(epsilon) + '\n')

这段代码将回合数 (ep)、步数 (time_steps)、总回合奖励 (episode_rewards)、总步数 (total_t) 和当前的 epsilon 值 (epsilon) 转换成字符串并拼接在一起,中间用空格分隔。然后将这个字符串写入到文件中。末尾的 '\n' 是换行符,用于在写入完一行后换行,使得每一行的记录都单独占据一行。这样,每次写入后都会换到下一行,保证了每一次记录都独立显示在文件中的一行。

1.2.3 f.close()

f.close() 

关闭文件,确保写入的数据被保存到文件中,并释放文件对象的资源

1.2.4 env.spec.id

env.spec.id

env.spec.id 是一个用于获取 OpenAI Gym 环境的唯一标识符的属性。在强化学习任务中,环境通常由一个环境类表示,而 env.spec.id 则是该环境类的唯一标识符。

env.spec 是一个属性,它包含了环境的规格信息,包括环境的名称、版本号、唯一标识符等。env.spec.id 是其中的一个属性,表示环境的唯一标识符。这个唯一标识符通常由环境的名称和版本号组成,用于在多个环境中进行区分。

在上面提到的代码中,env.spec.id 被用作文件路径的一部分,以创建一个特定于环境的文件,用于记录训练或测试过程中的性能指标。这样可以确保每个环境的性能指标都被记录到不同的文件中,方便后续的数据分析和评估。

1.2.5 a+

a+

a+ 是 Python 文件打开模式之一,用于以追加(append)和读取(read)的方式打开文件。

具体而言,a+ 模式表示以追加方式打开文件,并允许读取文件。如果文件不存在,则会创建一个新文件。当使用 a+ 模式打开文件时,文件指针会定位到文件末尾,这意味着新的写入操作会从文件末尾开始,而读取操作会从文件开头开始。

a+ 模式通常用于在已有文件的末尾添加新的内容,并且需要在后续操作中读取文件内容,例如记录训练或测试过程中的性能指标到文件中,并在训练或测试结束后读取这些指标进行分析或展示。

http://www.lryc.cn/news/58799.html

相关文章:

  • MongoDB入坑
  • 【论文总结】针对操作系统级虚拟化的抽象资源攻击
  • C# 提取 PDF 文档中的文本
  • mac如何升级node版本、切换node版本
  • 一位大专学历的女程序员要求月薪25K,学历重要吗?来看看面试过程
  • ESP32驱动1.28寸GC9A01播放视频(一、视频分辨率的调整和视频格式的转换)
  • epoll的LT模式(水平触发)和ET模式(边沿触发)
  • Java基础面试20题
  • Java面向对象封装
  • 队列实现图书信息管理(C语言)
  • Java开发 - 读写分离初体验
  • 图文详解CAN Log文件 - ASC文件格式
  • 网络编程套接字(一)
  • Mysql数据库存储过程
  • 当我开始学习人工智能:人工智能的学派及研究目标
  • Html5钢琴块游戏制作与分享(音游可玩)
  • MySQL数据库——数据库设计概念和数据库设计步骤
  • 【云原生】Kubernetes(k8s)之Pod概念和使用
  • 数组(九)-- LC[316][321][402] 去除重复字母
  • ubuntu下Thrift安装
  • 读懂AUTOSAR :DiagnosticLogAndTrace DLT(四)-- API解析
  • 【LeetCode】剑指 Offer 56. 数组中数字出现的次数 p275 -- Java Version
  • Zookeeper集群 + Fafka集群
  • 全国青少年电子信息智能创新大赛(复赛)python·模拟四卷
  • Redis - 介绍与使用场景
  • Spark SQL实战(07)-Data Sources
  • Django DRF - 权限Permissions
  • 二叉树(OJ)
  • mysql中增删改成的练习
  • 谈一谈Java的ThreadLoc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