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快速排序的简单理解

详细描述

快速排序通过一趟排序将待排序列分割成独立的两部分,其中一部分序列的关键字均比另一部分序列的关键字小,则可分别对这两部分序列继续进行排序,以达到整个序列有序的目的。

快速排序详细的执行步骤如下:

  1. 从序列中挑出一个元素,称为 “基准”(pivot);
  2. 重新排序序列,所有比基准值小的元素摆放在基准前面,所有比基准值大的元素摆在基准的后面(相同的数可以到任一边)。在这个分区退出之后,该基准就处于序列的中间位置。这个称为分区(partition)操作;
  3. 递归地(recursive)把小于基准值元素的子序列和大于基准值元素的子序列排序。

算法图解

问题解疑

快速排序可以怎样选择基准值?

第一种方式:固定位置选择基准值;在整个序列已经趋于有序的情况下,效率很低。

第二种方式:随机选取待排序列中任意一个数作为基准值;当该序列趋于有序时,能够让效率提高,但在整个序列数全部相等的时候,随机快排的效率依然很低。

第三种方式:从区间的首、尾、中间,分别取出一个数,然后对比大小,取这 3 个数的中间值作为基准值;这种方式解决了很多特殊的问题,但对于有很多重复值的序列,效果依然不好。

快速排序有什么好的优化方法?

首先,合理选择基准值,将固定位置选择基准值改成三点取中法,可以解决很多特殊的情况,实现更快地分区。

其次,当待排序序列的长度分割到一定大小后,使用插入排序。对于待排序的序列长度很小或基本趋于有序时,插入排序的效率更好。

在排序后,可以将与基准值相等的数放在一起,在下次分割时可以不考虑这些数。对于解决重复数据较多的情况非常有用。

在实现上,递归实现的快速排序在函数尾部有两次递归操作,可以对其使用尾递归优化(简单地说,就是尾位置调用自身)。

代码实现

排序接口

 
package cn.fatedeity.algorithm.sort;
/**
* 排序接口
*/
public interface Sort {
int[] sort(int[] numbers);
}

排序抽象类

 
package cn.fatedeity.algorithm.sort;
/**
* 排序抽象类
*/
public abstract class AbstractSort implements Sort {
protected void swap(int[] numbers, int src, int target) {
int temp = numbers[src];
numbers[src] = numbers[target];
numbers[target] = temp;
}
}

快速排序类

 
package cn.fatedeity.algorithm.sort;
import java.util.Random;
/**
* 快速排序类
*/
public class QuickSort extends AbstractSort {
private int[] sort(int[] numbers, int low, int high) {
if (low > high) {
return numbers;
}
// 随机数取基准值
Random random = new Random();
int pivotIndex = random.nextInt(low, high + 1);
int pivot = numbers[pivotIndex];
this.swap(numbers, pivotIndex, low);
int mid = low + 1;
for (int i = low + 1; i <= high; i++) {
if (numbers[i] < pivot) {
this.swap(numbers, i, mid);
mid++;
}
}
this.swap(numbers, low, --mid);
// 递归实现
this.sort(numbers, low, mid - 1);
this.sort(numbers, mid + 1, high);
return numbers;
}
@Override
public int[] sort(int[] numbers) {
if (numbers.length <= 1) {
return numbers;
}
return this.sort(numbers, 0, numbers.length - 1);
}
}

详细描述

快速排序通过一趟排序将待排序列分割成独立的两部分,其中一部分序列的关键字均比另一部分序列的关键字小,则可分别对这两部分序列继续进行排序,以达到整个序列有序的目的。

快速排序详细的执行步骤如下:

  1. 从序列中挑出一个元素,称为 “基准”(pivot);
  2. 重新排序序列,所有比基准值小的元素摆放在基准前面,所有比基准值大的元素摆在基准的后面(相同的数可以到任一边)。在这个分区退出之后,该基准就处于序列的中间位置。这个称为分区(partition)操作;
  3. 递归地(recursive)把小于基准值元素的子序列和大于基准值元素的子序列排序。

算法图解

问题解疑

快速排序可以怎样选择基准值?

第一种方式:固定位置选择基准值;在整个序列已经趋于有序的情况下,效率很低。

第二种方式:随机选取待排序列中任意一个数作为基准值;当该序列趋于有序时,能够让效率提高,但在整个序列数全部相等的时候,随机快排的效率依然很低。

第三种方式:从区间的首、尾、中间,分别取出一个数,然后对比大小,取这 3 个数的中间值作为基准值;这种方式解决了很多特殊的问题,但对于有很多重复值的序列,效果依然不好。

快速排序有什么好的优化方法?

首先,合理选择基准值,将固定位置选择基准值改成三点取中法,可以解决很多特殊的情况,实现更快地分区。

其次,当待排序序列的长度分割到一定大小后,使用插入排序。对于待排序的序列长度很小或基本趋于有序时,插入排序的效率更好。

在排序后,可以将与基准值相等的数放在一起,在下次分割时可以不考虑这些数。对于解决重复数据较多的情况非常有用。

在实现上,递归实现的快速排序在函数尾部有两次递归操作,可以对其使用尾递归优化(简单地说,就是尾位置调用自身)。

代码实现

排序接口

 
package cn.fatedeity.algorithm.sort;
/**
* 排序接口
*/
public interface Sort {
int[] sort(int[] numbers);
}

排序抽象类

 
package cn.fatedeity.algorithm.sort;
/**
* 排序抽象类
*/
public abstract class AbstractSort implements Sort {
protected void swap(int[] numbers, int src, int target) {
int temp = numbers[src];
numbers[src] = numbers[target];
numbers[target] = temp;
}
}

快速排序类

 
package cn.fatedeity.algorithm.sort;
import java.util.Random;
/**
* 快速排序类
*/
public class QuickSort extends AbstractSort {
private int[] sort(int[] numbers, int low, int high) {
if (low > high) {
return numbers;
}
// 随机数取基准值
Random random = new Random();
int pivotIndex = random.nextInt(low, high + 1);
int pivot = numbers[pivotIndex];
this.swap(numbers, pivotIndex, low);
int mid = low + 1;
for (int i = low + 1; i <= high; i++) {
if (numbers[i] < pivot) {
this.swap(numbers, i, mid);
mid++;
}
}
this.swap(numbers, low, --mid);
// 递归实现
this.sort(numbers, low, mid - 1);
this.sort(numbers, mid + 1, high);
return numbers;
}
@Override
public int[] sort(int[] numbers) {
if (numbers.length <= 1) {
return numbers;
}
return this.sort(numbers, 0, numbers.length - 1);
}
}

 

 

http://www.lryc.cn/news/58712.html

相关文章:

  • 短视频多平台发布软件功能详解
  • 谷歌人机验证Google reCAPTCHA
  • VB+ACCESS电脑销售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嵌入式开发:硬件和软件越来越接近
  • 亲测:腾讯云轻量应用服务器性能如何?
  • 编程语言,TIOBE 4 月榜单:黑马出现了
  • 基于DSP+FPGA的机载雷达伺服控制系统(二)电源仿真
  • SpringBoot整合Redis、以及缓存穿透、缓存雪崩、缓存击穿的理解分布式情况下如何添加分布式锁 【续篇】
  • 优漫动游告诉你:平面设计适合你吗?
  • 在Vue中,为什么从 props 中解构变量之后再watch它,无法检测到它的变化?
  • [源码解析]socket系统调用上
  • Jenkins部署与自动化构建
  • 网络编程三要素
  • 如何编写一个自己的web前端脚手架
  • 计算机网络第1章(概述)
  • grid布局
  • 博客平台打造出色的个人资料管理与展示:实用技巧与代码示例
  • 【genius_platform软件平台开发】第九十三讲:串口通信(485通信)
  • JavaScript动画相关讲解
  • InnoSetup制作安装包(EXE)
  • CASE WHEN函数语句多条件下使用详解
  • 2.31、守护进程(2)
  • 记录上传文件异常 /tmp/tomcat...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 无向连通图中长度为 n 的循环
  • 打造出ChatGPT的,是怎样一群人?
  • 数据结构——栈与队列相关题目
  • Redhat6.7离线安装rabbitmq
  • EasyCVR平台基于GB28181协议的语音对讲配置操作教程
  • 谷歌发布Self-Debug方法,让大模型学会自己修bug,一次性生成正确代码
  • 行为型模式-模板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