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嘉立创】四层板设计

  • 前言
  • 一、基本结构
  • 总结


前言

首先记录一下老师
四层板PCB设计保姆级教程(1):3.0HUB设计概述


一、基本结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两大层间摆放原则

  • 1、每一个重要走线层都需要一个相邻的参考层,电源层或者GND层都可以(一般是GND层)
    信号在走线层传输时,需要一个低阻抗的回流路径,相邻的电源层或地层可以作为回流路径。由于地层通常具有更好的电气性能和更低的阻抗,因此一般优先选择地层作为参考层。这样可以减少信号传输过程中的电磁干扰和信号衰减,提高信号完整性。

  • 2、主电源层和主接地层应该相近摆放,以提供较大的耦合电容。
    电源层和地层之间会形成一个平板电容,根据电容的计算公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其中ε为介电常数,S为极板面积,d为极板间距),电源层与地层间距越小,耦合电容越大。较大的耦合电容可以起到很好的去耦作用,能够有效地滤除电源噪声,为电路提供稳定的电源供应,降低电源系统的纹波,提高电路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

如果器件在顶层比较多/关键信号在顶层的话,一般GND在第二层。
如果是器件在底层比较多/关键信号在低层的话,一般GND在第三层。


总结

这篇文章依旧没有总结

http://www.lryc.cn/news/586574.html

相关文章:

  • 当大模型遇见毫米波:用Wi-Fi信号做“透视”的室内语义SLAM实践——从CSI到神经辐射场的端到端开源方案
  • 2025年亚太杯(中文赛项)数学建模B题【疾病的预测与大数据分析】原创论文分享
  • UnityShader——SSAO
  • Matplotlib 模块入门
  • BERT:双向Transformer革命 | 重塑自然语言理解的预训练范式
  • 从 Spring 源码到项目实战:设计模式落地经验与最佳实践
  • RMSNorm实现
  • 【离线数仓项目】——数据模型开发实战
  • Druid 连接池使用详解
  • 未来软件开发的新方向:从工程到智能的深度演进
  • 张量类型转换
  • 巅峰对决:文心4.5 vs DeepSeek R1 vs 通义Qwen3.0——国产大模型技术路线与场景能力深度横评
  • 剑指offer56_数组中唯一只出现一次的数字
  • HTML(上)
  • 图像扭曲增强处理流程
  • 计算机视觉 之 经典模型汇总
  • 粒子滤波|粒子滤波的相关算法理论介绍
  • 内容总监的效率革命:用Premiere Pro AI,实现视频画幅“一键重构”
  • 菜鸟的C#学习(二)
  • 直播录屏技术揭秘:以抖音直播录屏为例
  • 系统性学习C语言-第十五讲-深入理解指针(5)
  • 【华为OD】MVP争夺战2(C++、Java、Python)
  • JVM--虚拟线程
  • 数据结构之并查集和LRUCache
  • STP生成树划分实验
  • 飞算JavaAI:重新定义Java开发效率的智能引擎
  • 【机器学习实战笔记 16】集成学习:LightGBM算法
  • Waiting for server response 和 Content Download
  • 【离线数仓项目】——电商域DWS层开发实战
  • BugBug.io 使用全流程(202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