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机协作系列(三)个体创业者的“新物种革命”
当胡润问张朝阳“十万块如何重启创业”时,这位互联网先锋给出了一个看似保守的答案:成为influencer。但在AI掀起认知革命的2025年,这个答案的深层逻辑实则是——人机协同的个体进化,正在重构创业的本质。
一、范式转移:从“流量竞争”到“人机共生”
传统自媒体依赖流量红利与内容内卷,而AI大模型(如GPT-4o、Grok-4)正在改写规则:
认知杠杆化:通过Agent框架(如AutoGPT),个人可将专业知识封装为“数字分身”,实现24小时知识服务。例如法律顾问AI能自动生成文书,效率提升300%,释放人类专注战略创新。
能力原子化:大模型(LLM)与垂类模型协同,如“热能调度优化模型”精准降低工业能耗11%。个体创业者可调用行业小模型,低成本构建专业壁垒。
流量平权化:DeepSeek等开源模型推动技术民主化,普通用户通过提示工程即可调用AI生产力,消解精英技术垄断。
创业者新定位:不做流量劳工,而做“人机团队指挥官”。
二、个体革命:你的“最小化可行机体”
张朝阳强调“热爱即竞争力”,而AI将这种独特性转化为可扩展的商业模式:
AI-Agent化生存
执行层:用AI Agent处理重复劳动(如内容剪辑、数据报告),汕尾12345热线用AI处理70%咨询,人工转型复杂问题专家。
创造层:人类聚焦“机器盲区”——情感共鸣与跨界创新。如心理咨询师借AI生成案例报告,自身专注共情疗愈。
Vibe Coding:用体验定义产品
新一代交互范式(如Grok-4的vibe模式)支持“模糊需求精准响应”。用户说“要开滴滴”,AI自动转译为“网络预约出租车经营许可”流程——创业者只需定义场景价值,技术实现交由AI。
3.百变分身协作
中科院提出的多模型协作框架(Merge/Ensemble/Cooperation)可被个体复用:
合并:融合法律+金融知识,生成跨领域合规方案;
协同:医疗诊断Agent调用专业模型交叉验证,降低误诊率。
案例:深圳行政专员转型AI训练师,年薪增长120%——教会AI你的专长,就能复制千万个“你”。
三、未来已来:超级个体的“进化操作系统”
人机协同的本质是双向进化:人类训练AI,AI扩展人类认知边界。
认知增强:脑机接口(如Neuralink)与AI实时交互,加速学习决策;
组织重构:钻石型架构崛起——基础岗减少,AI训练师与战略岗占比提升伦理共生:深圳福田区为每个AI设置人类监护人,警惕技术异化。
结语:你不需要十万,只需一个AI伙伴
张朝阳的“influencer路径”实则是人机共生的最小化创业原型:用热爱定义垂直领域,用AI构建执行体系,用协同进化对抗内卷。
当马斯克的Grok-4能理解“vibe”,当开源模型让技术民主化——个体+AI的“新物种”,正以低成本撬动曾经巨头垄断的生产力。
未来的赢家,不是流量猎手,而是那些将血肉之躯与硅基智慧融合的“进化派”。
正如凯文·凯利预言:“我们不是机器的终点,而是它们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