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设计模式之代理模式--数据库查询代理和调用日志记录

一、代理模式概述

代理模式(Proxy Pattern)是一种结构型设计模式,它为其他对象提供一种代理以控制对这个对象的访问。代理对象在客户端和目标对象之间起到中介作用,可以在不改变原始类代码的情况下,通过引入代理类来给原始类添加额外的功能。

核心思想

  1. 控制访问:代理可以控制客户端对真实对象的访问

  2. 功能增强:在不修改原始对象的情况下,通过代理添加额外功能

  3. 延迟初始化:代理可以延迟创建开销大的对象,直到真正需要时

适用场景

  • 远程代理:为远程对象提供本地代表

  • 虚拟代理:创建开销大的对象时作占位

  • 保护代理:控制对原始对象的访问权限

  • 智能引用:在访问对象时执行额外操作(如引用计数、懒加载等)

二、代理模式结构

代理模式主要包含以下几个角色:

  1. Subject(抽象主题):定义真实主题和代理主题的共同接口

  2. RealSubject(真实主题):实现真正的业务逻辑

  3. Proxy(代理):持有真实主题的引用,控制对真实主题的访问

三、Java实现案例

静态代理 - 数据库查询代理

首先

1. 定义抽象主题接口

public interface DatabaseQuery {String query(String query);
}
2. 实现真实主题
public class RealDatabaseQuery implements DatabaseQuery {@Overridepublic String query(String query) {// 模拟耗时操作try {Thread.sleep(1000);}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e.printStackTrace();}return "Result of: " + query;}
}
3. 实现代理类

public class DatabaseQueryProxy implements DatabaseQuery {private RealDatabaseQuery realQuery;private Map<String, String> cache = new HashMap<>();@Overridepublic String query(String query) {// 缓存检查if (cache.containsKey(query)) {System.out.println("Returning cached result for: " + query);return cache.get(query);}// 延迟初始化真实对象if (realQuery == null) {realQuery = new RealDatabaseQuery();}// 调用真实对象方法String result = realQuery.query(query);// 缓存结果cache.put(query, result);System.out.println("New query executed and cached: " + query);return result;}
}
测试类

public class ProxyTes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DatabaseQuery proxy = new DatabaseQueryProxy();// 第一次查询 - 执行真实查询System.out.println(proxy.query("SELECT * FROM users"));// 第二次相同查询 - 从缓存获取System.out.println(proxy.query("SELECT * FROM users"));// 新查询System.out.println(proxy.query("SELECT * FROM orders"));}
}
5. 输出结果

动态代理 - 方法调用日志记录

Java提供了内置的动态代理支持,可以动态创建代理类。

1. 定义业务接口

public interface UserService {void addUser(String username);void deleteUser(String username);
}
2. 实现真实业务类

public class UserServiceImpl implements UserService {@Overridepublic void addUser(String username) {System.out.println("Adding user: " + username);}@Overridepublic void deleteUser(String username) {System.out.println("Deleting user: " + username);}
}
3. 实现InvocationHandler
public class LoggingHandler implements InvocationHandler {private Object target;public LoggingHandler(Object target) {this.target = target;}@Overridepublic Object invoke(Object proxy, Method method, Object[] args) throws Throwable {// 方法调用前记录日志System.out.println("Before method: " + method.getName());if (args != null) {System.out.println("Arguments: " + Arrays.toString(args));}// 调用真实方法Object result = method.invoke(target, args);// 方法调用后记录日志System.out.println("After method: " + method.getName());return result;}
}
测试类

public class DynamicProxyTes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创建真实对象UserService realService = new UserServiceImpl();// 创建动态代理UserService proxy = (UserService) Proxy.newProxyInstance(UserService.class.getClassLoader(),new Class[]{UserService.class},new LoggingHandler(realService));// 通过代理调用方法proxy.addUser("Alice");proxy.deleteUser("Bob");}
}
5. 输出结果

四、代理模式变体

1. 远程代理(Remote Proxy)

为不同地址空间的对象提供本地代表,如RMI(远程方法调用)中的stub就是远程代理。

2. 虚拟代理(Virtual Proxy)

延迟创建开销大的对象,如图片加载时先显示占位图。

3. 保护代理(Protection Proxy)

控制对原始对象的访问权限,如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

4. 智能引用代理(Smart Reference Proxy)

在访问对象时执行额外操作,如:

  • 引用计数

  • 懒加载

  • 对象锁定

五、代理模式优缺点

优点

  1. 职责清晰:真实角色只需关注业务逻辑,其他事务由代理处理

  2. 高扩展性:可以在不修改目标对象的情况下扩展功能

  3. 智能化:代理可以执行额外的智能操作

缺点

  1. 性能开销:代理模式会增加额外的处理,可能影响性能

  2. 复杂度增加:需要额外引入代理类,增加系统复杂度

  3. 静态代理类膨胀:如果接口增加方法,代理类和真实类都需要修改

六、实际应用场景

  1. Spring AOP:基于动态代理实现面向切面编程

  2. MyBatis:Mapper接口通过动态代理实现数据库操作

  3. Hibernate:延迟加载使用代理实现

  4. RPC框架:远程服务调用使用代理模式

  5. 安全框架:权限控制使用保护代理

七、与其他模式的关系

  1. 与装饰器模式:两者都基于组合,但目的不同。装饰器模式关注增强功能,代理模式关注控制访问

  2. 与适配器模式:适配器改变接口,代理实现相同接口

  3. 与外观模式:外观模式定义新接口,代理模式实现原接口

代理模式通过引入代理对象,可以在不修改原始类的情况下控制访问并添加额外功能。在实际开发中,合理使用代理模式可以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安全性和可维护性。

http://www.lryc.cn/news/579880.html

相关文章:

  • 【C++复习2】内存篇
  • 计算机网络笔记(不全)
  • linux系统安全
  • Rovo Dev CLI Windows 安装与使用指南
  • Word和Excel批量转PDF新方法,操作简单
  • Selenium 安装使用教程
  • Java SE线程的创建
  • 怎么处理[TOO_MANY_REQUESTS/12/disk usage exceeded flood-stage watermark
  • 通道密度与安全性的突破:SiLM5768LCG-DG 六通道互锁隔离器如何重构高可靠系统?
  • Unity HDRP + Azure IoT 的 Python 后端实现与集成方案
  • 使用assembly解决jar包超大,实现依赖包、前端资源外置部署
  • linux 系统已经部署并正常提供服务的docker存储目录迁移
  • 【Prometheus 】通过 Pushgateway 上报指标数据
  • 每天一个前端小知识 Day 21 - 浏览器兼容性与 Polyfill 策略
  • AI+Web3:从Web2到Web3的范式革命与深度技术实践
  • 开源项目XYZ.ESB:数据库到数据库(DB->DB)集成
  • lsblk 显示磁盘(如 /dev/sda)已变大,但分区(如 /dev/sda2)未变,则需要手动调整
  • 微服务架构的演进:迈向云原生
  • 【C++】访问者模式中的双重分派机制详解
  • 【效率提升教程】飞书自动化上传图片和文字
  • jQuery Mobile 安装使用教程
  • 《新消费模式与消费者权益保护研讨会》课题研讨会在北京顺利召开
  • 【嵌入式ARM汇编基础】-ELF文件格式内部结构详解(四)
  • 状态机管家:MeScroll 的交互秩序维护
  • 智能电动汽车 --- 车辆网关路由缓存
  • SAP SD模块之业务功能剖析
  • 京东小程序JS API仓颉改造实践
  • 「AI产业」| 《中国信通院华为:智能体技术和应用研究报告》
  • 【加解密与C】对称加密(四) RC4
  • K8s服务发布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