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Opencv之sift特征检测和FLANN 匹配器进行指纹特征匹配

sift特征检测和FLANN 匹配器进行指纹匹配

目录

  • sift特征检测和FLANN 匹配器进行指纹匹配
    • 1 sift特征检测
      • 1.1 概念
      • 1.2 优缺点
    • 2 FLANN 匹配器
      • 2.1 概念
      • 2.2 工作原理与匹配方式
      • 2.3 FLANN 匹配器的使用步骤
      • 2.4 优缺点
    • 3 函数
      • 3.1 特征检测匹配
      • 3.2 匹配符合条件点并绘制
    • 3 代码测试
      • 3.1 单个指纹模板匹配
      • 3.2 多个指纹匹配

1 sift特征检测

1.1 概念

SIFT(尺度不变特征变换)是一种用于图像处理中检测和描述图像中局部结构的算法。它是由David Lowe在1999年提出的,并在2004年进行了详细阐述。SIFT特征具有尺度不变性,这意味着即使图像的尺度发生变化,SIFT特征也能保持稳定

1.2 优缺点

SIFT特征的优点

  • 尺度不变性:能够适应图像的尺度变化。
  • 旋转不变性:能够适应图像的旋转变化。
  • 对光照、仿射变换和噪声具有一定的鲁棒性

SIFT特征的缺点

  • 计算复杂度较高,实时性较差。
  • 对于非线性变换和大幅度的视角变化,SIFT特征的性能可能会下降。

2 FLANN 匹配器


2.1 概念

FLANN 匹配器(Fast Library for Approximate Nearest Neighbors,快速近似最近邻搜索库)是 OpenCV 中用于高效匹配特征描述符的工具。它通过近似算法加速最近邻搜索,特别适合处理高维数据(如 SIFT 或 SURF 描述符)。

2.2 工作原理与匹配方式

  • 最近邻搜索
    • 给定一个特征描述符集合,FLANN 的目标是找到与查询描述符最接近的匹配点。
    • 精确的最近邻搜索(如暴力匹配)在高维数据中计算量很大,FLANN 通过近似算法加速搜索。
  • 近似算法
    • FLANN 使用了一种基于树结构的算法(如 KD-Tree 或 Hierarchical K-Means Tree)来组织数据,从而快速缩小搜索范围。
    • 通过牺牲一定的精度,换取更快的搜索速度。
  • 匹配方式
    • FLANN 支持两种匹配方式
    • 单匹配:为每个查询描述符找到一个最近邻。
    • KNN 匹配:为每个查询描述符找到 K 个最近邻。

2.3 FLANN 匹配器的使用步骤

  • 创建 FLANN 匹配器
    使用 cv2.FlannBasedMatcher 创建 FLANN 匹配器对象。

  • 准备特征描述符
    使用特征检测算法(如 SIFT、SURF 或 ORB)提取图像的特征描述符

  • 进行匹配
    使用 knnMatch 方法进行 KNN 匹配,返回每个查询描述符的 K 个最近邻。

  • 筛选匹配点
    根据距离比例或其他条件筛选出可靠的匹配点

2.4 优缺点

优点

  • 高效:比暴力匹配(Brute-Force Matcher)更快,特别适合处理高维数据。
  • 灵活:支持多种算法和参数配置,可以根据需求调整精度和速度。

缺点

  • 近似匹配:结果是近似的,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
  • 参数调优:需要根据具体任务调整参数,否则可能影响匹配效果。

3 函数


3.1 特征检测匹配

  • 特征关键点检测
    • sift = cv2.SIFT_create(),创建 SIFT 特征检测器
    • kp1, des1 = sift.detectAndCompute(src, None),检测并计算 src 图像的关键点(kp1) 和描述符(des1 )
  • 匹配器匹配
    • flann = cv2.FlannBasedMatcher(),创建FLANN 匹配器
    • matches = flann.knnMatch(des1, des2, 2) , 使用 KNN 算法进行特征(des1, des2)匹配k=2 表示每个描述符返回两个最佳匹配

3.2 匹配符合条件点并绘制

ok = []  # 存储符合条件的匹配点
ok_n = []  # 存储对应的次佳匹配点# 遍历所有匹配点
for m, n in matches:
# 如果最佳匹配点的距离小于次佳匹配点距离的 0.65 倍,则认为是一个好的匹配if m.distance < 0.65 * n.distance:ok.append(m)  # 将好的匹配点加入 ok 列表ok_n.append(n)  # 将对应的次佳匹配点加入 ok_n 列表# 计算好的匹配点的数量
num = len(ok)# 如果好的匹配点数量大于等于 400,则认为验证通过
if num >= 400:result = '认证通过'  # 设置验证结果为通过# 遍历所有匹配点for m, n in matches:# 再次筛选好的匹配点if m.distance < 0.65 * n.distance:ok.append(m)x1 = int(kp1[m.queryIdx].pt[0])y1 = int(kp1[m.queryIdx].pt[1])x2 = int(kp2[n.queryIdx].pt[0])y2 = int(kp2[n.queryIdx].pt[1])src = cv2.circle(src, (x1, y1), 3, (0, 0, 255), -1)model = cv2.circle(model, (x2, y2), 3, (0, 0, 255), -1)

3 代码测试


3.1 单个指纹模板匹配

图片1: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片2: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模板: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代码展示:

import cv2
def cv_chow(name,img):cv2.imshow(name,img)cv2.waitKey(0)
def verification(src,model):sift =cv2.SIFT_create()kp1, des1 = sift.detectAndCompute(src, None)kp2, des2 = sift.detectAndCompute(model, None)flann = cv2.FlannBasedMatcher()matches = flann.knnMatch(des1, des2, 2)ok = []ok_n = []for m, n in matches:if m.distance < 0.65 * n.distance:ok.append(m)ok_n.append(n)## m,n,在kp的ptnum = len(ok)if num>=400:result = '认证通过'for m, n in matches:if m.distance < 0.65 * n.distance:ok.append(m)x1 = int(kp1[m.queryIdx].pt[0])y1 = int(kp1[m.queryIdx].pt[1])x2 = int(kp2[n.queryIdx].pt[0])y2 = int(kp2[n.queryIdx].pt[1])src = cv2.circle(src, (x1, y1), 3, (0, 0, 255), -1)model = cv2.circle(model, (x2, y2), 3, (0, 0, 255), -1)cv_chow('src', src)cv_chow('model', model)else:result = '认证失败'return resultif __name__=='__main__':src1 = cv2.imread('zhiwen1.bmp')cv_chow('src1',src1)src2 = cv2.imread('zhiwen2.bmp')cv_chow('src2', src2)model = cv2.imread('zhiwenp.bmp')cv_chow('model_', model)result1 = verification(src1,model)result2 = verification(src2, model)print(f'src1验证结果:{result1}')print(f'src2验证结果:{result2}')

运行结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2 多个指纹匹配

指纹文件库: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代码展示:

import osdef getNum(src,model):img1 = cv2.imread(src)img2 = cv2.imread(model)sift = cv2.SIFT_create()kp1, des1 = sift.detectAndCompute(img1, None)kp2, des2 = sift.detectAndCompute(img2, None)flann = cv2.FlannBasedMatcher()matches = flann.knnMatch(des1, des2, 2)ok = []for m, n in matches:if m.distance < 0.8 * n.distance:ok.append(m)num = len(ok)return numdef getID(src,database):max = 0for file in os.listdir(database):print(file)model = os.path.join(database,file)num = getNum(src,model)print(f'文件名:{file},匹配点个数:{num}')if num>max:max = numname = fileID = name[0]if max<100:ID = 9999return IDdef getname(ID):nameID = {0:'张三',1:'李四',2:'王五',3:'赵六',4:'朱老七',5:'钱八',6:'曹九',7:'王二麻子',8:'andy',9:'Anna',9999:'没找到'}name = nameID.get(int(ID))return nameif __name__=='__main__':src = "scrpp.bmp"database = "database//database"ID = getID(src,database)name = getname(ID)print(f'识别结果:{name}')

运行结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http://www.lryc.cn/news/546035.html

相关文章:

  • rust学习~tokio的io
  • FPGA开发,使用Deepseek V3还是R1(2):V3和R1的区别
  • 本地部署大数据集群前置准备
  • Spring Boot整合RabbitMQ
  • CDefView::_OnFSNotify函数分析
  • 精准汇报:以明确答复助力高效工作
  • Java自动拆箱装箱/实例化顺序/缓存使用/原理/实例
  • 软件工程---基于构件的软件工程
  • AMD RDNA3 GPU架构解析
  • docker关闭mysql端口映射的使用
  • 关于对机器中的人工智能进行基准测试
  • CSS - 妙用Sass
  • MS模块创新
  • 私有化部署DeepSeek并SpringBoot集成使用(附UI界面使用教程-支持语音、图片)
  • MFC中CMutex类和CSingleLock类,配合使用疑惑
  • 残差收缩模块
  • HOW - 在Windows浏览器中模拟MacOS的滚动条
  • Unity 打包后EXE运行出现Field to Load il2cpp的一种情况
  • Windows 环境下 Nginx、PHP 与 ThinkPHP 开发环境搭建
  • Redis100道高频面试题
  • 登录服务器后如何找到对应的drupal所在的文件夹
  • win32汇编环境,窗口程序中使控件子类化的示例一
  • 专业工具,杜绝一切垃圾残留!
  • java 实现简易基于Dledger 的选举
  • 大数据“调味“ ,智慧“添香“,看永洪科技助力绝味食品数字化新征程
  • 【嵌入式】MQTT
  • vue原理面试题
  • office集成deepseek插件,office集成deepseek教程(附安装包)
  • 行业洞察|安踏、迪桑特、始祖鸟、昂跑、lululemon等运动户外品牌的「营销创新和会员运营」对比解读
  • 小鹏汽车申请注册“P7 Ultra”商标 或为P7车型升级版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