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算法】冒泡排序

目录

一、算法概述

二、算法原理

1. 核心思想

2. 排序过程演示

三、标准实现代码

四、时间复杂度分析

五、优化策略

1. 提前终止优化

2. 记录最后交换位置

六、算法特性

七、实际应用

八、扩展思考

九、总结


一、算法概述

冒泡排序(Bubble Sort)是最经典的排序算法之一,其名称源于元素移动方式如同水中气泡上浮的过程。这个简单直观的算法诞生于1956年,至今仍是计算机科学入门教育的经典案例。

二、算法原理

1. 核心思想

通过相邻元素的比较和交换,使较大元素逐步"浮"到数列末端。每一轮排序将确定一个元素的最终位置,类似于气泡从水底升到水面。

2. 排序过程演示

以数组 [5, 3, 8, 1, 2] 为例:

初始:5 3 8 1 2
第1轮:
3 5 8 1 2 → 比较5和3
3 5 1 8 2 → 比较8和1
3 5 1 2 8 → 比较8和2(确定最大值8)第2轮:
3 1 5 2 8 → 比较5和1
3 1 2 5 8 → 比较5和2(确定次大值5)第3轮:
1 3 2 5 8 → 比较3和1
1 2 3 5 8 → 比较3和2(确定中间值3)第4轮:
1 2 3 5 8 → 比较2和1(完全有序)

三、标准实现代码

def bubble_sort(arr):n = len(arr)for i in range(n):# 每次减少比较范围for j in range(0, n-i-1):if arr[j] > arr[j+1]:arr[j], arr[j+1] = arr[j+1], arr[j]return arr

四、时间复杂度分析

  • 最好情况(已有序):O(n) (优化版)

  • 平均情况:O(n²)

  • 最坏情况(完全逆序):O(n²)

空间复杂度:O(1)(原地排序)

五、优化策略

1. 提前终止优化

def optimized_bubble_sort(arr):n = len(arr)for i in range(n):swapped = Falsefor j in range(0, n-i-1):if arr[j] > arr[j+1]:arr[j], arr[j+1] = arr[j+1], arr[j]swapped = Trueif not swapped:breakreturn arr

2. 记录最后交换位置

def improved_bubble_sort(arr):n = len(arr)last_swap = n - 1while last_swap > 0:new_swap = 0for j in range(last_swap):if arr[j] > arr[j+1]:arr[j], arr[j+1] = arr[j+1], arr[j]new_swap = jlast_swap = new_swapreturn arr

六、算法特性

  • 稳定性:稳定排序(相同元素相对位置不变)

  • 适用场景:

    • 小规模数据排序

    • 教学演示用途

    • 数据基本有序时表现良好

  • 缺点:

    • 大规模数据效率低下

    • 元素移动次数较多

七、实际应用

  1. 硬件资源受限的嵌入式系统

  2. 图形界面中的简单数据排序

  3. 其他排序算法的基准测试对比

  4. 链表数据的排序(相比数组更具优势)

八、扩展思考

  1. 双向冒泡排序(鸡尾酒排序):交替进行正向和反向遍历

  2. 结合插入排序的混合算法

  3. 并行化处理的可能性

九、总结

冒泡排序虽不是最高效的排序算法,但其简明性使其成为:

  • 理解排序思想的绝佳范例

  • 算法优化的典型研究对象

  • 其他高级排序算法的基础参照

在真实开发中,当数据规模超过1000时建议使用更高效的算法(如快速排序、归并排序)。但对于算法学习者,深入理解冒泡排序将有助于建立基础的算法思维模式。

附录:不同语言实现示例

// Java实现
public static void bubbleSort(int[] arr) {boolean swapped;for (int i = 0; i < arr.length-1; i++) {swapped = false;for (int j = 0; j < arr.length-i-1; j++) {if (arr[j] > arr[j+1]) {int temp = arr[j];arr[j] = arr[j+1];arr[j+1] = temp;swapped = true;}}if (!swapped) break;}
}

http://www.lryc.cn/news/542414.html

相关文章:

  • R Excel 文件:高效数据处理的利器
  • 数据库(MySQL):使用命令从零开始在Navicat创建一个数据库及其数据表(一).创建基础表
  • 电力通信物联网应用,国密网关守护电力数据安全
  • vue:vite 代理服务器 proxy 配置
  • Java【网络原理】(2)初识网络续与网络编程
  • AI+集装箱号码识别技术,主要发展方向和应用潜力
  • 安装可视化jar包部署平台JarManage
  • 后端之JPA(EntityGraph+JsonView)
  • Java数据结构第十三期:走进二叉树的奇妙世界(二)
  • JavaScript系列(86)--现代构建工具详解
  • docker容器网络配置及常用操作
  • Docker 性能优化指南
  • 课程1. 深度学习简介
  • 【cuda学习日记】4.3 结构体数组与数组结构体
  • 2025最新高维多目标优化:基于城市场景下无人机三维路径规划的导航变量的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NMOPSO),MATLAB代码
  • 数字IC后端设计实现OCC(On-chip Clock Controller)电路介绍及时钟树综合案例
  • Linux内核,slub分配流程
  • 本地部署DeepSeek-R1(Ollama+Docker+OpenWebUI知识库)
  • Java 实现快速排序算法:一条快速通道,分而治之
  • 20250223下载并制作RTX2080Ti显卡的显存的测试工具mats
  • element-ui的组件使用
  • 医疗AI领域中GPU集群训练的关键技术与实践经验探究(上)
  • 详解Redis淘汰策略
  • HarmonyOS 5.0应用开发——鸿蒙接入高德地图实现POI搜索
  • nginx关于配置SSL后启动失败原因分析
  • 【自学嵌入式(9)ESP8266网络服务器的使用】
  • 危化品经营单位安全管理人员的职责及注意事项
  • 项目实战--网页五子棋(匹配模块)(5)
  • mysql 迁移到人大金仓数据库
  • uniapp 网络请求封装(uni.request 与 uView-Plus)